第177章:晶噬回溯·时间圣殿
钢笔尖在图纸边缘划出第三道刻痕时,林浩的手顿住了。茶盏底部那声轻响还在耳膜里回荡,像一根细线缠住心跳。他没抬头,只是把笔转了个方向,用尾端轻轻敲了下终端外壳——没有反应。所有屏幕都黑着,数据流中断得干脆。
苏芸已经蹲到了残片旁边。她没碰它,而是从发间抽出音叉,慢慢贴近裂口。金属与碎瓷相距半寸,音叉突然自己震了一下,发出一段不成调的音节,短促、冰冷,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报时。
“不是我们录过的任何频率。”她说。
赵铁柱抱着地球仪往后退了半步。指针刚才还稳指着炉心,现在猛地一甩,投影光斑晃动起来,映在墙上的不再是岩层剖面,而是一组悬浮结构——飞檐层层叠起,琉璃瓦泛着青铜釉色,最外侧的角梁下挂着一条细链,坠着个方形小牌,在光影里一闪,看得清是二维码纹路。
“那是……”阿依古丽刚开口,影像就消失了。
又闪现。
这次多了人影。一个穿工装的身影独自站在高架上,手扶栏杆望向远处。背影熟悉得让林浩喉咙发紧。
“再试一次。”他声音压得很低,“夏蝉,把残片放进去。”
夏蝉没动。她双手仍护着茶盏底,掌心贴着那道裂纹。她感觉到一点凉意正顺着指尖爬上来,不是温度变化,更像是某种节奏渗入皮肤——一下,停三下;再一下,停三下。像心跳被掐着节拍器。
她慢慢将残片嵌进地面裂缝。月尘立刻开始流动,但方向反了。原本该往低处汇的颗粒,竟向上爬了一段,然后崩解成更细的粉末,像是时间倒带里的沙堆。
“晶化过程在逆推。”阿依古丽盯着手持终端,“晶体结构退回到了初级聚合态,这不符合热力学规律。”
陈锋这时打开了战术背包。长城砖粉末静静躺在密封袋里。他刚想取出检测盒,粉末却自行浮起,在空中凝成两个篆字:**甲子**。
他伸手一碰,字形散开。几秒后,又聚起来,还是那两个字。
“干支纪年。”苏芸低声说,“不是坐标,是时间标记。”
林浩终于站起身。他没看地球仪,也没问终端恢复情况。他撕下一页空白图纸,蘸了点稀土溶液,用钢笔在掌心写了个“现”,又写了个“在”。笔尖划破表皮时有痛感,血珠顺着指缝往下淌,滴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红。
他还活着,此刻在此。
“不是幻觉。”他说,“是预演。”
阿米尔一直靠墙坐着,听诊器贴在地面。他忽然抬手,做了个噤声手势。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地底传来声音。极轻,但节奏清晰。前奏七个音,重复两遍,接着是下行三度滑音——《胡笳十八拍》的第一乐句。
“它醒了。”阿米尔说,“或者,它一直没睡。”
陈锋拔出匕首,切换模式。刀身亮起微弱绿光,显示辐射值正常,但空间扰动指数飙升。他沿着墙根走了一圈,在四角各划了一道浅痕,动作利落,像在布防。
“这边稳定些。”他指着中间区域,“设备重启前,别乱走。”
苏芸已把音叉插进头盔接口。她闭眼,手指微调旋钮,开始反向解析那段旋律。屏幕上跳出波形图,她截取第二乐句的基频,反转相位,叠加降噪滤波,生成一段压抑性的声波信号。
“试试这个。”她按下输出键。
信号通过骨传导注入岩层。地底的吟唱停了两秒,随即变得更低,像是沉到了更深的地方,但仍能听见。
“压制有效,但不彻底。”她说,“它在适应。”
林浩走到地球仪旁。赵铁柱正用袖子擦镜片,手有点抖。“第三次投影的时候,我看见塔吊顶部有反光,像是三维投影启动的激光点。”
“说明未来那个广寒宫,已经具备完整的能量系统。”林浩接话,“不只是建筑成型,还能运行。”
“可我们现在连主电源都没切过去。”阿依古丽看着应急模块,“而且……悬浮轨道?月球引力环境下,那种体量的结构不可能无支撑悬停。”
“除非。”林浩盯着投影消失的位置,“我们错过了某个变量。”
夏蝉突然出声:“茶盏。”
所有人看向她。
她抬起手,残片还在她掌心。裂纹比刚才宽了些,边缘泛着淡青光,像是内部有液体在缓慢流动。
“它在吸收月尘。”她说,“不是被动吸附,是主动抽取。”
林浩蹲下,用笔尖轻轻拨开周围粉末。下方露出一道细微沟槽,呈螺旋状延伸进地底,走向与之前鼓声激活的晶柱群完全无关。
“新路径。”他说,“不是我们建的。”
苏芸立刻调出音叉记录的数据。她在共振频谱里发现了一个隐藏层——极低频段有一串脉冲信号,间隔严格遵循四拍一组的律动,和甘地盐 March 的行进步频完全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