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122章 赵磊告密,李斯施压

初冬的咸阳被一层细碎的雪沫子裹着,风从渭水冰面刮过来,带着刺骨的寒气,掠过丞相府的朱红宫墙时,卷起墙根堆积的枯梧桐叶,“哗啦哗啦” 撞在书房的窗纸上,像有人在外面急着翻找东西,又像暗处的眼线在偷偷窥探,透着股说不出的肃杀。

书房里的烛火被风吹得摇曳不定,六盏青铜灯台沿案摆成一排,火苗偶尔 “噼啪” 溅出点火星,落在铺在案上的丝绢垫上,留下个浅褐色的小印子。案头放着个黄铜炭盆,里面的银丝炭烧得只剩半红,泛着淡淡的松炭香,却没烘暖屋里的冷意,李斯坐在案前,手里捏着一份 “少府桑木调度清单”,指节捏得泛白,清单边缘被他攥得发皱,墨字都晕开了些。

“大人,桑木的事,张卿那边已经回话了,说‘宫室修缮需优先调用,水利那边得暂缓’。” 赵平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个空茶杯,杯沿凝着细小的水珠,是刚换过的热茶,却没敢递过去,李斯的脸色太沉,他怕触霉头。

李斯没说话,只是把清单摔在案上,墨汁溅到赵平的裤脚,晕开一小块黑。他抬头看向窗外,雪沫子打在窗纸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小白点,像极了他心里的烦躁,拖桑木只是权宜之计,秦风的讲坛一天不闭,他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像是有人拼了命在跑。“李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赵磊连滚带爬地冲进书房,身上的灰布衫沾满了雪粒和泥点,后背的布都被汗水浸湿,冻成了硬壳;鞋帮磨破了个大洞,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踝,上面还沾着草屑;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竹片,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墨迹被汗水晕得模糊不清。

他冲进屋,没顾得上行礼,就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像刚跑完几十里路,连话都说不完整:“大…… 大人!扶…… 扶苏府的讲坛…… 又…… 又扩大了!”

李斯猛地转头,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子,扫过赵磊狼狈的模样:“慌什么?天塌了不成?慢慢说!”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磊的喘气声瞬间小了些,赶紧咽了口唾沫,努力平复呼吸。

“是…… 是这样,” 赵磊的声音还是发颤,手指捏着竹片,指节泛白,“小的今天一早就去扶苏府外盯梢,冻了快两个时辰,看到…… 看到不少贵族子弟进去,还有五个穿玄色军装的,听府外的杂役说,是王离将军派来的人,专门来对接农闲练兵的事!”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继续说:“更…… 更要命的是,昨天那个道家隐士黄石公,居然又去了!他提着个布兜,里面装着竹简,跟秦风、扶苏在书房里聊到天黑,小的偷偷凑到窗根下听,听到他们说…… 说要让黄石公去各郡,跟墨家弟子一起,推什么‘无为治农’的法子,还说…… 说要让佃户自己选种,官府不强迫!”

赵磊把竹片递过去,手指冻得僵硬,竹片差点从手里滑掉:“您看,这是小的记的,他们还说…… 说讲坛现在已经聚了快百人,连蜀郡、陇西的贵族子弟都派人来要记录,这…… 这是要成气候啊!”

李斯接过竹片,指尖捏着冰凉的竹片,目光扫过上面模糊的字迹,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烛火的光映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显得格外阴狠。他手指用力,竹片被捏得 “咯吱” 响,慢慢揉成一团,扔在地上,一脚踩上去,竹片碎裂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格外刺耳:“好啊,秦风这小子,是想把墨家、道家、军方全拢到手里,跟我法家抗衡!真当陛下护着他,我就没办法了?”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两步,木屐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寒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他玄色袍角猎猎作响,却没让他觉得冷,心里的火气,早就盖过了寒意。“拖桑木没用,得找个由头,把讲坛直接关了!” 李斯突然停住脚步,眼睛亮了起来,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少府令张承!我怎么把他忘了!”

赵平愣了一下,赶紧问:“张大人?他不是之前跟秦风合作过城防吗?怎么会帮咱们?”

“合作?” 李斯冷笑一声,从抽屉里翻出一卷竹简,上面写着 “城防工程超支清单”,“去年他跟秦风修咸阳城东的城防,误判了木材用量,超支了三百石粮食,被我在朝堂上点名批评,差点丢了官。后来他找我求情,我帮他压下了这事,他现在早就转向咱们这边了,他手里有把柄在我手里,不敢不听!”

他走到案前,拿起毛笔,快速写了张字条,墨汁浓得能透纸背:“张承是少府令,管着宫廷和贵族府邸的杂务,按《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说的,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凡服御诸物,天子燕食,百官稍禀,皆属焉’—— 贵族府邸的合规事务,本就是他的职责范围。让他去扶苏府,以‘府邸乃私人居所,非公共讲学场所,私聚百人,恐生事端’为由,责令关闭讲坛,名正言顺!”

赵磊眼睛也亮了,赶紧点头:“对!张大人有少府的青铜令牌,扶苏就算是公子,也得给几分面子!要是他敢反抗,就说他‘违制扰民’,正好抓个把柄!”

“你现在就去少府,把张承请来!” 李斯把字条递给赵磊,语气急促,“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关于‘贵族府邸合规管理’的事,让他立刻过来,晚了就来不及了!”

赵磊接过字条,揣在怀里,也顾不上拍掉身上的雪,转身就往外跑。刚出书房门,寒风就灌进领口,冻得他一哆嗦,却还是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这是在李斯面前邀功的好机会,绝不能错过。

半个时辰后,少府令张承走进了丞相府书房。他穿着件深蓝色的官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腰系玉带,上面挂着个象牙笏板,笏板边缘磨得发亮,是常年握持的痕迹。张承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黑色的绸带束着,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里带着几分拘谨和讨好,他刚从少府衙门赶来,手里还拿着一份 “宫室修缮进度表”,没来得及放回府里。

“李大人,您找下官来,有什么吩咐?” 张承躬身行礼,腰弯得很低,目光落在案上的字条上,心里有点打鼓,李斯突然找他,肯定没好事,尤其是上次城防超支的事,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李斯指了指旁边的蒲团:“坐。今天找你,是有件重要的事要你去办,扶苏公子府里私设讲坛,聚集贵族、隐士、军方人员,规模都快百人了,你是少府令,管着贵族府邸的事务,这事该你去管。”

张承心里一惊,猛地抬头看向李斯,眼神里满是慌乱:“扶苏公子…… 那是陛下的长子,身份尊贵,下官去管,会不会…… 会不会得罪他?要是陛下怪罪下来,下官……”

“怕什么?” 李斯打断他,语气带着威胁,他从案上拿起那卷 “城防超支清单”,轻轻敲了敲,“你忘了去年城防超支的事?当时要是我没帮你压下来,你现在还能坐在少府令的位置上?要是这次办得好,之前的事,我就不再提;要是办不好……” 他没说完,却故意停顿了一下,眼神里的威胁不言而喻。

张承的脸瞬间白了,额角渗出冷汗,他赶紧低下头,双手攥着象牙笏板,指节泛白:“是…… 是!下官去!只是…… 只是以什么名义去?扶苏公子要是问起来,下官总不能空口说白话吧?”

“就说‘府邸乃私人居所,非公共讲学场所,私聚百人,恐生事端,奉少府令,责令关闭’。” 李斯从抽屉里拿出一块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 “少府之印”,字迹遒劲有力,边缘泛着冷光,“拿着这个令牌,这是少府的信物,他要是敢拦,你就说这是少府的规矩,按《秦律?行书律》里说的‘官署文书,持节者毋敢拒’;要是他还不依,你就说要奏请陛下,问他是不是想‘违制抗命’!”

张承接过令牌,手心瞬间冒出冷汗,令牌冰凉的触感透过布衫传到皮肤上,让他心里更慌。他知道,自己这是被李斯当枪使了,可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得罪扶苏,最多是被穿小鞋;得罪李斯,他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是…… 下官这就去!” 张承躬身行礼,拿着令牌,快步退出书房。走到府外,寒风一吹,他打了个寒颤,赶紧把令牌揣进怀里,用体温捂着。他叫上四个少府的杂役,都是穿灰色役服的年轻人,手里拿着封条和麻绳,封条上盖着 “少府之印” 的红印,看起来格外正式。

“张大人,咱们这是去……” 一个杂役小声问,眼神里带着好奇。

“扶苏公子府,办点事。” 张承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敢多说,只是加快了脚步。他心里盘算着,要是扶苏真有陛下的旨意,他就赶紧退回来,把责任推给李斯;要是没有,就按李斯说的办,先把封条贴上再说。

此时的扶苏府,书房里正热闹。秦风、蒙毅、李岩、冯安他们围着案几,讨论着墨家去各郡教做水车的事。墨离刚从作坊赶来,手里拿着几张图纸,上面画着不同尺寸的水车,有适合渭水支流的大型水车,也有适合山地小溪的小型水车,他正指着图纸说:“栎阳、咸阳的工匠都准备好了,木材也联系好了,只要少府批了桑木,下周就能开工,先在杨村、周家村试点,要是效果好,再往其他郡推广。”

冯安坐在角落的矮凳上,手里捧着记录册,笑着说:“昨天黄石公先生还派人送了封信来,说要是水车推广开了,他可以去各郡讲讲‘顺时浇水’的法子,还抄了《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浇水也该顺着粟苗的需求来,不能多也不能少’,特别有意思。”

扶苏坐在案边,手里拿着陛下批过的记录册,正想说话,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伴随着护卫的呵斥:“干什么的?这里是扶苏公子府,没有公子的命令,不许擅闯!”

众人都停下了讨论,扶苏皱了皱眉:“出去看看。”

他和秦风、蒙毅走出书房,刚到府门口的回廊上,就看到张承带着四个杂役站在台阶下。张承穿着深蓝色官袍,手里拿着青铜令牌,脸色严肃,身后的杂役手里拿着封条,看起来来者不善。

张承看到扶苏,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傲慢:“扶苏公子,下官少府令张承,奉少府之命,前来处置府中讲坛事宜。”

扶苏站在台阶上,双手背在身后,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初冬的暖阳洒在他身上,给他的玄色袍角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格外威严:“张大人,本府的讲坛,一向合规,不知犯了少府的哪条规矩,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规矩?” 张承举起手里的青铜令牌,声音提高了些,想给自己壮胆,“公子有所不知,按少府的规制,贵族府邸乃私人居所,非公共讲学场所!公子私聚百人,有贵族、有隐士、还有军方人员,人多眼杂,恐生事端,违了‘贵族府邸不得私设公共场所’的规矩!下官奉少府令,责令关闭讲坛,即日起,不得再聚众讲学!”

蒙毅往前一步,眼神带着怒气,手按在腰间的刀上:“张大人,你胡说什么!我们的讲坛,是陛下默许续办的,之前秦先生还把记录呈给陛下,陛下批了‘可续办’,你凭什么说关就关?”

张承心里一慌,眼神躲闪了一下,却还是硬撑着:“陛下默许?可有陛下的旨意?要是没有,就不能算!少府的规矩,不是随便就能改的!” 他把令牌举得更高,“这是少府的令牌,按《秦律》,下官持令牌办事,公子不得阻拦,否则就是‘违制抗命’!”

“旨意?” 扶苏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之前陛下批过的记录册,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批语,声音清晰有力,“陛下在记录册上批了‘讲坛可续办,记录直接呈朕,无需经百官’,这算不算旨意?张大人,你少府的规矩,大得过陛下的旨意吗?”

张承的目光落在批语上,脸色瞬间变了,那是陛下的字迹,他在宫里见过无数次,笔画遒劲,墨汁透纸,绝不会认错。他手里的令牌 “哐当” 一声差点掉在地上,赶紧用手接住,声音也结巴了:“这…… 这是陛下的批语?下…… 下官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你不知道?” 扶苏往前迈了一步,语气更冷,“你拿着少府令牌,来本府责令关闭讲坛,却连陛下的旨意都不知道,是你这个少府令失职,还是有人故意让你来找茬?”

周围的仆从和贵族子弟都围了过来,李岩攥着拳头,眼神里满是怒气,恨不得上前理论;冯安拿着新抄的记录册,走到张承面前,翻开其中一页:“张大人,你看,这是最近的记录,每次讲学的内容、人数、参与人,都清清楚楚,陛下还在‘墨家修水利’的建议旁批了‘此策可行,交少府落实’,你说我们‘恐生事端’,有什么证据?”

张承的额头渗出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官袍上,晕开一小块湿痕。他心里清楚,自己是被李斯当枪使了,要是真闹到陛下那里,李斯肯定会把责任推到他身上,到时候他不仅丢官,还可能获罪。

“我…… 我只是奉少府的命令行事……” 张承的声音越来越小,手里的令牌垂了下去,“既然…… 既然有陛下的旨意,下官…… 下官这就回去,撤销责令……”

“慢着!” 扶苏叫住他,语气严肃,“张大人,本府念你是奉命行事,这次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但你记住,以后没有陛下的旨意,少府也好,其他官署也罢,都不得擅闯本府,更不得干预讲坛事务,否则,休怪本府奏请陛下,治你个‘越权干政’之罪!”

张承赶紧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是是是!下官记住了!下官这就走!这就走!” 他转身对身后的杂役说,“还愣着干什么?收队!走!” 四个杂役也慌了,赶紧把封条收起来,跟着张承,灰溜溜地走了,连脚步都显得慌乱,差点撞到府门口的石狮子。

看着张承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蒙毅忍不住骂道:“这张承,肯定是李斯派来的!仗着个少府令牌,就敢来撒野!要不是公子有陛下的批语,今天还真让他得逞了!”

扶苏叹了口气,手里的记录册攥得更紧:“李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次没成,下次肯定会找别的理由施压。咱们得更小心,尤其是记录,一定要锁在柜子里,派专人看管,不能给他们留半点把柄。”

秦风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巷口,那里有个穿灰布衫的人影一闪而过,是李斯的眼线,肯定在盯着这边。“我让人把陛下的批语抄下来,贴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下次再有人来捣乱,也好有个凭据。另外,墨离那边,让他加快水车图纸的绘制,尽快报给少府,免得李斯再找借口拖时间。”

众人回到书房,烛火依旧亮着,却没了之前的热闹。冯安把张承留下的封条扔在角落里,小声说:“李斯也太过分了,连少府令都敢利用,下次会不会找御史府的人来?御史大夫是他的门生,要是奏请陛下说我们‘私聚结党’,麻烦就大了。”

“有可能,” 扶苏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着案几,“御史府管监察,要是他们找借口来查,咱们就算有陛下的批语,也会被折腾一番。”

李岩握紧拳头:“怕什么!我们讲的都是为大秦好的事,农法、机关、民生,哪一样不是为了百姓和边军?陛下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信李斯的鬼话!”

秦风拍了拍李岩的肩膀:“李岩说得对,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每次讲学,我们都要严格记录人数,不超过之前的规模,内容也只讲农法、机关、民生,不碰朝政,让李斯挑不出错来。另外,蒙毅,你跟王离将军说一声,让他派来的人尽量低调,别让人抓住‘勾结军方’的把柄。”

“好!我这就去办!” 蒙毅点头,转身往外走。

与此同时,张承跌跌撞撞地跑回丞相府,冲进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官帽都歪了,头发散了几缕:“李大人!不好了!扶苏公子…… 扶苏公子有陛下的批语,说讲坛是陛下默许的,下官…… 下官没办成事!”

李斯正在喝茶,听到这话,手里的青瓷茶杯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茶水洒了一地,碎片溅到张承的裤脚。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张承面前,一脚踹在张承的肩膀上,张承惨叫一声,趴在地上,嘴角渗出点血丝:“废物!没用的废物!朕给你令牌,给你理由,你连个讲坛都关不了!你是怎么当少府令的?”

张承趴在地上,不敢起来,声音带着哭腔:“陛下的批语…… 是真的,扶苏公子拿给下官看了,上面还写着‘记录直接呈朕’,下官…… 下官实在没办法啊!要是跟公子硬拼,闹到陛下那里,下官…… 下官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斯气得脸色铁青,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手指捏着拳,指节泛白。他没想到,扶苏居然把陛下的批语带在身上,还敢拿出来对抗少府令,看来,这讲坛背后,确实有陛下的默许,硬来不行,得换个法子。

“你起来!” 李斯突然停住脚步,眼神里闪过一丝阴狠,他弯腰扶起张承,语气缓和了些,“没办成也好,至少摸清了,扶苏手里有陛下的批语,硬来只会引火烧身。接下来,你不用管了,我自有办法。”

张承赶紧爬起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不敢多问,只是躬身行礼:“是…… 下官告退。” 说完,他快步退出了书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以后再也不掺和李斯的事了。

书房里只剩下李斯一人,他走到案前,拿起案上的《秦律》抄本,翻到 “伪造君命” 那一页,眼神越来越暗。他慢慢坐下,手指在 “君命不可违” 几个字上轻轻摩挲,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扶苏,秦风,你们以为有陛下的批语就安全了?我就算造一份‘陛下口谕’,说‘讲坛私聚结党,责令关闭’,你们也百口莫辩!”

他叫来了赵磊,低声吩咐:“你去联系宫里的小内侍,就是之前帮我们递消息的那个,让他想办法弄一份陛下的空白诏纸,盖好玉玺的那种,要是弄不到,就找个擅长模仿陛下字迹的工匠,仿一份批语,就说‘讲坛规模过大,恐生事端,责令减半人数’。”

赵磊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赶紧点头:“老师放心!学生这就去办!保证做得天衣无缝,不让任何人看出来!”

“记住,要小心,不能让人知道是我们做的!” 李斯叮嘱道,眼神里满是算计,“要是成了,你以后就是御史府的人,不用再做这些盯梢的活了!”

“谢谢老师!学生一定办好!” 赵磊躬身行礼,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心里满是兴奋,这可是他往上爬的好机会。

李斯坐在案前,看着窗外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心里盘算着,只要能拿到伪造的口谕,再让御史府的人出面,就算扶苏有陛下的真批语,也会被说成是 “伪造”,到时候不仅能关了讲坛,还能治秦风、扶苏一个 “伪造君命” 的罪,一举两得!

而扶苏府的书房里,烛火依旧亮着。秦风、扶苏、冯安围在一起,整理着今天的记录,冯安把张承上门的事详细记了下来,包括张承的话、扶苏亮批语的过程,最后还加了句 “李斯恐再施压,需加强戒备”。墨离在一旁画着水车图纸,笔尖在麻纸上飞快地移动,时不时抬头跟秦风讨论几句。

初冬的风还在咸阳城吹着,卷着雪沫子,掠过扶苏府的朱红大门,也掠过丞相府的青砖院墙。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暗地里慢慢酝酿,而讲坛的命运,再次悬在了刀尖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