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非遗联盟的影响力渐长,合作的工艺作坊遍及中、法、意、荷等八国,“非遗 现代”的产品矩阵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时,资本的嗅觉也随之而来。华尔街一家名为“黑石文创”的投资集团,带着十亿美金的注资方案找上门,条件是获得联盟51%的控股权,并且要求将非遗工艺全面商业化,批量生产大众消费品。
“欧阳女士,十亿美金足以让联盟的规模扩大十倍,让东方非遗工艺更快地走向全球……。”黑石文创的亚洲区总裁乔治坐在欧阳雪对面,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资本是最好的助推器,只有商业化,非遗才能真正活下去……。”
欧阳雪指尖摩挲着桃木牌,指尖的温度抵不过心底的寒凉。她看着乔治递来的合作协议,上面“控股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品”等字眼,像一把把尖刀,刺向她坚守的初心。她想起丁元英说的“资本逐利,道不逐利”,想起王庙村老工匠们布满老茧的手,想起那些定制产品上独一无二的手工痕迹——这些,都不是资本可以量化和复制的。
“乔治先生~,感谢你的认可,但我不能接受你的条件……。”欧阳雪语气平静却坚定,“联盟成立的初衷,是保护和传承非遗工艺,而不是将其变成资本逐利的工具。批量生产会让手工工艺失去温度,控股权变更会让联盟偏离初心,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乔治显然没料到会被拒绝,脸上的傲慢转为错愕:“欧阳女士,你要明白,没有资本的支持,联盟走不远。现在很多非遗项目都因为缺乏资金而失传,你难道想让这些工艺毁在你的固执手里……?”
“资本能带来资金,但带不来对工艺的敬畏,带不来对传承的坚守……。”欧阳雪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联盟展厅里那些手工制品,“这些产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如果变成批量生产的大众消费品,它们就失去了灵魂,非遗也就不再是非遗了……。”
乔治冷笑一声:“固执只会让你走向失败。我可以告诉你,已经有三家欧洲的合作作坊和我们达成了初步协议,只要我们控股,他们会全力配合商业化生产。你以为你能守住什么……?”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欧阳雪的心上。她知道,资本的围猎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他们会用利益诱惑,用分化瓦解的手段,让坚守变得举步维艰。就像当年乐圣对格律诗的围剿,如今的资本,来势更猛,手段更狠。
送走乔治后,肖亚文匆匆进来,脸色苍白:“欧总~,黑石文创果然开始行动了。他们给欧洲的合作作坊开出了双倍的订单价格,要求他们脱离联盟,单独合作。现在已经有两家作坊明确表示要退出,还有几家在犹豫……。”
欧阳雪坐在办公桌前,沉默了很久。她打开手机,习惯性地翻看丁元英的短信记录,看着“心有所向,素履以往”“道之所存,虽远必至”的字样,心中的慌乱渐渐平复。她想起丁元英当年应对资本围剿时的策略,想起他说的“以守为攻,以静制动”,想起他在红尘中下棋时的那份从容与通透。
心底的思念与信仰交织在一起,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她知道,面对资本的围猎,退缩和妥协只会让联盟万劫不复,唯有坚守初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之道,才能活下去。
“资本能诱惑的,从来都是那些只看重利益的人。真正热爱非遗工艺的工匠,不会因为短期利益而放弃坚守……。”欧阳雪语气坚定,“我们立刻启动两项计划:一是成立‘非遗守护基金’,资金来源于联盟的盈利和社会捐赠,用于扶持坚守初心的合作作坊,保障工匠的生活和工艺的传承;二是推出‘匠人认证体系’,对联盟内的工匠进行评级认证,认证后的工匠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成和更多的资源支持,让坚守者有回报,让传承者有尊严……。”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我们公开黑石文创的合作条件和我们的拒绝理由,让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知道,联盟坚守非遗传承的决心。资本可以收买少数人,但收买不了人心,收买不了对文化的敬畏。弱势文化的人,面对资本会恐惧、会妥协,而强势文化的人,会用初心和坚守,赢得人心,赢得未来……。”
计划很快启动。欧阳雪亲自带队前往欧洲,走访那些犹豫的合作作坊。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皮具作坊,她见到了作坊主人老马可——正是之前起诉格律诗版权侵权的马可的祖父。老马可握着欧阳雪的手,愧疚地说:“欧阳女士,之前的版权纠纷,是我孙子太冲动了。我知道黑石文创给了你们很大的压力,但我相信你,相信你能守住非遗的初心。我不会退出联盟,我要和你一起,守护我们的工艺……。”
老马可的支持,给了欧阳雪很大的鼓舞。在她的努力下,那些犹豫的合作作坊纷纷表示,愿意继续留在联盟,与欧阳雪一起坚守初心。黑石文创的分化瓦解计划,彻底失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