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7章 残玉异变,图景扩展

罗令把陶片锁进抽屉后,没回宿舍,而是坐在讲台边翻开了笔记本。屏幕的余温还贴在指尖,直播间的热度已经冲上本地热搜,但他没看评论。他只记得赵晓曼发来的那条消息——背面符号在县志附录里找不到对应。

他低头摸了摸脖子上的残玉。玉面冰凉,毫无反应。

可他知道,那三笔刻痕不寻常。

天没亮他就起身,先去校舍后墙检查了昨晚安置的简易报警线——几根细铁丝横在窗框边缘,没被动过。回教室时,他顺手打开抽屉,再次取出陶片。这次他没看正面,而是将它翻过来,指尖缓缓压上背面那三道刻痕。

残玉突然发烫。

热意像针,顺着锁骨刺进胸口。他没出声,手指一紧,迅速闭眼凝神。

梦境瞬间铺开。

不再是熟悉的古村全貌,画面一路向后推移,越过破庙地基,穿过岩层,直抵后山腹地。一道狭窄暗道浮现在岩壁夹缝中,走势曲折,隐约可见石板阶梯向下延伸。尽头处,一道半掩的石门虚影静静立着,门缝里透不出光,却有种被注视的压迫感。

他想靠近,梦却开始模糊。

睁眼时,额角已渗出一层薄汗。陶片还在手里,残玉恢复冰凉。

他把陶片放回抽屉,锁好,转身走出教室。

晨雾还没散,他沿着村道往自家老屋走。父亲留下的木箱还在堂屋角落,他蹲下撬开锁扣,翻出一叠泛黄的手稿。那是罗父生前测绘青山村地形时的记录,用红蓝铅笔标注了水脉、土层和老树根系。他铺开其中一张,手指顺着后山等高线滑动,最终停在一处凹陷地带——地下水流向在此分岔,形成天然空腔的可能性极高。

梦中暗道的走向,正好穿过这个区域。

他合上手稿,回校时顺路去了破庙。庙后墙裂缝还在,他掏出手机,打开测角仪功能,对准裂缝延伸方向。数值跳出来:北偏东十七度。他调出昨晚直播的回放,放大画面中裂缝的角度,反复比对。一致。

回到办公室,他在笔记本上画了张草图:从破庙后墙起,按十七度角延伸,穿过岩层,接入梦中所见暗道入口。又在旁边写下两行字:

1. 残玉首次因触碰陶片而发热,此前仅需静心即可入梦。

2. 梦境范围突破原有边界,新增地理信息与现实地貌吻合。

他盯着这两行字看了很久,合上本子。

下午的直播照常开始。

摄像头架在讲台一角,学生们刚放学,教室空了一半。他没提陶片,也没说暗道,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村史手抄页,挂在黑板上。

“今天不讲符号。”他坐下,语气像拉家常,“说个老话。”

弹幕飘过:“罗老师今天走民俗路线?”“又有新料?”

“咱们村老人常说,破庙底下通龙脉。”他指着抄页上一行小字,“说早年有樵夫夜里听见庙后山响动,像有人走动,追过去却什么都没有。还有人说,暴雨天能看见庙墙渗水,水是往里流的,不是往外。”

“卧槽?”

“真有这种事?”

“这不科学啊。”

他笑了笑,“信的人当传说,不信的人当故事。但你们发现没有,这些说法都指向一个方向——破庙后面那片山。”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条线,从破庙向后延伸。“要是真有条道,会通到哪儿?”

弹幕炸了。

“挖!必须挖!”

“罗老师带我们探秘!”

“这比盗墓小说还刺激。”

他没接话,只把白板转了个角度,让镜头拍得更清楚些。“现在说这个还早。没证据,不能动土。但可以先猜。”

“我猜是避难所!”

“古代密道!”

“藏着宝贝吧?”

他看着屏幕,点头。“猜得都有道理。等我们找到下一个线索,再决定要不要往下走。”

直播结束,他拔下U盘,顺手关了电脑。

赵晓曼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沓打印纸。“你刚才那番话,会有人当真。”

“我知道。”

“王二狗刚在校门口拦我,问是不是要挖山。”

“我没说要挖。”

“但你说‘等线索’。”她把纸放在桌上,“这是县档案馆能查到的全部地质资料。后山岩层以硬砂岩为主,人工开凿难度极大。真有通道,只能是古人利用天然裂隙修的。”

他翻开资料,一页页看过去。

“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别人梦里的事?”她问。

“不说。”

“可你刚才在直播里引导了。”

“我只说了传说。”他抬头,“没人知道我梦见了什么。”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转身要走。

“晓曼。”他叫住她,“明天你能不能帮我找本老县志?不是附录,是清乾隆年间的原刻本。”

“为什么?”

“梦里那道石门。”他停顿了一下,“门框上有个缺口,形状像只鸟。我想看看有没有记载。”

她点头,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