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紫宸殿。
清晨的阳光穿过高窗,照在一百多个朝廷大员的乌纱帽上,反着沉闷的光。
大夏的朝会,跟往常一样死气沉沉。
户部的尚书哭穷,说今年的雪灾压垮了多少民房要拨款。兵部的侍郎报喜,说南境的蛮人又被击退,请求陛下嘉奖。礼部那帮老头子,还在为皇帝寿辰庆典的细节争个没完。
龙椅上,年迈的大夏皇帝夏远半闭着眼,脸上满是倦怠跟不耐。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裱糊匠,勉强维持这座叫“大夏”的房子不倒。可房子里头,柱子朽了,墙壁全是裂缝,到处漏雨。
尤其那个他最看好的儿子,大皇子夏承功,最近越来越让他失望。
两次征讨北境,损兵折将,连个水花都没见着。现在还听信什么方士的话,在京郊搞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乌烟瘴气。
想到这,他怀念起李玄策。
那才是他最锋利的一把刀。
算算日子,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希望李玄策能给他个惊喜,一劳永逸的解决掉北境那个麻烦。
他正昏昏欲睡,殿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唱喏。
“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
满朝文武一下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殿门。
大夏皇帝忽的睁开眼,精光一闪。
来了!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高举着两卷火漆密封的奏折,被带了进来。
“陛下,镇北侯李玄策大人,呈上奏疏两封!”
皇帝心里咯噔一下。两封?但随即又期待起来。也许一封捷报,另一封是处置方案。
“呈上来,念!”
身旁的老太监接过奏折,小心翼翼的拆开第一封,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臣,镇北侯李玄策,奉旨巡查北境,叩请圣安......”
开头是些官样文章,皇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老太监会意,直接跳到核心部分。
“......臣抵达磐石城,亲眼所见,方知天恩浩荡。此地在青禾县主治理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城池坚固,百姓富足,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臣巡视其工坊,见钢铁产量之巨,胜过朝廷武库十倍;观其农田,见耕作之精,远超中原上县。此皆陛下天威所致,亦是青禾县主忠君体国之功......”
念到这,紫宸殿里鸦雀无声。
所有大臣都张大了嘴,脸上的表情跟活见了鬼一样。
什么情况?
你不是去征讨逆贼的吗?怎么变成写表扬信了?
还钢铁产量胜过武库十倍?你当这是写小说呢?
站在百官前列的大皇子夏承功,脸涨成了猪肝色。
这他妈是李玄策写的?那个对他忠心耿耿,发誓要提夏青禾人头来见的李玄策?!
这封奏折,字字都像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
龙椅上,大夏皇帝的脸色,从期待转为铁青。
他想杀人。
这封奏折如果不是李玄策疯了,就是他已经彻底投敌!
我派我的剑去杀龙,结果我的剑跟我说,龙是我见过最棒的生物,现在生活很滋润,就是缺点钱,你给打点款吧?
老太监的声音还在继续,声音里都带着颤儿。
“......北境初定,百业待兴。然府库空虚,钱粮匮乏。为彰陛下仁德,为使北境子民沐浴皇恩,臣斗胆恳请陛下,从国库拨发白银十万两,粮食二十万石,以资北境建设。臣,李玄策,泣血叩首。”
噗......
一个上了年纪的言官,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气得喷出一口老血,昏死过去。
大殿里,彻底炸了锅。
“荒唐!简直荒唐至极!!”
“李玄策必定是降了!这是反贼的离间计!”
“陛下!臣请立刻发兵,将李玄策跟夏青禾一体擒拿,明正典刑!”
夏承功更是第一个跪倒在地:“父皇!李玄策背叛朝廷,罪该万死!儿臣请命,愿亲率大军踏平北境,将这对奸贼碎尸万段!”
一片混乱中,皇帝冰冷的声音响起。
“还有一封呢?”
老太监哆哆嗦嗦的拿起第二封奏折。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要说第一封是羞辱,这第二封,又会是什么?
“臣,镇北侯李玄策,冒死弹劾......”
弹劾?
“......弹劾大皇子夏承功,私炼妖物,意图荼毒北境,其心可诛!”
轰!
要说第一封奏折是惊雷,那这一封,就是直接在紫宸殿里引爆了一颗炸弹!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聚焦在跪在地上的大皇子身上。
夏承功人傻了,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弹劾我?李玄策弹劾我??”
“......奏称,大皇子夏承功,暗中勾结妖道方士,于京郊私设丹坊,炼制名为绝户沙的剧毒妖物。此物歹毒无比,洒于土地,可令百里之内,三年不生草木,乃伤天害理之邪术!其意图将此物用于北境,欲将百万生灵化为焦土,此举人神共愤,天理难容!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严惩元凶,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