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51章 宫灯异象,隐患初现

咸阳的深秋总带着股浸骨的凉,夜幕一落,风就裹着渭水的湿气往宫里钻,吹得宫墙上的 “秦” 字旗猎猎作响。今晚的咸阳宫却格外热闹 —— 为了庆祝关中秋收增产,始皇特意下令点亮所有宫灯,红绸灯罩映着烛火,把丹陛、回廊都染成了暖红色,连空气中都飘着新麦酿成的酒香味。

秦风跟着扶苏走在回廊上,手里捧着刚誊抄好的《关中农桑总结》,竹简上还带着墨香。刚从秋收庆典上下来,老周头还拉着他的手说 “明年要多种两亩麦”,蒙恬则在旁边拍着胸脯,说要派更多兵守粮道,让流民安心。可秦风心里总有点发沉 —— 自从李斯伏法后,韩、魏旧贵族就没了动静,这安静得反常,反而让人不安。

“秦兄,在想什么?” 扶苏注意到他的走神,笑着递过一杯温热的米酒,“今晚该高兴才是,关中亩产比去年多三成,流民也都安了家,父皇都夸你是‘大秦民生第一人’呢。”

秦风接过酒杯,刚要说话,突然 “噗” 的一声,不远处的两盏宫灯灭了。不是风刮的,灭得猝不及防,连点火星都没剩,黑暗像块补丁,突然贴在暖红的宫灯群里,格外扎眼。

“怎么回事?” 蒙恬的声音从回廊那头传来,他刚跟几个武将喝完酒,手里还攥着酒壶,见宫灯灭了,脸色瞬间沉下来,“谁他妈敢在宫里搞鬼?”

负责宫灯的小吏王福赶紧跑过来,手里还拿着灯捻,脸色发白:“蒙将军,是…… 是灯油的问题!刚换的灯油,不知道怎么就灭了!” 他蹲下身,打开灭了的宫灯底座,一股刺鼻的异味飘出来,不是正常灯油的桐油香,反而带着点涩味。

秦风走过去,手指沾了点灯油,放在鼻尖闻了闻 —— 是桐油里掺了硝石!硝石遇热会吸热,能让灯芯瞬间冷却,所以灯才灭得这么快。这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换了灯油!

“王福,今晚的灯油是谁换的?” 秦风的语气沉了下来,指尖的灯油还带着凉意,“仔细想,有没有陌生人靠近宫灯架?”

王福的手开始抖,嘴唇哆嗦着:“是…… 是杂役们换的,可刚才我看见个穿灰衣的人,在西角门那边晃,还盯着宫灯看,我问他是谁,他就跑了……”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声音更慌,“对了!他腰间挂着个木牌,上面刻着个鸟的图案,黑糊糊的,看不清细节!”

“玄鸟纹!” 秦风心里 “咯噔” 一下,韩旧贵族的族徽就是玄鸟!之前在陈留查旧贵族时,他见过类似的木牌,刻的就是玄鸟,只是当时没在意。他赶紧走到灭了的宫灯旁,仔细看灯罩 —— 红绸灯罩的内侧,竟有个淡淡的刻痕,不凑近看根本发现不了,正是缩小版的玄鸟纹!

“他娘的!韩旧贵族还敢来宫里撒野!” 蒙恬把酒壶往地上一摔,酒洒了一地,“我现在就带兵搜,把那个灰衣人抓出来,扒了他的皮!”

“别冲动。” 扶苏拉住他,眼神里满是沉稳,“宫里人多,现在搜会打草惊蛇。而且对方敢在宫里动手脚,肯定不止一个人,说不定还有内应。” 他转向秦风,“你怎么看?这宫灯灭了,还刻了玄鸟纹,到底是警告,还是有别的目的?”

秦风摸着灯罩上的刻痕,突然想起《墨子?备城门》里的 “警戒信号” 篇,里面写着 “敌若来犯,可设暗号:灭灯为警,刻纹为记,示其方位”。他心里一凛:“这不是简单的挑衅,是信号!对方在标记宫灯的位置,可能是在勘察地形,为后续的动作做准备 —— 比如在某个重要场合,用灭灯来制造混乱,或者根据标记的位置动手。”

正说着,又有三盏宫灯灭了,这次是在靠近始皇寝殿的方向,黑暗连成一片,像条黑色的蛇,朝着寝殿的方向延伸。负责巡逻的禁军赶紧跑过来,举着火把,把灭灯的区域围了起来,火光映在禁军的铠甲上,泛着冷光,刚才的喜庆氛围瞬间没了踪影。

“陛下那边怎么样?” 扶苏赶紧问禁军统领,语气里带着担忧。

“太子放心,陛下寝殿外加了两倍禁军,没异常。” 统领躬身回答,“只是刚才有个小太监说,看见个灰衣人往藏书阁方向跑了,我们追过去,没找到人,只在地上发现了这个。” 他递过来一块碎木片,上面刻着半截玄鸟纹,跟宫灯罩上的一模一样。

秦风接过木片,指尖划过刻痕 —— 刀法粗糙,像是临时刻的,说明对方很匆忙,可能是被巡逻的禁军惊到了。但能在宫里自由移动,还能换灯油、刻标记,肯定有内应,说不定是之前李斯的余党,还藏在宫里没被查出来。

“王福,你再想想,换灯油的杂役里,有没有面生的?或者最近突然来的?” 秦风追问,王福是老宫吏了,宫里的人他都熟。

王福皱着眉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有!昨天来了三个杂役,说是从栎阳调过来的,负责西角门的宫灯,我看他们眼神不对劲,问他们话,也支支吾吾的!刚才灭灯的,就是西角门那边的!”

“走!去西角门!” 蒙恬一把抓住王福的胳膊,就要往外走。

“等等。” 秦风拦住他,“现在去,他们肯定跑了。不如我们假装没发现,让禁军暗中盯着,看看他们接下来要联系谁。” 他顿了顿,对扶苏说,“太子,你能不能跟父皇说,今晚的事暂时别声张,就说是灯油质量问题,免得打草惊蛇;我和蒙将军去查那三个杂役的底细,看看他们是从栎阳哪个地方调过来的。”

扶苏点头:“好!我这就去见父皇,你们小心点,宫里不比外面,凡事多留个心眼。”

秦风和蒙恬带着几个亲信亲兵,往西角门走去。夜色更深了,风更凉,没灭的宫灯在风里晃,影子忽明忽暗,像藏在暗处的眼睛。蒙恬攥着剑柄,语气里满是火气:“这些旧贵族,真是给脸不要脸!李斯都死了,还敢来搞事,等抓住他们,我非把他们的玄鸟纹刻在他们脸上不可!”

秦风没说话,心里却在琢磨:旧贵族选在今晚动手,不是偶然 —— 今晚庆秋收,宫里人多眼杂,容易混进来;而且始皇、扶苏、他都在,要是出了事,影响最大。他们的目标,可能不是宫灯,是更大的事,比如即将到来的 “籍田礼”—— 每年十一月,始皇会亲自去籍田祭祀,流民和农户都会参加,到时候人更多,更容易制造混乱。

走到西角门,负责看守的禁军说,那三个杂役半个时辰前就走了,说是 “换班”。秦风让亲兵去查杂役的住处,自己则蹲在宫灯架旁,仔细看 —— 灯架的铜制接口处,有被撬动过的痕迹,里面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十一月籍田,焚粮祭韩”,字迹潦草,还沾着点灯油。

“焚粮祭韩?” 蒙恬凑过来,一看纸条,气得差点把纸条捏碎,“他们想在籍田礼上烧流民的粮!还祭韩?韩都灭多少年了,还做白日梦!”

秦风把纸条收好,心里的警惕更重了:籍田礼上的粮,是流民和农户刚收的新麦,要是被烧了,不仅流民会慌,还会让人觉得是他没管好粮道,说不定又会被扣上 “治民无方” 的帽子 —— 这跟之前李斯的手段如出一辙,只是换了旧贵族来执行。

“看来他们是想借籍田礼搞事,嫁祸给你。” 蒙恬也反应过来,语气沉了些,“我现在就调兵,把籍田礼的场地围起来,让他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不行,调兵太多,会引起恐慌。” 秦风摇头,“我们得暗着来,比如在粮堆附近设墨家的连弩,派亲兵扮成农户,盯着可疑的人;还有,粮道那边要加派老兵,防止他们在运粮的时候动手脚。” 他顿了顿,想起墨家的墨渊,“明天我去趟墨家据点,让他们帮忙做些‘预警灯’,只要有陌生人靠近粮堆,灯就会变颜色,比禁军盯着更隐蔽。”

正说着,亲兵回来报,杂役的住处空了,只找到几件灰衣和一块完整的玄鸟纹木牌,跟宫灯上的刻痕一模一样。看来对方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换灯油、刻标记,只是为了传递 “籍田礼动手” 的信号。

回到偏殿时,天已经快亮了。秦风坐在案前,借着烛火,把宫灯异象、纸条内容、玄鸟纹都记在竹简上,旁边还画了个简易的籍田礼场地图,标着粮堆的位置和可能的警戒点。他想起《孙子兵法》里的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意思是别指望敌人不来,要靠自己有准备。现在看来,这句话太对了 —— 旧贵族的隐患一直都在,只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护住流民和新麦。

而此时的咸阳城外,一间破庙里,穿灰衣的人正对着一个戴高冠的人汇报:“大人,信号已经送到,宫灯灭了三处,玄鸟纹也刻了,秦风他们好像没发现异常,只查了杂役。”

戴高冠的人是韩旧贵族的首领韩平,手里把玩着玄鸟纹木牌,嘴角勾起冷笑:“没发现才好,等籍田礼那天,一把火烧了粮堆,再嫁祸给秦风,让始皇治他的罪!到时候流民慌了,关中乱了,咱们就能趁机联络赵、魏旧贵族,复兴韩国!”

灰衣人点头:“大人英明!只是秦风好像加了戒备,粮道那边多了不少兵。”

“没关系。” 韩平站起身,眼神阴鸷,“我早有安排,粮道那边有李斯的余党,会帮咱们把灯油换成易燃的,到时候粮堆和粮道一起烧,看秦风怎么救!”

破庙外的风更紧了,吹得窗户 “吱呀” 响,像谁在暗处磨牙。而偏殿里的秦风,还在完善警戒计划,烛火映着他的侧脸,满是坚定 —— 他知道,籍田礼会是一场硬仗,但只要他有准备,有扶苏、蒙恬和墨家的帮忙,有流民的信任,就一定能守住隐患,不让旧贵族的阴谋得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