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34章 李斯使绊,藏书受阻

陈留的天刚蒙蒙亮,风裹着点黄河边的湿冷,吹得城门口的 “秦” 字旗猎猎作响。秦风骑着马,身后跟着蒙恬派来的两个亲兵,怀里揣着用蓝布裹紧的典籍 —— 有《秦民要术》的关东抄本、《孙子兵法》的实战注解,还有扶苏偷偷给的《周书》残卷,每一卷都用红绳捆了三道,生怕路上损坏。今天他要去陈留的地方藏书阁,把这些典籍存进去,方便后续各县官吏查阅,也算是给关东流民安置立个 “民生依据”。

陈留的藏书阁在城中心,是座老旧的木楼,墙皮都剥落了,门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 “陈留典籍库”,字还是六国时的写法,没来得及改。推开门时,一股混杂着霉味和樟木的味道扑面而来,比咸阳的兵部典籍库更厚重,却也更破败 —— 木架上的竹简蒙着层薄灰,最下面几卷甚至发了潮,卷边卷角的,像是好久没人打理。

“这位大人,您是?” 一个穿灰布吏服的老吏从里间走出来,手里攥着本泛黄的账本,花白的胡子上沾着点墨渍,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他是藏书阁的守吏刘老,在陈留待了二十年,从六国时就在这儿,见秦风穿着玄色官服,却不认识,不敢轻易怠慢。

秦风掏出始皇赐的典客丞印,递过去:“我是秦风,来存几卷典籍,方便后续流民安置时,各县官吏查阅。” 他展开蓝布,露出里面的竹简,“这些是《秦民要术》的抄本,讲农桑和流民安置的;还有兵法注解,防匈奴的,都是实用的东西。”

刘老接过官印,看了一眼,手突然抖了一下,账本差点掉在地上。他赶紧把印递回去,脸色发白,声音也低了:“秦大人,对不住,不是小的不给您存,是…… 是郡守王大人有令,说‘非秦律类典籍,不得入阁’,您这些…… 怕是存不了。”

秦风心里一沉,眉头皱了起来:“王离的令?什么时候下的?我昨天见他时,他可没说这事。” 他心里清楚,这肯定是李斯的意思,王离是李斯的人,故意在藏书上使绊子,不想让他的民生典籍流传出去。

刘老搓着手,眼神飘来飘去,不敢看秦风:“就是昨天晚上,王大人的手下赵吏来传的令,还说…… 还说要是有人敢存‘儒生的破书’,就把人绑去郡守府问罪。小的…… 小的只是个守吏,惹不起王大人啊。”

正说着,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穿褐衣的吏员大摇大摆走进来,双手叉腰,脚踩在门槛上,官靴上的泥蹭在木头上,留下两道黑印。他是王离的亲信赵吏,脸上带着横肉,眼神里满是嚣张:“刘老,刚才听见你跟人说话,是有人来捣乱?” 他的目光扫过秦风,落在蓝布上的竹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哟,这不是秦大人吗?刚到陈留就来藏书阁,是想把你那些‘种地的破书’当宝贝存起来?”

秦风站起身,手里攥着竹简,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赵吏,我存的是民生典籍,是帮流民安家、防匈奴的实用册子,不是什么‘破书’。王离的令,怕是不合规矩吧?始皇有旨,‘民生类典籍,各地需妥善保管’,你敢违抗?”

“违抗?” 赵吏嗤笑一声,走到木架前,故意拨弄了一下上面的竹简,灰尘簌簌往下掉,“秦大人,别拿始皇压我!这里是陈留,是王大人的地盘,王大人的令,就是规矩!你那些典籍,说白了就是儒生的空谈,能当饭吃?能挡匈奴的刀?” 他伸手就要去抢秦风手里的竹简,“我看你还是别费劲了,这些书,要么拿回去烧了,要么我替你‘保管’—— 不过能不能拿回去,就看王大人的意思了。”

亲兵见状,立马上前一步,手按在剑柄上,眼神凌厉:“你敢动秦大人的东西!”

赵吏被吓了一跳,却很快镇定下来,梗着脖子:“怎么?想动手?这里是陈留,不是咸阳!你们就两个人,能打过郡守府的兵?” 他转头对刘老吼道,“刘老,你要是敢帮他存书,我现在就去报王大人,让你一家老小都没好果子吃!”

刘老脸色更白了,蹲在地上,手忙脚乱地收拾账本,嘴里念叨:“别找我,别找我,小的什么都没看见……”

秦风拦住亲兵,深吸一口气 —— 他知道现在不能动手,一旦闹起来,李斯就会说他 “在关东动武,扰乱地方”,反而落了口实。他拿起一卷《秦民要术》,翻开里面的 “流民安置三策”,递到赵吏面前:“你看,这里写着‘陈留荒地多,每亩施粪肥五斗,种粟米可亩产三石’,去年关中就是这么种的,多收了五十万石粟米,这是空谈吗?” 他又拿起兵法注解,“还有这个,‘匈奴游骑从黑风口来,可设斥候岗,举烟为号’,蒙将军在北境用这个法子,减少了三成伤亡,这是空谈吗?”

赵吏瞥了一眼,却不看内容,一把推开竹简:“我不管什么粟米、匈奴!王大人说不是律法就不能存,就是不能存!你要是识相,就赶紧把书拿走,别逼我动手!” 他顿了顿,凑近秦风,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满是威胁,“我劝你别跟王大人作对,李廷尉可是盯着陈留呢,你要是敢惹事,小心……”

“小心什么?” 秦风打断他,从怀里掏出始皇赐的符节,举在面前 —— 符节是青铜做的,上面刻着 “始皇御赐,可调三郡兵”,在昏暗的藏书阁里泛着冷光,“这是始皇的符节,你敢拦我?按秦律,‘阻挠钦差办公,当斩’,你想试试?”

赵吏的脸色瞬间变了,盯着符节,眼神里满是忌惮 —— 他再嚣张,也不敢对抗始皇的符节。可他转念一想,李斯说了,秦风不敢真的斩他,只是吓唬人。他硬着头皮,后退一步,却还是不肯让:“符节又怎么样?这里是陈留,王大人没点头,你就是不能存!我…… 我现在就去报王大人,让他来跟你说!” 说完,他转身就跑,出门时还差点被门槛绊倒,狼狈得很。

看着赵吏跑远,秦风松了口气,却也知道,这事没完,王离肯定会亲自来,到时候更麻烦。他蹲下身,对还在发抖的刘老说:“刘老,我知道你难,可这些典籍关系到陈留的流民能不能安家,能不能吃饱饭。你要是帮我,将来流民安稳了,你也是功臣,始皇不会忘了你的。”

刘老慢慢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犹豫,还有几分同情:“秦大人,小的不是不想帮,是真的怕王大人和李廷尉啊。”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其实…… 其实藏书阁后院有个小间,是小的以前放私人物品的,没人知道,您要是不嫌弃,能把书存到那儿,就是…… 就是地方小,只能放一半。”

秦风眼睛一亮,赶紧点头:“不嫌小!能存多少是多少,谢谢你,刘老!”

刘老领着秦风往后院走,小间果然隐蔽,藏在樟木堆后面,只有一扇小窗,里面堆着些旧农具,却很干燥。秦风赶紧把《秦民要术》抄本、兵法注解和《周书》残卷分了分,把常用的一半放进小间,用樟木盖好,另一半揣回怀里,打算明天送到濮阳的藏书阁试试 —— 濮阳的郡守不是李斯的人,或许能顺利些。

“秦大人,您可得小心。” 刘老关好门,小声说,“小的听说,王大人已经把陈留的粮储换了,给流民的粟米都是发霉的,还找了几个韩、魏的旧贵族,说您要把流民当奴隶,让他们闹事。您安置流民的时候,可得多盯着点。”

秦风心里一沉,果然,李斯的后手来了。他拍了拍刘老的肩膀:“我知道了,谢谢你提醒。你放心,我不会让流民吃发霉的粮,也不会让旧贵族闹事的。”

刚走出藏书阁,就见蒙恬派来的亲兵跑过来,脸色紧张:“大人,不好了!王离带着人来了,说是要‘请’您去郡守府,说有流民安置的要事商量!”

秦风抬头,看见远处一群士兵朝这边走来,为首的正是王离,穿着玄色郡守官服,脸上带着假笑,眼神里却满是敌意。他心里清楚,王离这是来 “兴师问罪” 了,肯定是赵吏报的信。

“秦大人,别来无恙啊。” 王离走到秦风面前,拱手行礼,语气却带着嘲讽,“听说你在藏书阁‘受阻’了?也是,陈留的规矩,不是谁都懂的。不如跟我去郡守府,咱们好好聊聊流民安置的事,顺便…… 聊聊你那些‘宝贝典籍’该怎么处理。”

秦风握紧怀里的竹简,眼神坚定:“好啊,我也正想跟王大人聊聊,为什么给流民的粮是发霉的,为什么不让存民生典籍 —— 咱们到郡守府,好好说清楚!”

王离的假笑僵在脸上,没想到秦风这么直接。他挥了挥手,士兵们围了上来,却不敢动手 —— 秦风手里的符节还没收起来,他们也怕 “阻挠钦差” 的罪名。

“走!去郡守府!” 王离咬牙,转身先走,心里却在盘算:李斯说了,只要把秦风骗到郡守府,就用 “私藏**” 的罪名扣他,到时候就算有符节,也说不清!

秦风跟在后面,心里却不慌 —— 他已经把一半典籍藏好了,怀里的另一半,还有始皇的符节,王离不敢真的怎么样。而且他已经让亲兵去给濮阳的粮储官送信,让他多送些好粮来,就算王离故意刁难,流民也不会没饭吃。

走到郡守府门口时,秦风回头看了一眼藏书阁,心里默默念着:那些典籍,是流民的希望,就算李斯再阻挠,他也会守住,会让这些 “民生之理” 在关东扎下根,让百姓真正过上安稳日子。

而此时的咸阳,李斯正坐在府里,听着陈留送来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王离做得好,把秦风骗到郡守府,再扣个‘私藏**’的罪名,就算他有符节,也洗不清!” 他对心腹说,“再给王离传信,让他找几个旧贵族,在郡守府外闹事,就说‘秦风扣押流民,不给饭吃’,把事情闹大,让全陈留的人都知道,秦风是个‘治民无方’的儒生!”

心腹领命退下,李斯看着案上的《秦律》,眼神阴鸷 —— 他等着看,秦风这次怎么从陈留脱身,等着看他的典籍、他的符节,都变成他的罪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