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349章 双玉的微光:文明的永恒呼吸

罗令把那根竹条搭在肩上,往文化站走。雪刚停,地上浮着一层薄冰,踩上去咯吱响。他脚步没停,径直进了屋,把竹条靠墙立好,顺手从兜里摸出半块残玉,看了看,又放回去。

外头孩子们还在摆阵盘,笑声一阵阵传进来。赵晓曼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叠纸,是昨晚画的设计图草稿。她没提NASA的事,也没问他要不要回话,只说:“今晚课后,孩子们想接着学。”

“教。”他说,“从竹节怎么绑开始。”

她点点头,转身去教室。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她手腕上那圈玉镯,微光一闪,像是被雪反着的光,又像不是。

王二狗这时候从村口跑回来,脸冻得通红,手里攥着几张纸。“罗老师!村委开会定了,新展馆就建在老祠堂边上!材料今早运,咱们自己干!”

罗令正在整理工具箱,头也没抬:“谁出的主意?”

“谁出的?全村人出的!”王二狗咧嘴,“昨儿晚上广播一放,家家户户都来报名。李老支书说,这回不叫‘文物陈列室’了,叫‘我们村的故事屋’。”

罗令停下动作,看了他一眼。

“真干?”他问。

“真干。”王二狗拍着胸脯,“我带巡逻队改施工队,竹排拖木头,老法子运料,不伤地气。昨儿你还说根在村里,那咱们就在这儿扎下去。”

罗令没再问,起身拿了把锯子,往外走。

雪地里,几辆板车陷在泥里,村民正用竹排垫底,一寸寸往前挪木料。有人喊号子,有人扶车,没人偷懒。王二狗跳上去帮忙,一边吆喝:“轻点!这梁木是祖上传下来的,磕了角可没法补!”

罗令走过去,蹲下摸了摸竹排。湿的,但没裂。他点点头,顺手接过绳子,帮着绑紧。

“罗老师,”旁边一个孩子探头,“这木头真能搭出展馆?”

“能。”他说,“只要人不急,它就稳。”

孩子跑开了。阳光慢慢爬上屋脊,雪开始化,滴水声一串串落下来。

赵晓曼在文化站门口支了张长桌,铺开宣纸,教孩子们做“微型双玉”。竹片裁成两半,用细线连着,贴上写有“根”和“心”的小纸条。

一个小女孩举着手问:“老师,我以后也能梦见古村吗?”

赵晓曼还没答,罗令刚好路过。他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

“不用梦见。”他说,“你修的每一块墙、种的每一棵树,都是在写新的故事。”

女孩眨眨眼,似懂非懂。她低头把竹片拼好,拿根红绳系在脖子上,蹦蹦跳跳跑出去。

不一会儿,外头传来喊声。

“我是守护者!”

“我也要当!”

“我守东坡那片林子!”

一群孩子举着牌子在雪地里跑,牌子是用旧木板削的,歪歪扭扭写着字。有的画了竹阵,有的画了塘基,还有一个画了火星基地,底下一行小字:“地球来的墙。”

罗令站在屋檐下,看着他们。

赵晓曼走过来,站他身边,没说话。两人衣兜里的玉,都在晨光里泛着微光。很淡,像雪化时渗出的第一缕水汽,不张扬,却一直亮着。

王二狗从工地回来,看见这一幕,愣了下,然后转身跑进屋,翻出手机,架在窗台上。

直播开了。

镜头缓缓扫过:孩子们举牌奔跑,笑声撞碎了雪后的寂静;村民在祠堂边垒墙基,一砖一瓦都压得结实;竹排在泥地上拖出深深的印,像犁过的田垄;赵晓曼蹲在孩子中间,手把手教他们刻字。

弹幕慢慢浮起来。

“这才是真的传承。”

“孩子举的不是牌子,是承诺。”

“原来文明是这么活的。”

王二狗凑到镜头前,低声说:“你们看见那光没?罗老师和赵老师的玉,一直在亮。不闪,也不灭,就跟……呼吸似的。”

没人接话。镜头继续拉远,掠过修缮中的展馆、忙碌的村民、堆在墙角的竹料,最后停在村口。

雪还在化,屋檐滴水,青石板上湿漉漉的。罗令和赵晓曼并肩站着,没说话。远处山脊清晰可见,林子静得像一幅画。

一只鸟从树梢飞起,掠过文化站屋顶,翅膀划开薄雾。

直播画面静了几秒。

然后,镜头缓缓上抬,越过青山村的屋脊、竹林、塘基,定格在整片雪野中的村落全景。白底青瓦,炊烟袅袅,像一颗嵌在大地上的明珠。

画外音响起,是赵晓曼的声音,轻,但清楚:

“文明不是历史的尘埃,是未来的种子。而我们,都是种下种子的人。”

镜头没动。

孩子们还在跑,一个男孩摔了一跤,爬起来继续冲。他脖子上挂着那块竹片双玉,晃了一下,在阳光里闪出一点微光。

罗令抬手,摸了摸胸口的残玉。

它还在亮。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