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驶入常变相契域时,星轨的稳定与流动开始交织。域的北半是“常境”,星体皆带着恒定的质:恒星是颗凝实的星核,银灰如钢,亿万年来星轨弧度未变,星核表面的星纹像刻在金属上的刻度,能量流匀速循环,带着“守”的稳,似奠基的石(常,定的基);常星是团致密的星气,乳白如脂,始终悬浮在星轨的固定节点,星气密度恒定如凝固的云,周围星尘的轨迹以它为圆心,带着“持”的恒,像立标的塔(常,续的柱);本星是片规整的星环,金亮如带,环体宽窄始终如一,环上的星粒排列有序,每粒星粒的运行节奏分毫不差,带着“循”的律,若计时的钟(常,规的律)——这是“常”的相,带着定的稳,藏着“存”的根。
域的南半是“变境”,星体皆含流动的趣:化星是团无定形的星气,七彩如霞,每刻都在变换形态,星轨是条蜿蜒的曲线,时而收缩如环,时而舒展如带,能量流忽疾忽缓,带着“化”的活,似逐浪的帆(变,动的力);异星是颗碎裂的星核,赤红如焰,核体不断分裂又重组,星轨在分裂时发散,重组时聚合,星核的温度随形态变化升降,带着“异”的奇,像变形的玉(变,改的趣);衍星是片流动的星雾,淡紫如烟,雾中星粒的分布时刻不同,星雾的边界在扩张与收缩中交替,星粒的光泽随密度变化明暗,带着“衍”的展,若生长的藤(变,展的势)——这是“变”的相,带着动的活,藏着“新”的机。
常境与变境的交界,是片“常变原”。原上生着“常根变叶树”:主根是条粗壮的星根,墨黑如铁,深扎在原底的星岩中,根须的分布万年未改,根心的星脉跳动频率恒定,像锚定的桩(常,定的基);枝叶是簇轻盈的星叶,翠绿、鹅黄、绯红三色交替,叶片的舒展角度随星风变化,叶脉的纹路每刻都在微调,带着“变”的灵,似起舞的蝶(变,活的态)。常根借变叶的动显其固,若挖断主根(执变弃常),变叶便会因无根基固定而被星风卷走,变而成飘;若捆住枝叶(执常弃变),常根便会因无叶片吸收星能而枯竭,常而成腐——常为变的锚,变为常的翼,像河与流:河床是常(定的道),河水是变(动的体),无河床的常,水便成漫溢的洪;无河水的变,床便成干涸的沟,常变相契,才成载舟的河。
原中卧着“常核变体石”:内核是块晶莹的星晶,剔透如冰,晶体的结构恒定不变,即使外层磨损,核心的晶格排列依旧如初,带着“常”的纯,像定质的玉(常,本的质);外层是层流动的星砂,金黄如沙,砂粒的组合时刻变化,时而聚成圆,时而散成线,砂层的厚度随星压增减,带着“变”的柔,似塑形的泥(变,表的态)。常核借变体的形显其质,若敲碎内核(执变弃常),变体便会因无核心定质而散成星尘,变而成虚;若固化外层(执常弃变),常核便会因无外层保护而被星蚀风化,常而成碎——变为常的衣,常为变的骨,像文与体:文意是常(定的魂),文体是变(动的形),无文意的常,体便成空洞的壳;无文体的变,意便成晦涩的谜,常变相契,才成传情的文。
有星序更迭时,常境的本星会释放出恒定的星律,注入变境的衍星雾(常定变序),衍星雾在星律的引导下,流动虽无定形却不偏离主向,让变有了“循”的轨;变境的化星会将动态的星能汇入常境的恒星(变活常规),恒星在星能的滋养下,虽星轨恒定却能量更盛,让常有了“新”的力——常需变来活其质,变需常来定其向。像昼夜的常与晨昏的变:昼夜交替是常(定的序),晨昏的明暗渐变是变(动的过),无昼夜的常,晨昏便成无界的混;无晨昏的变,昼夜便成割裂的断,常变相契,才成时序的柔。
“常变仪的‘常量’与‘变量’在相协。常量过盛时,常境的星体因过度恒定而失去活力,恒星的星轨会因无变境星能注入而渐趋僵硬,常而成板;变量过盛时,变境的星体因过度流动而失去根基,衍星雾的流动会因无本星的星律引导而迷失方向,变而成乱。”林默调出星象模拟图,常量过盛的星域里,常星的星气凝固如石,本星的星环卡成死结,像生锈的钟;变量过盛的星域里,化星的星气散成虚无,异星的星核碎成星尘,像消融的雪,“执常派说‘常是存在的锚,变是脱锚的浪’,拼命固守星体的恒定,却忘了变能让常有新生的机;执变派说‘变是存在的流,常是阻流的坝’,一味放任星体的流动,却不知常能让变有依循的道。”
共生号落在“常变岛”,岛上的星存各有常变之态。“纯常兽”是些龟形的星龟,背甲如常星的星气般致密,只沿固定的星路爬行,哪怕前方出现星坑也不绕行,终在星坑中卡死,常而成滞(执常弃变);“纯变虫”是些无骨的星蚓,身体如化星的星气般无定形,爬行时不断改变方向,哪怕前方是稳固的平地也偏要绕开,终在星丛中迷路,变而成惘(执变弃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