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28章 蒙恬求助,练兵难题

咸阳城外的练兵场被晨光晒得发烫,地上的枯草被踩得稀烂,混着士兵们的汗水味,在风里飘得老远。校场中央的旗杆上,秦旗被风吹得 “哗啦啦” 响,可底下的队伍却没半点气势 —— 几十名士兵歪歪扭扭地站着,有个满脸稚气的小兵把长戈拄在地上,戈柄缠着圈褪色的蓝布条,是家里老娘缝衣服剩下的,他一边晃戈,一边偷偷瞅着远处的荒地,嘴里嘟囔:“这破训练,还不如回家给麦浇水,再晒两天,苗就枯了。”

旁边个中年士兵比他还直接,干脆蹲在地上,用手扒拉着土块,露出底下的湿土,叹了口气:“昨儿我家那口子托人带信,说东头的地还没翻,要是这两天再不种,秋天就没指望了。” 他的铠甲领口磨得发亮,小臂上缠着块粗布,底下是道浅疤 —— 去年北境跟匈奴打仗时,被马刀划的,现在却对着练兵场的土块发愁。

不远处的井台边,吵吵声更热闹。个头发花白的边民老太,用青布包着头,手里攥着个豁口的木桶,另一只手还拎着把浇地的木瓢,死死拽着桶沿,跟个年轻士兵抢得脸红脖子粗:“你松手!这水是给麦浇的,你们当兵的天天练,渴了能忍,麦渴了就死了!”

那士兵也就十七八岁,脸涨得通红,手里的水囊瘪得能捏出褶,急得话都说不利索:“我们…… 我们练刺杀,嗓子冒烟!你先让我们喝,喝完…… 喝完帮你浇地!” 他的鞋子破了个洞,露出的脚趾沾着泥,是早上来的时候在田埂上踩的,现在却因为桶跟老太扯来扯去,脚趾在地上蹭得更脏。

高台上,蒙恬站在那儿,玄色铠甲的肩甲还沾着北境的黄沙,是回来时没来得及擦的,头盔上的红缨被风吹得歪到一边,垂在脸颊旁。他的左手按在剑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虎口处的老茧是常年握剑磨出来的,小臂上道深疤格外显眼 —— 三年前跟匈奴首领拼杀时,被箭射穿的,现在那道疤还泛着淡粉色。他盯着底下松散的队伍,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胡子都翘了起来,眼神里满是焦虑,甚至带着点无奈 —— 这是他从北境精挑细选的 “兵农合一” 队伍,平时在北境又能种地又能打仗,怎么一回咸阳,就成了这副模样?

“将军!秦先生来了!” 亲兵骑着匹棕马奔过来,马跑得急,蹄子扬起的尘土溅在亲兵的裤腿上,他跳下马,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急盼,“先生从偏殿直接过来的,还带着《边民册》呢!”

蒙恬眼睛瞬间亮了,刚才的焦虑像是被风吹散了一半,他大步走下高台,铠甲的鳞片 “哗啦哗啦” 响,走得太急,差点被台阶绊了一下 —— 这要是平时,他肯定会骂自己失态,可现在满脑子都是 “救兵来了”,哪顾得上这些。刚到台下,就见秦风骑着匹瘦马慢悠悠过来,身上的玄色典客丞官服沾了圈尘土,是从城里来的时候蹭的,手里攥着卷《边民册》草稿,竹简边缘被手指捏得发毛,显然是路上也在琢磨事。

“秦风兄弟!你可算来了!” 蒙恬几步冲上去,一把抓住秦风的胳膊,力度大得让秦风忍不住皱了皱眉 —— 蒙恬的手掌又粗又硬,满是老茧,攥得他胳膊生疼。他指着校场中央的队伍,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半度:“你快看!这才练了半个时辰,就蔫成这样了!有个士兵刚才跟我说‘宁愿去修长城,也不愿站这破军姿’,再过三个月要回北境换防,匈奴秋天准来犯,就这状态,别说砍匈奴,能不能举得起戈都难说!”

秦风跳下马,先揉了揉被攥疼的胳膊,然后朝校场扫了一圈 —— 他一眼就看见那小兵戈柄上的蓝布条,还有中年士兵小臂的粗布,心里大概有了数。他没急着说话,反而朝井台边走了两步,见亲兵正拉着老太和年轻士兵和解,老太还在嘟囔 “不是不体谅你们,是麦真渴”,士兵则挠着头,把空水囊递过去:“要不…… 您先用水,我再去井里打?”

秦风转回来,对蒙恬笑了笑:“将军,我刚才在来的路上,遇见个从校场回家的老农,他说‘你家小子在里头练得直叹气,惦记着家里的地呢’—— 是不是咱们的训练,跟他们‘过日子’的事没对上?”

蒙恬一听,立马拍了大腿,震得铠甲鳞片响:“可不是嘛!我之前没当回事,觉得当兵就得听命令,哪知道这些兵都是农家子弟,家里的地全靠他们!每天练四个时辰,回去太阳都快落山了,浇地都赶不上,有个士兵前天晚上偷偷溜回家浇地,被我抓了现行,罚他站了一夜岗,结果第二天训练更蔫了!” 他说着,朝井台那边努了努嘴,语气里满是无奈,“还有跟边民抢水,天旱了快半个月,就那一口井,士兵要练体能,一天得喝两水囊,边民要浇地,天天吵,我派了三个亲兵守着,还是天天闹,昨天有个边民还把水瓢砸到士兵身上了!”

秦风跟着蒙恬走上高台,高台的木板被晒得发烫,踩上去能感觉到热气透过鞋底传上来。他指着底下那个攥着土块的中年士兵,对蒙恬说:“将军你看,他手里攥着土,是在试土湿不湿 —— 他不是不想练,是怕家里的地因为他训练而荒了,心里不踏实,怎么能练得进去?” 他从怀里掏出卷用麻布裹着的竹简,是《孙子兵法》的残卷,展开在高台上,竹简上的字用朱砂勾过,格外醒目,“《孙子兵法》里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就是让士兵跟咱们想一块儿去。他们想的是‘家里地不荒,能吃饱饭’,咱们想的是‘练强兵,守北境’,只要把这俩事绑在一起,让他们觉得‘练强了,能更好地护着家里的地,还能多收粮’,他们自然就有劲儿了。”

蒙恬凑过来,眼睛盯着竹简,眉头还是皱着:“我懂‘令民与上同意’,可怎么绑?总不能让他们一边训练一边种地吧?北境的时候是农闲练兵,农忙种地,可现在咸阳这边,正是农忙的时候,总不能停了训练吧?” 他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小臂的疤,眼神里有了点不确定,“我试过给他们加军粮,每人每天多给半块麦饼,可他们说‘麦饼再多,家里的地荒了,冬天还是饿肚子’;我还试过跟郡守说,让县里派佃户帮士兵家种地,结果郡守说‘佃户不够用’,推三阻四的,我后来才知道,那郡守是李斯的人,故意不帮我!”

秦风心里一沉,李斯的手果然伸到这儿来了。但他没先说李斯的事,而是指着校场旁边的荒地 —— 那片地有几十亩,地上有几个没挖完的土坑,是之前蒙恬想让士兵开垦,结果因为训练忙没成的。“将军你看那片荒地,要是咱们组织士兵,训练之余开垦出来,分给他们家种,每户分两亩,再跟边民商量,让他们帮着浇地 —— 边民帮士兵浇地,士兵帮边民守庄稼,不让匈奴抢,这就是‘互助’,双方都得好处。” 他顿了顿,说出早就琢磨好的 “训练积分制”,语气里带着笃定,“另外,咱们搞个‘积分’:士兵刺杀能刺穿三层皮甲,得 1 分;射箭能中靶心,得 2 分;队列整齐,得 0.5 分 —— 攒够 10 分,就能去少府换一把新犁,或者让家里免半个月徭役;要是能劝边民一起守边,比如教边民怎么看匈奴的踪迹,再加 5 分,换两石粟米。这样一来,他们练得越狠,积分越多,家里过得越好,哪还会偷懒?”

蒙恬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被点燃了一样,他一把抓住秦风的手,这次力度轻了些,却更激动:“这个法子好!太好了!去年北境边民就跟我念叨,说‘要是有新犁,春耕能快三天’,我当时没当回事,现在想想,士兵家里要是有新犁,能多收粮,他们肯定愿意练!” 他转身朝台下喊了声 “亲兵!”,声音洪亮,吓得底下几个走神的士兵一激灵,赶紧站直了。“你去把那几个队正叫过来,就说我有新练兵法子!” 亲兵刚要跑,他又喊住,“等等!顺便去井台那边,跟边民老太说,要是愿意帮士兵浇地,秋天给她加两斗粟米!”

亲兵跑下去后,蒙恬又皱起眉,看着秦风:“兄弟,可边民那边能愿意吗?之前还抢水呢,现在让他们帮着浇地,会不会不答应?”

“会答应的!” 秦风笑着拿出《尚书》的拓片,是张博士之前给的,上面 “协和万邦” 四个字用红笔圈了出来,“《尚书?尧典》里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边民和士兵,都是大秦的百姓,不是‘外人’。刚才我听那老太说‘麦渴了就死了’,她怕的是庄稼没收成,冬天饿肚子。咱们跟她说‘士兵帮你守庄稼,不让匈奴抢,你帮士兵浇地,士兵练强了,匈奴不敢来,你的庄稼也安全’,她肯定愿意。去年关中就有这例子,士兵帮农户收粟米,农户给士兵送腌菜,现在他们处得跟一家人似的,有次匈奴游骑过来,农户还帮着士兵放哨呢!”

正说着,井台那边突然传来欢呼声。两人往下一看,只见那个白发老太正把自己的水瓢递给年轻士兵,士兵接过来,仰头喝了两口,然后扛起老太的木桶,朝井边走去,嘴里还说:“大娘,我帮你打满,再帮你浇两垄麦!” 老太跟在后面,脸上的怒气没了,还笑着说:“好小子,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旁边几个边民和士兵也围了过来,有个边民还说:“要是你们真能帮着守庄稼,以后这井水,咱们一起用!”

蒙恬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胡子都翘了起来,眼神里的焦虑全没了,只剩下兴奋:“真管用!这才一会儿,就不吵了!以前我总觉得,练兵就得靠纪律,靠罚,现在才知道,得靠‘心齐’—— 让他们觉得,练强了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家,这样才会真的卖力!” 他拍了拍秦风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敬佩,“兄弟,还是你懂‘民心’!我这把剑能砍匈奴,却不懂怎么让士兵跟我一条心,这典籍里的道理,比我这剑管用多了!”

秦风赶紧摆手:“将军过奖了,要是将军不相信我,不愿意试这法子,再好的道理也没用。” 他话锋一转,声音低了些,“不过将军,咱们这法子推行的时候,得防着李斯那边。刚才您说郡守是他的人,他要是知道咱们用典籍的法子练兵,肯定会说‘不遵秦律,用旁门左道’,说不定还会奏报陛下,说咱们‘乱改练兵制度’,拦着咱们推行。”

蒙恬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按在剑柄上的手又紧了紧,指节泛白,小臂的疤痕都显得更清晰了:“他敢!” 语气里满是怒气,“我现在就去跟陛下说,这法子是我琢磨出来的,跟你没关系!要是他敢找茬,我就把北境士兵的联名信递上去 —— 去年北境士兵就跟陛下说过,想有新犁,要是李斯拦着,士兵们非闹到他府上去不可!”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坚定,“你放心,有我在,没人能拦着这法子推行!我蒙恬这辈子,就认‘能护着大秦百姓’的理,谁要是敢挡,不管他是谁,我都跟他争到底!”

没过多久,几个队正跑上高台。蒙恬拿着秦风画的 “积分表”,给他们一一讲解:“刺杀合格得 1 分,射箭合格得 2 分,攒够 10 分换新犁…… 你们下去跟士兵说清楚,要是有人能劝边民守边,加 5 分换粟米!谁要是练得最狠,我还亲自教他骑马!” 队正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赶紧跑下去传达,没过一会儿,校场上就热闹起来 —— 刚才还蔫蔫的士兵,现在都挺直了腰板,有个士兵甚至举起长戈,朝着靶心比划,嘴里喊着 “我要换新犁!给我娘省点劲!”

看着校场上振奋的士兵,蒙恬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他跟秦风坐在高台上,看着底下的训练,偶尔聊两句北境的事,蒙恬还说起去年跟匈奴打仗,士兵们靠着 “互助” 守住了长城,秦风则说起编《边民册》的细节,两人越聊越投机。

夕阳西下时,秦风要回咸阳城。蒙恬送他到校场门口,还把自己的水囊递给秦风:“这里面是北境的马奶酒,你尝尝,解乏!” 他看着秦风骑马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练兵法子推行好,不仅要让士兵练强,还要让边民和士兵心齐,这样北境才能安稳,大秦才能安稳。

可他没注意到,校场远处的树林里,有个穿灰衣的人影正躲在树后,手里拿着竹简,快速记录着什么。那人见秦风走了,才悄悄退了出去,翻身上马,朝着咸阳城的方向奔去 —— 他是李斯府里的眼线,刚才蒙恬和秦风的话,他都听了个大概,现在要回去给李斯报信。

此时的李斯府里,李斯正坐在案前,手里攥着一卷《秦律?军律》,脸色阴沉。眼线推门进来,把记录的竹简递上去,李斯看完,手指用力捏着竹简,指节泛白,嘴里喃喃着:“蒙恬、秦风…… 竟然用典籍的法子练兵,还想跟边民互助?真是痴心妄想!大秦的兵,只能靠律法练,靠纪律管,哪能靠这些旁门左道!等着吧,我会让陛下知道,你们这是在乱改制度,是在误国!” 他把竹简扔在案上,眼神阴鸷,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撕碎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