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第87章 借力打力,“公私合营”

一套点子转完,转到了最根本的问题上。

林阳那一整套方案,环环相扣,听起来天衣无缝。

可无论是建设新的流民营地,还是挖井、建厕,乃至发放“积分券”兑换的那些吃食、衣物、药材。

桩桩件件,哪一样离得开钱粮?

这就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的再好,没钱,没物,也得是白搭。

为了支撑前线的庞大军费开支,曹老板一直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没办法,战争很大程度上打的是消耗,打的是对峙。

有袁绍的家底在那里放着作对比,曹老板的钱粮永远显得不够。

所以,如今每天光是施粥,额外的开销,就已经让荀彧愁得不行。

所说的府库告急,不是没钱,是得省钱!

府库的钱粮留存,有着不能触碰的底线。

特别此时司空征战徐州,牵一发而动全身,钱粮流转,荀彧更是小心翼翼。

为了维持经济上的稳定,他连许都周边砖瓦制造、纺织生产的官营作坊,甚至部分盐铁专卖收入都作了截留。

这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应急,以备不时之需。

万一战局有变,兵马调动时钱粮难继,那后果不堪设想!

荀彧看着林阳,等着下文。

若有解决之法,便可推行,若是没有......

那这安置之法再好,也得掂量掂量是否值得去做了。

“令君,无需忧虑。”林阳总算是抽空又抿了一口茶,把茶杯放下。

就这一声,让荀彧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他听得出来,林阳果然还有后手。

目光交汇,林阳却不急着说,来了一句:“令君,此事虽为朝廷之事,却不应全由朝廷一力承担。”

“不由朝廷,那又该由何人来担?”荀彧听林阳话里有话,赶忙追问。

“令君,我且问你。”林阳话锋一转,“如今这许都城内,谁人会与司空、与朝廷,真正同心?”

荀彧念头一转,认真作答:“自然是城中百姓,还有各大世族。”

自古以来,百姓都只图一个安稳。

只要曹操不败,这许都的日子就会安稳。

有饭吃,有日子过,即便辛劳一些,再苦再累也看的到明天。

百姓的心思,一直就是如此简单。

所以,支持曹老板的必然有这城中百姓一份。

更别说此时粮券在手,多少人等着明年换粮。

世家大族呢?

若是换做以前,这许昌城换个主人,他们依旧是世家,新来的权臣为收买人心,总要善待他们。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

年前,曹老板的的几番敲打与拉拢,等于是已经强行让世家站了队。

那一次次作秀,早已将他们的身家性命,与曹氏的战车牢牢绑在了一处。

如今成了利益共同体,胜则两利,败则皆亡。

曹操安稳,朝廷安稳,他们的富贵才能安稳。

倘若战事有失,让那袁绍入主了许昌,以那个人的心胸,就算世家大族投靠,他会不会翻旧账,谁也说不准。

就算不翻脸,家族的损失也势必巨大!

因为投在曹老板身上的价码,全然没了。

“既然如此,世家便该出力!”

既然荀彧领会到了意思,林阳手掌在桌上一拍,定了调子,

“世家人才济济,钱粮富足,若是流民引起动荡,必损其利!如此境地,他们比谁都希望许都能安安稳稳的。”

“那又该如何出力?”荀彧皱眉,“强令开仓,无异于动其根本,恐怕会逼得他们另生他想,反倒不妙。”

强征,募捐。

荀彧并不是没想过,但是这些做法,司空若在许都,自然可做,以他之势,强压得住所有人。

但如今,司空带兵在外,许都当以稳为先,要如此行事,却是十分不妥。

“令君,谁说要他们开仓放粮了?”林阳摇了摇头,“那无异于要断人后路,他们自然不愿。我等要做的,不是去‘求’,而是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合作’之机。”

“合作?”又是一个新词。

荀彧琢磨了一下,就轻轻的点头。

这个词,很好理解。

“对,合作。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公私合营’。”林阳见他想通,又抛出了一个更贴切的词。

“朝廷自然是公,世家大族便是那私!两方相合,共渡难关,一同获利!”

“朝廷出什么?出政策,出名分,出这上万整编待命的劳力。”

“世家出什么?出钱粮,出物资,出他们手中闲置的田地与管理的人手。”

“我等可昭告全城,官府欲于城外兴建‘安民新村’,安置流民,以工代赈。然府库有限,独木难支。故而,诚邀城中望族,共襄盛举。”

“如何共襄?”荀彧已完全被引了进去。

“很简单。”林阳伸出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

“譬如,建营之初的口粮物资,官府只出一部分。余下的,让他们各家按实力‘认捐’。谁家认捐得多,将来在这新村的产业里,谁家的份额便占得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合作了,里面包含着红果果的利益交换!

“如此,”林阳的笑意更深了,“令君便可以把一部分‘工坊’之事,分包给他们。”

“分包?”

一个接一个的新词,虽然有点古怪,但是却十分形象,以荀彧之智,光从字面上依旧不难理解。

“对。”林阳的思路愈发清晰。

“譬如,陈家认捐了一千石粮。好,官府便可将营中‘纺织工坊’的差事,交由陈家来管。陈家出原料,出人传授纺织之法,流民妇孺可为其纺纱织布。”

“产出的布匹,三成上缴官府充作军用,余下七成,皆归陈家所有,由其自行发卖。此等买卖,他们要是不要?”

“再譬如,钟氏献出田地百亩。好,官府便可将营地中‘砖瓦窑’的差事,交由钟氏来管。烧出来的砖瓦,一部分用于新村建设,剩下的,归钟家所有。此等好处,他们要是不要?”

“令君你看。”

林阳摊开双手,仿佛将一幅宏大的画卷展现在荀彧面前。

“如此一来,那些世家大族,得了名声,得了朝廷与司空的人情,更能借此良机,用最廉价的劳力为自己大赚一笔。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进而成为受益者。他们是否还会不情不愿?”

“反倒是只怕会为了名额争破了头!”

“这样,不用担心府库动摇,便解了土地、物资、钱粮三大难题。而世家大族,也与我等捆绑得更紧。

他们参与越深,便越希望‘安民新村’安稳,越希望许都安稳。他们会主动替我等维持秩序,监督流民。这,岂非借力打力,一举数得?”

荀彧听的豁然开朗。

借力打力!

公私合营!

真如林阳所说,如此一来,世家大族绝对会积极参与!

就问你为了这泼天的利益,愿不愿入局?

这不是算计,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

......

茶也喝光了,话也说完了。

林阳把荀彧送走,只觉得嘴皮子都磨薄了。

让他意外的是,竟然得了一个【霸王之力】的奖励!

“我一介文官,又是射箭,又是怪力,系统你怕不是搞错了什么?”

吐槽了一句,林阳也没太在意,反正能力多一个是一个,总有用到的一天。

至于这群流民。

点子已经给了,棋盘也已画好。

这盘棋究竟能下成什么样,便要看荀彧这位真正的“王佐之才”如何落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