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433章 陶艺新生:非遗的活力

罗令把记录本收进帆布包时,天刚过午。田里的秧苗排成行,水面上浮着一层薄光。他没走远,拐了个弯往陶坊去。赵晓曼上午说小石头又来了,在门口蹲了半个多钟头,捏了只鸟就跑。

陶坊门开着,风从后窗穿进来,吹动挂在梁上的干草束。赵晓曼正把那只陶鸟放在泥台边上,对着光看裂口。鸟的翅膀歪着,嘴张开,像是要叫没叫出来。

“他手很稳。”她说,“但每一下都像在忍着什么。”

罗令没接话,伸手把陶鸟翻了个面。底座有一道压痕,像是拇指反复揉过又强行压平。他指尖在那道痕上停了两秒,低头从衣领里取出残玉,贴在泥台边缘。

闭眼。

画面浮起:夜,土屋前堆着柴,一个女人坐在陶轮前,手里捏着一只不成形的鸟。她没烧它,也没扔,就放在床头。旁边孩子睡着,脸上有泪痕。女人轻轻把鸟放进一个小坑,盖上土,插了根草。

再换一幕:一群人围火,有人捧出陶罐,罐身刻着名字。没人说话,只有一人低声哼了两句调子,像歌又不像歌。

睁眼。

“以前的人,把话捏进泥里。”他说,“说不出口的,埋了;怕忘了的,刻上。”

赵晓曼看着他。

“不是为了传手艺。”他把残玉收回衣领,“是为了把心事留住。”

第二天直播照常开。镜头对准泥台,背景是几排晾干的陶坯。罗令没提田,也没讲节气,只把那只裂口鸟举到镜头前。

“有人问,这玩意儿算什么?”他声音平,“不值钱,不成套,烧歪了,还裂着。可你们看它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动了一下?”

弹幕慢了几秒,才开始滚动。

【像我小时候做的那个狗】

【我妈走那天,我捏了个小人,藏床底下】

【现在还留着】

赵晓曼接过话:“我们打算在陶坊加一节课,不教技法,也不计考勤。谁想来,就来捏点东西。想说什么,就捏什么。”

【这也能行?】

【别搞虚的,不如多卖两窑】

罗令没理那些话。他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块新泥,拍在台子上,推给镜头前。

“今天不讲怎么做,讲为什么做。”他说,“陶土不骗人。你急,它裂;你狠,它碎;你心空,它就薄得透光。但它也记好事——你慢慢揉,它就服帖;你带着念想,它能存住。”

画面切到残玉投影:先民把陶片埋进地里,旁边种下一棵树。几年后树长大了,有人挖出陶片,拼起来,读上面的字。

“他们知道,人会走,话会忘,可泥记得。”

弹幕停了两秒,然后刷开一片。

【我爹走那年,我没敢哭】

【我闺女三岁走的,我想她】

【我想回家】

赵晓曼轻声说:“有些孩子,爸妈在外打工,一年见不上两回。他们不说,不代表不想。我们试一试,让泥替他们开口。”

当天傍晚,小石头又来了。这次他没蹲门口,直接走进来,站在泥台前。赵晓曼递给他一块泥,他接了,低头揉。

不说话,也不看人。

他捏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做出一男一女,站在一起,中间空着一块。他又搓了条细泥,连上三个人的手。做完,放在台子上,转身要走。

“你叫它什么?”赵晓曼问。

他停住,背对着她,声音很小:“我想爸妈了。”

说完就跑了。

赵晓曼望着门口,没追。罗令在门外站了一会儿,然后掏出手机,发了条消息。

三天后,县里来了个戴眼镜的女人,提着公文包,在陶坊坐了一上午。她没说话,只记笔记。第二节课,小石头又来了,这次捏了个房子,屋顶是完整的,门开着。

课后,专家把赵晓曼叫到一边:“你们有没有量表?有没有对照组?有没有心理评估数据?”

“没有。”赵晓曼说,“但我们知道,他今天说了三句话,以前一个月都不开口。”

专家沉默一阵,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她讲得很慢,提到“非语言表达”“情绪释放”“乡村儿童心理支持系统”。挂了电话,她点头:“省里心理干预中心愿意出认证。如果持续记录,可以申报试点项目。”

当天直播,赵晓曼把一张电子证书投在墙上。弹幕刚刷出【恭喜】,一条新评论跳出来:

“伪科学,拿孩子博同情,骗补助。”

ID是“文化清流”,头像穿唐装的男人侧影。

弹幕顿了一下。

【这人又来?】

【赵崇俨那套话术换皮了】

【认证都出了,还黑?】

王二狗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正在巡逻,看到消息,立刻掏出手机,点进村群。

“都给我上线!”他打字,“抄家伙,清场子!”

不到十分钟,弹幕变了。

【我儿子捏了个碗,写‘给妈’,她哭了】

【我家娃捏了个烟斗,说想爹了,三年没见】

【你们城里人不懂,泥里有根】

【支持陶艺治疗】

【非遗不是死手艺,是活人心】

有人发图:孩子捏的陶碗,歪歪扭扭写着“妈妈别走”。有人发视频:老人捏了个老牛,说“那年饿死前,它还给我舔手”。

黑评被冲得七零八落。

罗令最后出镜。他没说话,只举起那只裂口鸟,对着镜头。

“它不会飞。”他说,“但它想叫。”

弹幕刷了一页又一页。

【它叫了】

【我们都听见了】

【这才是活着的非遗】

夜里,罗令回到陶坊。灯还亮着。小石头坐在泥台前,手里捏着新泥。他看见罗令,没躲,也没说话,只是把泥递过来。

罗令坐下,接过泥,开始揉。

两人没开口,只有手在动。泥在掌心变软,成形,慢慢拉出一个轮廓。

是个小人,背着手,抬头看天。

小石头伸手,在小人头顶捏了两颗点。

“星星。”他说。

罗令点点头,把自己的泥人放过去,和他并排。

两个小人,一起望着上方。

窗外,风把干草吹得轻轻晃。泥台边的陶鸟静静立着,裂口朝光。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