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 第115章 刘晔与枣渊!

“不错!知我者,子德兄也!”林阳哈哈一笑。

一句话说的曹操呵呵直乐。

笑完,林阳放下杯子:“兄长,不必如此为难。我这里,倒真是有两个人选,不知当讲不当讲。”

“两个?”曹操又有点懵了。

往常举荐,一件事情,都是一个人处理。

今天怎么突然要搞两个出来?

“兄长且看,”林阳把手按在绢帛上,“图纸虽细,但仍需调试。”

曹操点头。

林阳道:“如此,便需一个能识图之人。”

曹操想也没想,继续点头。

没毛病,负责总保管和安排制造的人,总的有一个。

“但此犁造出后,如何使用,亦需有人传授!”

曹操一怔。

对啊!

怎么把此事给漏了!

犁造出来,想要推广,首先得会用!

不然造的个什么劲儿!

就拿那些寻常的屯田客来说,拿到一个见都没见过的新玩意儿,肯定不会用啊。

不会用,东西再好,那也是扯淡!

郭嘉默默喝了一杯,心里也开始感慨。

林澹之这番讲述,实在厉害。

这一番下来,他和主公的思路全被林阳带着走,脑袋里想的全是他问的问题,根本没空去考虑别的。

不过看样子,主公已经懒得思考了。

吃现成的已经习惯,你让他自己再去想,他怎么会乐意!

“澹之快快说来!”曹操的语气,已经迫不及待。

“此二人,”林阳放下酒杯,“也是我之前下属。”

“刘晔,刘子扬。”

“枣渊,枣元谋。”

当这两个名字从林阳口中说出时,曹操和郭嘉又一次愣住了。

刘晔?枣渊?

这两个名字,他们听过。

那政务革新司的“织网法”,听闻此二人出力不少!

“织网法”全面推动后,林阳提出等待一些时日,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需要弥补。

等了一段时间后,新政一片大好,此二人便闲了下来。

一个去了工造曹,一个回了屯田曹。

在外人看来,刘晔、枣渊,这两个人。

一个整日埋首于工坊。

一个终日奔波于田垄。

官职不高,声名不显。

但当初在“政务革新司”的时候,林阳就看出来了。

刘晔,就是个纯粹的技术宅,一看到什么新奇的图纸、精巧的构造,那眼睛就跟见了光的狼似的,能几天几夜不睡觉地去研究。

你让他去搞人际关系,去处理详细的政务,那可能是难为他。

可你要是给他一张“曲辕犁”的图纸,让他去负责监造……

林阳敢打赌,这小子能把家都搬到铁匠铺和木工房里去!

他不仅能百分之百地还原出图纸上的设计,甚至还能凭着他那股子钻研劲儿,给你搞出几个优化升级的版本来。

最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宅,一门心思都在技术上,最好管理,也最不容易出幺蛾子。

把这事交给他,林阳是一百个放心。

而枣渊,平日里在屯田曹,为人踏实,对农事颇为精通。

那有此为基础,那新犁用起来,绝对能触类旁通!

见孟良和郭睿显然不知道这两人的具体情况,林阳便开始介绍。

“刘晔,乃汉室宗亲,为人足智多谋,尤擅制造精巧器械。”

“枣渊,为人老成持重,于农事上颇有心得,十分务实。我曾问过其人,他有一族叔,二位兄长定然听过。”

“哦?何人?”曹操来了兴趣。

“建安元年,向司空提屯田的枣袛!”

原来如此!

曹操顿时恍然。

枣袛他可太熟了。

当年他迎献帝迁许都,因为看出了枣祗的忠心,还任命了他为羽林监。

妥妥的算是重用!

当时农业生产因为战乱受到严重的破坏,粮食短缺甚至影响了征战。

多亏了枣祗从黄巾军 “兵农合一” 的做法中得到启发,利用缴获的耕牛、农具和流民,开始推行屯田制。

屯田制对曹老板有多重要?

那说都不用多说!

这枣渊,想不到竟然和枣祗有此渊源。

如此看来,此人必然也不是普通之辈。

但此等大事,这两个人,又如何就可以胜任?

曹操语气里带着不解:“那此番举荐此二人,又有何深意?”

“兄长,我有一问。”林阳摆摆手。

“请讲!”曹操语气十分诚恳。

“我问你,这曲辕犁,是造给谁用的?”

曹操不假思索:“自然是给屯田客、屯田兵,或将来给那百姓这些务农之人用的。”

“然也。”林阳点头,“那这犁,是在何处用?”

“自然是在田地里使用。”曹操又有点懵了。

这问题,太过简单,跟不动脑子似的,反倒让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问了。

“如此便对了。”林阳一拍桌子,“这犁,既是给农人所用,又是在田地里用。那督造之人,岂能只有一个懂得图纸‘巧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