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再次妥协,暗藏忧虑
烛火已经燃到了第三根。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案头的宣纸上,烫出一个细小的焦痕,路智伸手拂去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了未干的墨渍——那是他昨夜修改了无数次的宣传文案草稿,“琴艺展区”“棋道讲解”的字样旁,被他用朱笔圈了又圈,旁边还写着“老学者需提前准备《棋经》批注”“柳儿负责琴谱整理”的小字,墨迹层层叠叠,边缘早已发毛。
窗外的天从墨黑渐变成鱼肚白,寒风卷着残雪敲打着窗棂,发出“簌簌”的轻响。路智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节因长时间握笔而泛白。他拿起案头的青瓷茶杯,杯底只剩下凉透的茶渣,昨天傍晚柳儿送来的糕点还放在一旁,早已硬得咬不动。怀里的木盒碎片贴着胸口,温热的触感让他稍微定了定神,碎片边缘被他摩挲得光滑,上面的木纹像一道浅浅的伤疤,映着微弱的烛火,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不能放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清晨的琴棋巷格外安静,只有几个早起的百姓提着菜篮走过,嘴里呵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冷空气中。巷口的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的残雪被风吹落,砸在青石板上,发出“嗒”的轻响。路智望着巷尾的方向——那里是林伯的坟,昨天柳儿还去添了新土,坟前摆着的那本《论语》残页,不知道有没有被雪打湿。
“只能这样了。”路智轻声呢喃,转身回到案前,将修改好的文案草稿仔细叠好,放进怀里。他拿起搭在椅背上的青布长衫,小心地避开后背的伤口——那里的绷带刚换过,柳儿特意在里面加了止血的草药,却仍隐隐作痛。走到镜前,他理了理衣领,看着镜中自己眼底的青黑,深吸一口气:今天,必须说服孙富,哪怕要妥协。
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路智走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雪被踩得“咯吱”作响。绸缎庄的伙计正站在门口挂横幅,红底黄字的“买云锦送琴谱复刻本”格外扎眼,伙计一边挂一边吆喝:“走过路过别错过!城南广场活动期间,买一尺云锦,就送价值半两银子的琴谱!”
几个妇人围过去,七嘴八舌地问:“琴谱是真的吗?会不会是糊弄人的?”
“当然是真的!商界联盟担保,假一赔十!”伙计拍着胸脯,眼神里满是得意。
路智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横幅,心中一阵酸涩——他原本想在文案里写“琴谱复刻本源自文庙孤本,内含蔡邕批注”,让百姓知道琴谱的价值,如今却变成了“买布赠品”,像件不值钱的玩意儿。
“路公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路智回头,见卖糖葫芦的小贩推着车走过,车上的糖葫芦裹着晶莹的糖霜,在阳光下泛着光。“您这是要去商界联盟?”小贩笑着递过一串糖葫芦,“上次活动多亏了您,我这糖葫芦卖得比平时多两倍,这串您拿着,甜丝丝的,暖暖心。”
路智接过糖葫芦,糖霜在指尖化开,甜意却没传到心里。他想起上次活动时,小贩跟着琴音吆喝,百姓一边吃糖葫芦一边听琴,那样的热闹里带着文化的温度,而现在,却只剩下**裸的促销。“谢谢您,”路智轻声说,“这次活动,也盼着您能来。”
“一定来!”小贩推着车走远了,吆喝声渐渐模糊。路智攥着糖葫芦,继续往前走,糖渣粘在指尖,黏糊糊的,像他此刻的心情。
商界联盟的阁楼依旧气派,朱红色的大门上,铜环被雪擦得发亮。侍卫见他来,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侧身让开:“孙会长在里面等着,让你来了就进去。”
路智推开门,一股浓郁的龙涎香扑面而来,混着孙富身上的云锦香气,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孙富正坐在紫檀木书桌后,手里端着一个汝窑茶盏,茶沫在盏沿积了一圈,他却没喝,只是用茶盖轻轻刮着,眼神漫不经心地扫过进来的路智。
“路公子,考虑得如何了?”孙富的声音又慢又懒,玉扳指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发出“嗒嗒”的轻响,“别告诉我,你还想抱着你的‘文化’不放。”
路智走到桌前,从怀里掏出那份修改了一夜的文案草稿,双手递过去,指尖微微发颤:“孙会长,我想了一夜,觉得可以在文案里加些商业信息——比如琴艺表演后,提一句‘绸缎庄提供云锦琴罩,与古琴相得益彰’;棋艺互动环节,说‘参与对弈可获茶叶铺新茶,以茶助棋兴’。这样既不影响文化展示,又能宣传商家,您看行不行?”
孙富接过草稿,只是随意翻了两页,目光扫过“云锦琴罩”“茶叶助棋兴”的字样时,嘴角勾起一丝嘲讽。他把草稿扔回桌上,茶盖“啪”地扣在茶盏上,声音瞬间冷了下来:“路公子,你这是在跟我打太极?我要的不是‘提一句’,是‘重点说’!我要百姓一看到文案,就知道来活动能买便宜绸缎、能喝免费茶叶、能拿珠宝赠品,而不是来听你讲什么‘琴罩相得益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