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396章 二狗的传承:文化的火种

罗令把相机交到文化站时,柜门刚锁上,王二狗就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叠纸。

“出师证,我按你说的格式打了。”他把纸递过去,指尖有点发颤,“六个娃,一个不能少。”

赵晓曼接过纸页,一张张翻看。每张上面都贴了照片,姓名、学艺时长、考核项目写得清清楚楚。她抬头看了眼王二狗,又低头看了看最上面那张——照片里的年轻人咧着嘴笑,身后是刚出窑的陶罐,歪是歪了点,但釉色匀净。

“你昨晚熬到几点?”

“三点。”王二狗挠了挠头,“改了一宿。以前我连请假条都写不利索,现在要给人发证,得像样。”

罗令没说话,走到墙边拿起一把竹刀。刀柄磨得发亮,是王二狗用老竹节亲手削的,刀刃还沾着昨夜刮陶坯留下的红泥。

“今天直播?”他问。

“十点。”王二狗站直了,“工坊外搭了台子,陶的、编的,都摆好了。我说了,谁要是手抖,就当着镜头修,修到稳为止。”

赵晓曼把证书放进抽屉,锁好。“有人还在嘀咕,说传手艺像撒钱,万一将来他们跑了,咱们白教。”

王二狗冷笑一声:“那我以前偷石碑的事,是不是也该翻一辈子?人能改,手艺也能养人。我不信白教。”

罗令把竹刀放回原处。“你带他们喊口号?”

“不喊。”王二狗摇头,“我说了,话要从心里过一遍,再往外说。不然就是背书,不是传承。”

十点整,直播开始。

六名学徒站在工坊前的空地上,每人面前摆着自己的作品。陶器有碗、有罐、有灯座;竹编是篮、是席、是灯笼架。镜头扫过一圈,弹幕立刻涌上来:“这泥罐子裂了条缝!”“竹子编得松,风一吹就得散。”

王二狗没急着说话,走到第一个学徒身边。那小伙子手直抖,捧着个红陶杯,杯身一道细纹从口沿裂到腹底。

“抖啥。”王二狗接过杯子,举起来,“去年我烧的第一件,比这还丑。摔了,重做。赵老师说,泥不怕裂,怕的是人先认怂。”

他把杯子放回小伙子手里。“你现在修,当着全国人修。”

小伙子咬牙,从工具盒里取出蜂蜡,一点点填进裂缝,再用小刀刮平。手还是抖,但动作没停。

直播间安静了几秒,弹幕慢慢变了:“手抖但没跑,这娃行。”“我老家做陶的,小时候我爸就这么教我。”

六个人轮着展示,有人陶器变形,有人竹编走针不齐。王二狗一一接过,不遮不掩,指给镜头看:“这是火候没控好。”“这是心急,编得太紧,竹子自己会崩。”

最后,他站到中间,拍了拍手。

“以前有人说我王二狗是废人,偷东西,不守规矩。现在我不但守村,还带徒弟。”他指了指胸口的非遗传承人证,“这证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这六个娃的,也是给以后更多人的。”

他转头看向学徒们:“来,说你们练了半年,就为今天一句话。”

六个年轻人站成一排,声音齐但不稳:“我们学的不只是手艺,是罗家的根,赵老师的课,二狗队长的路。”

人群静了三秒。

然后掌声炸开。

有老人抹了把脸,嘟囔着“傻孩子,嚎啥”;有孩子踮着脚拍手,喊“二狗叔威武”;弹幕刷得看不清字,全是“破防了”“这才是真非遗”“想报名”。

王二狗没笑,眼眶有点红。他低头看着脚边一个没上釉的陶坯——那是他徒弟昨晚偷偷留下的,底刻了个“守”字。

散场后,人走得差不多了。王二狗蹲在工坊外的石墩上,手里还捏着那个裂了缝的陶杯。

罗令走过来,递了杯热茶。

“你觉得他们行?”王二狗没接,盯着陶杯,“我到现在都不敢信,我能教人。”

“你以前问我,守村是啥。”罗令坐到他旁边,“我说,是让东西活着。现在你教别人,就是它活着。”

王二狗低头看着杯缝里的蜂蜡,黄澄澄的,像凝固的阳光。

“我小时候偷石碑,就为了换顿饱饭。现在我站这儿,教人做陶编竹,居然有人喊我老师。”他嗓音哑了,“你说,这算不算……赎罪?”

“不算。”罗令摇头,“是新生。”

王二狗没再说话,把陶杯轻轻放在石墩上,像是供起来。

当晚,罗令回到老槐树下。

他从衣袋里取出残玉,贴在掌心。夜风穿过树隙,吹得裤脚微微摆动。

闭眼。

梦来得极快。

不再是碎片,也不是全景。是一条通道——从古井底部向下延伸,石阶完整,壁面刻满符号。那些符号他认得,和岩画上的星图、航纹、祭水符一脉相承,但排列方式变了,像是某种口令或序列。

通道尽头,一道石门半开,门缝透出微光,不是火,也不是电,像是水底反照的月。

他想往前走,脚却动不了。

梦断。

玉还在掌心,温着,微微震。

他睁开眼,抬头看天。云层裂开一道缝,漏下几点星光。

他没起身,又坐了一会儿。

远处,村道上传来脚步声,是巡逻队换岗。王二狗的声音响起:“东坡三号点,正常。”接着是狗吠,然后渐渐远去。

罗令摸了摸玉,放回衣袋。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往小学走。

教室窗台上,那张出师证书还摆在那儿,压着半块拓纸。他走过去,手指轻轻拂过六个名字。

最下面一行小字是王二狗手写的:“手艺不怕糙,怕的是不敢传。”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窗外,风穿过竹林,沙沙作响。

工坊屋檐下,那六个陶坯静静立着,泥胎未烧,表面还沾着指痕。其中一只的底座上,那个“守”字被夜露打湿,边缘微微晕开。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