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驶入因果域时,星轨的时序忽然有了先后相序之别。域的南半是“因境”,星体皆带着潜藏的势:种星是颗饱满的星籽,通体青绿,由未萌的星核包裹而成,表面覆着细密的纹,像裹着层薄壳的种(因,潜的态);缘核是团缠绕的星丝,银白相间,由无数细微的星线交织而成,每一根线都牵着隐约的光,似待牵的缘(因,联的力);起星是缕微弱的星芒,淡金色,由初始的星能凝聚而成,光芒虽弱却持续向外溢,如破土的芽(因,始的象)——这是“因”的相,带着潜的藏,藏着“始”的力。
域的北半是“果境”,星体皆含显现的实:实星是颗饱满的星果,通体橙红,由成熟的星质构成,表面光滑圆润,能释放出浓郁的星香,像熟透的果(果,显的态);果核是团凝实的星珠,褐红相间,由聚合的星能凝成,每一道光都透着完整的韵,似收束的线(果,结的力);终星是团恒定的星芒,金红色,由成熟的星能绽放而成,光芒稳定而温暖,如饱满的穗(果,成的象)——这是“果”的相,带着显的成,藏着“终”的韵。
因境与果境的交界,是片“因果滩”。滩上生着“因根果实藤”:根茎是段盘曲的星根,色泽浅褐,布满细小的须,深深扎入滩底的软砂,不断吸收着星能,像蓄力的根(因,潜的基);果实是串饱满的星果,橙红相间,挂在藤的末端,每颗果都圆润饱满,能随星时成熟落地,似结满的实(果,显的成)。根借果的实续其脉,若斩断其根(执果弃因),果实便会因无持续滋养而干瘪,果而成空;若摘除其果(执因弃果),根须便会因无能量传导而枯萎,因而成寂——因为果之基,果为因之显,像种与收:种是因(潜的始),收是果(显的成),无种的因,收便成无获的空;无收的果,种便成无继的废,因果相契,才成循环的续。
滩中嵌着“果壳因核果”:果壳是层坚硬的星皮,棕褐色,表面光滑,能保护内里的核,星落时会发出清脆的响(果,显的护);内核是颗青绿的星籽,与因境的种星一般无二,藏在壳的中心,能在星雨中萌发新的根(因,潜的续)。壳借核的因延其脉,若敲碎其核(执果弃因),果壳便会因无延续的力而风化,果而成尘;若剥去其壳(执因弃果),因核便会因无保护而被星尘侵蚀,因而成腐——果为因之护,因为果之续,像茧与蝶:茧是果(显的成),蝶是因(潜的续),无茧的果,蝶便成无依的弱;无蝶的因,茧便成无继的空,因果相契,才成轮回的生。
有星雨降临时,因境的起星芒会顺着星轨流向果境的实星(因向果),实星的星香在星芒滋养下愈发浓郁,让果有了丰的韵;果境的果核珠会将一缕光抛向因境的缘核(果馈因),缘核的星丝在光的牵引下愈发清晰,让因有了明的序——因需果来成其终,果需因来续其始。像溪与海:溪是因(潜的流),海是果(显的聚),无溪的因,海便成无源的枯;无海的果,溪便成无归的散,因果相契,才成水脉的长。
“因果仪的‘因度’与‘果量’在相续。因度过高时,因境的星体因过度潜藏而无法显化,缘核的星丝会因缠绕过密而打结,因而成滞;果量过盛时,果境的星体因过度显现而无以为继,果核的星珠会因能量耗尽而黯淡,果而成寂。”林默调出星象图谱,因度过高的星域里,种星的壳已硬如石,起星的芒弱得几乎看不见,像憋在土里的芽;果量过盛的星域里,实星的果已干瘪开裂,终星的芒淡得如残烛,像结果的空穗,“执因派说‘因是存在的根,果是耗根的末’,拼命囤积星能却不愿显化,却忘了果能让因有延续的路;执果派说‘果是存在的终,因是待终的始’,一味索取星能却不愿蓄因,却不知因能让果有循环的基。”
共生号落在“因果岛”,岛上的星存各有因果之态。“纯因虫”是些白色的星蛆,躯体细长,总在星砂下钻行,不断吸收星能却从不化形,终因能量淤塞而爆体,因而成殇(执因弃果);“纯果兽”是些彩色的星蝶,翅翼华美,只在果星旁飞舞,不断吸食星香却从不产卵,终因能量耗尽而坠落,果而成逝(执果弃因)。
岛心立着“因果轮”,轮分两环:因环是因境的缘核丝编织而成,银白纤细,环上布满待牵的结,转动时会牵引出隐约的光(因,潜的联);果环是果境的果核珠熔铸而成,褐红坚实,环上刻着完整的纹,转动时会释放出温暖的芒(果,显的成)。因环转动时,果环会顺着牵引的光缓缓跟进(因生果);果环转动时,因环会借着释放的芒重新结新的结(果生因)。若只留因环(执因弃果),轮便成无终的转,因而成迷;若抽去因环(执果弃因),环便成无始的停,果而成寂,因果相协,才成循环的器。
轮座嵌着“相契珠”,珠的一半是因星的青绿(因,潜的色),一半是果星的橙红(果,显的色),青绿中嵌着橙红的点(因含果),橙红中裹着青绿的纹(果含因)。珠面有层柔光,青绿过浓时,橙点便会亮起(因生果);橙红过盛时,青纹便会舒展(果生因),像四季:春是因(潜的生),秋是果(显的成),无春的因,秋便成无收的空;无秋的果,春便成无继的始,因果相契,才成岁时的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