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105章 梦中星图,解锁碑文

夜风穿过槐树枝杈,罗令坐在树根上,手里攥着那半块残玉。白天的事像压在肩上的石板,陈馆长那张报告,车轮卷起的土,还有刘德福发白的脸,都在脑子里转。但他没去想那些,只把手机拿出来,点开直播回放,一遍遍看碑文在紫外灯下亮起的蓝线。

荧光顺着刻痕走,像星子连成河。他闭上眼,手指摩挲着玉面,试着把那段影像刻进脑子里。再睁眼时,天上的云裂开一道缝,月光漏下来,照在玉上,微温。

他没动,呼吸放慢,意识一点点沉下去。

梦里的古村又出现了。祭坛高台立在中央,石碑矗立如初。但这一次,天幕在动。星轨缓缓旋转,二十八宿依次亮起,银线从天垂落,一端接碑顶,一端没入地脉。他看见星点沿着碑面游走,像被无形的手牵引,最终汇聚在碑心。

月亮升到正中,一道光柱直落而下,照在碑面某一点。刹那间,原本模糊的刻痕活了,蓝纹延展,字迹浮现。他看清了——那不是星图,是星序。每一颗星的位置,对应一个时辰,一个节气,一个方向。

最关键的是,只有月圆正子时,星光与碑心重合,才能激活整段铭文。

他猛地睁眼,手还贴着玉,额头一层薄汗。远处村口的狗叫了一声,又安静下去。

他站起身,把玉塞回衣领,快步往村委会走。

天刚亮,赵晓曼已经在黑板前站着了。粉笔灰沾在指尖,她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弧线,是星轨的局部。听见脚步声,她回头:“你一夜没回屋?”

“梦见了。”罗令把背包放下,掏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开始画。他画得极快,一边画一边说:“星图不是装饰,是密码。每一道刻痕,对应一个天文节点。只有在月圆正子时,月光角度刚好穿过星位投影,才能让磷化层全段激发。”

赵晓曼盯着那幅草图,慢慢点头:“县志里提过,古越人祭天,必选‘望月当空,星宿归位’之刻。他们用星象定仪式时辰,也用它封存信息。”

“所以之前我们照不出来,是因为时间不对。”罗令合上本子,“再等九天,就是月圆。那天子时,如果云不厚,碑文会自己显字。”

赵晓曼看着他:“你打算让村民来看?”

“得让他们看见。”罗令说,“不是信不信我的问题,是这块碑本就属于他们。如果连根都看不见,怎么守?”

她没再问,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望月祭天”四个字,又补了一句古越语译注:“以星为引,通神之门开。”

中午,村委会门口聚了人。王二狗蹲在台阶上啃馒头,看见罗令出来,赶紧把渣子拍干净:“真要等月亮?”

“不是等。”罗令把草图贴在公告栏,“是算。月亮哪天圆,几点升,照哪个角度,都能推出来。我们只要把碑面调准,到时候,字自己会出来。”

刘德福站在人群后头,眉头没松:“可万一……又没显呢?上次直播刚怼完专家,这回要是啥也没有,县里还能认我们?”

“要是没显,我写检讨。”罗令看着他,“登报,发全村群,说罗令搞迷信,误导群众。”

人群静了两秒,王二狗突然笑出声:“那你得先学会写字儿。”

有人跟着笑起来。气氛松了一截。

赵晓曼走出来,手里拿着打印的县志摘录:“我查了,村里老辈人办大事,历来挑月圆夜。祠堂修缮、族谱重订,都赶这个时辰。不是迷信,是规矩传下来了。”

李国栋拄着拐,不知什么时候来的。他站在人群最前,盯着公告栏看了很久,才开口:“我爹活着时说过,祖宗办事,天看一半,人做一半。该等的,就得等。”

他说完就走了,背影慢,但没人再说话。

从那天起,罗令开始准备。他带人把碑台清理干净,用水平仪测了三次角度,又在碑底加了可调支架。王二狗主动请缨守夜,带着狗在松林里转,说这回不是防人,是防云。

“要是那晚阴天,我拿扇子把云扇开。”他拍着胸脯。

罗令没笑,只叮嘱他:“子时前两小时,叫所有人上山。”

日子一天天近。村里人嘴上不说,行动却变了。谁家炖了肉,会多盛一碗送到村委会;学生放学后,自发去碑台周围捡垃圾;连刘德福都悄悄把广播喇叭修好了,说“万一有通知”。

月圆前夜,罗令又去了老槐树下。他没再刻意催梦,只坐着,听风过叶响。残玉贴着胸口,温温的,像有脉搏。

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根在,人就在。”

不是树根,是记忆的根,是知道从哪来,才能明白往哪去。

月亮升起来时,他回了屋,睡得很沉。

月圆当夜,子时前一小时,碑台已站了二十多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白天在镇上打工赶回来的年轻人。赵晓曼穿着素色长裙,手里拿着灯。王二狗抱着对讲机,眼睛盯着天。

云层厚,月亮藏得严实。

等了四十分钟,仍无动静。

有人开始低声嘀咕,小孩打起哈欠。刘德福走到罗令身边:“要不……改天再试?”

罗令没答,只抬头看天。他闭上眼,手摸到胸口的玉。温的。

他蹲下身,调整支架,把碑面倾角往上抬了三分。这是梦里星轨交汇时的角度,现实里没人能测出来,只有他知道。

刚站直,风忽然大了。

头顶云层裂开一道口子,月光像被切了一刀,直直落下来,正中碑心。

刹那间,碑面蓝光暴涨。

原本只在局部显现的荧光线,像被唤醒,迅速延展、交织,从星图化作文字。赵晓曼冲上前,打开强光灯,手微微发抖。

她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祭天以星为引,奉玉以通神明……越祀三年,月望于南岗,卜地以藏礼器,血誓守之,违者天诛……”

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几个字,几乎像耳语。

所有人都静了。

这不是假的。这不是现代人能编出来的。这是八百年前,有人亲手刻下的誓言。

王二狗忽然抬头看天,月亮正悬在祭坛正上方,像被钉住。

赵晓曼的手指停在最后一行字上。那里的刻痕更深,排列也不同。她屏住呼吸,慢慢拼出读音:“……持玉者,归位……”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