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49章 廷议对质,文书辨伪

咸阳宫议事殿的晨光被云层压得发暗,殿内的青铜鼎燃着冷香,烟丝飘得慢,裹着股说不出的凝重。百官列站两侧,衣袖擦过青石板的轻响都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殿中央 —— 那里跪着个穿灰衣的汉子,双手被反绑,脸上沾着泥,却死死攥着一卷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指缝里还嵌着点墨渣。正是从大牢逃脱的赵吏,他心里正打着鼓:只要那被胁迫的小吏不敢反水,这假账本做得足够像,陛下肯定信我,秦风这儒生就算有扶苏和蒙恬帮着,也洗不清 “私吞粮款” 的罪!

始皇端坐在龙椅上,冕冠的十二旒垂在眼前,遮住了眼神,只听见他的声音比平时更沉 —— 他盯着赵吏手里的竹简,心里满是审视:流民安置是大秦的根基,粮款更是重中之重,若真有私吞,绝不能轻饶;可赵吏刚从牢里逃出,说辞未必可信,得先让他把 “证据” 都摆出来。“赵吏,你说秦风篡改粮道文书、私吞十万钱粮款,可有证据?”

赵吏猛地抬头,嗓子因紧张而沙哑,却刻意拔高声音 —— 他怕自己一松劲就露馅,只能靠吼声壮胆:“陛下!臣有证据!这是栎阳粮道的账本副本,上面明明写着‘八月初三运粮三百石’,可秦风报给中枢的是两百石!多出的一百石,定是被他私吞了!” 他把竹简往前递,手腕的铁链 “哗啦” 响,心里却在慌:那小吏千万别掉链子,只要他点头,这事就成了!“还有!陈留流民安置的手印册是假的,臣找到个县吏,他说秦风逼流民按手印,实际安置不足一千户!”

人群里传来小声议论,有几个之前依附李斯的小吏悄悄点头 —— 他们心里盼着赵吏能扳倒秦风,好给李斯留条后路;博士官张博士却皱着眉,往前一步想开口 —— 他知道秦风的为人,绝不可能私吞粮款,想替秦风辩解,却被旁边的蒙恬用眼神拦住。蒙恬心里有数:秦风早说过准备了多重证据,先让赵吏把假招都使出来,才能一次性揭穿,省得以后再有人拿这事做文章。

“哦?账本和人证?” 始皇的指尖轻轻敲了敲案面,指节的轻响在殿内格外清晰 —— 他在等那所谓的 “人证”,想看看是不是真有县吏能佐证。“传那个县吏进来。”

很快,一个穿褐衣的小吏被带进来,浑身发抖,头埋得快贴到地上 —— 他心里又怕又悔,怕赵吏报复家人,又悔自己当初不该被五十钱收买,现在站在殿上,只觉得双腿发软,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赵吏赶紧喊:“你快说!是不是秦风逼你做假手印册?是不是他私吞粮款?” 他盯着小吏,眼神里满是威胁,心里在喊:快说!说了我保你没事!

小吏哆嗦着,突然 “噗通” 一声跪得更直 —— 他看见秦风手里的木匣,知道秦风肯定有证据,再不说实话,自己也要遭殃,索性豁出去了:“陛下!不是的!是赵吏逼我!他给我五十钱,让我说谎,还说要是不从,就杀了我全家!手印册是真的,俺亲眼看着流民一户户按的,有两千八百户!” 他哭了出来,眼泪砸在青石板上,心里的恐惧终于被解脱取代:总算说了实话,陛下要是查明真相,应该不会降罪于我。

赵吏脸色瞬间白了,厉声吼:“你胡说!是秦风给你好处了!” 他心里 “咯噔” 一下,慌得没了章法 —— 小吏反水了!这可怎么办?只能靠胡搅蛮缠,把水搅浑!

“我没有!” 小吏哭着辩解,“俺家就在栎阳,流民安置后,俺家也分了半亩地,现在种着麦,哪会帮着说谎!”

殿内的议论声更大了,始皇的目光落在赵吏手里的账本上,语气里多了几分冷意 —— 他已经看出赵吏的慌乱,心里对这 “证据” 的怀疑又深了几分。“秦风,你有什么要说的?”

秦风从百官队列里走出,手里捧着个黑檀木匣,步伐沉稳,玄色典客令官服的下摆扫过青石板,没带一丝慌意 —— 他心里早有底气,从发现账本被改的那天起,就准备了原始账本、多份存档、监御史记录,还有墨家的辨伪术,赵吏的这点伎俩,根本不够看。“陛下,赵吏手里的账本是篡改的,臣有三桩证据,可证清白。”

他打开木匣,先取出一卷竹简,是粮道的原始账本,递到案前 —— 他盯着赵吏发白的脸,心里清楚第一重证据就能戳穿对方的漏洞:“第一桩,原始账本。陛下请看,赵吏手里的副本,‘三百石’的‘三’字墨迹浅,且无朱砂反光 —— 秦代官方文书用松烟墨加朱砂,灯照下会泛微红,而假账本是纯松烟墨,灯照下是死黑。” 他示意内侍拿灯过来,心里想:这墨料的漏洞是最明显的,先让陛下看清这一点,后面的证据就能顺理成章。

灯光凑近时,原始账本的字迹果然泛着淡淡红光,像裹了层细碎的胭脂;假账本却只有死沉沉的黑,连墨色都不均匀。赵吏额头上冒了汗,却还嘴硬 —— 他心里知道这是硬伤,只能靠编造理由蒙混:“这…… 这是存放时间不一样!原始账本放得久,才会有红光!”

“存放时间?” 秦风拿出第二桩证据 —— 三份账本副本,分别贴着 “北境军存档”“太子秘库存档”“墨家存档” 的封条,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 —— 他早料到赵吏会找借口,所以才准备了多份存档:“陛下,秦代文书实行‘一式四份’,县、郡、中枢、监御史各存一份,臣额外抄录三份,分别存在北境军、太子府和墨家据点,每一份都在竹简边缘刻了‘秦’字暗记。” 他用细针挑开其中一份的封条,在竹简左上角指了指,“这里有个微小的‘秦’字,刻在漆下,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赵吏的假账本没有,不信可以查。”

内侍接过副本,用针轻轻拨开竹简边缘的漆,果然露出个比米粒还小的 “秦” 字,笔画清晰;而赵吏手里的假账本,翻遍了所有竹简,边缘只有光滑的漆,连一点刻痕都没有。赵吏的手开始抖,铁链撞在地上,发出 “叮当” 的响 —— 他心里彻底慌了,多份存档加暗记,这根本不是他能伪造的,难道今天真要栽在这里?

“还有第三桩证据,监御史存档。” 秦风从木匣里取出一卷盖着 “监御史印” 的竹简,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 监御史是陛下的人,存档由禁军看守,这是最铁的证据,没人能动手脚。“监御史是陛下派去监察关中的,他的存档由禁军看守,赵吏没机会篡改。这份存档上,八月初三运粮确是两百石,流民户数也是两千八百户,与臣之前报的一致。”

始皇接过监御史的存档,翻开比对,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 他看着两份截然不同的记录,心里对赵吏的谎言已经完全确认,更愤怒李斯都进了大牢,余党还敢在朝堂上欺君,破坏流民安置。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墨家钜子墨渊的声音:“陛下!臣有辨伪之术,可进一步证假!”

墨渊穿着粗布黑衣,手里拿着个小木盒,快步走进殿内 —— 他心里满是专业的笃定,墨家钻研辨伪术多年,对墨料、印泥的门道了如指掌,赵吏的假账本在他眼里全是破绽。躬身行礼后,他打开木盒 —— 里面是小块墨锭和一把青铜放大镜(墨家特制,用于观察墨的颗粒)。“陛下,真墨加了朱砂,颗粒更粗,在放大镜下能看到红色细点;假墨是纯松烟,颗粒细且均匀,没有红点。用放大镜一看便知。”

内侍把假账本的墨迹刮下一点,放在放大镜下,果然只有细密的黑色颗粒;而原始账本的墨迹,能清晰看到混在黑粒里的红色细点,像撒了把碎红豆。墨渊还补充道:“赵吏的假账本,印鉴也是伪造的 —— 真印鉴用的是动物胶调朱砂,遇水不晕;假印鉴用的是植物胶,遇水会散,陛下可一试。” 他心里想:这印泥的破绽是最后一击,定能让赵吏无话可说。

内侍取来水,滴在假账本的印鉴上,红色果然慢慢散开,像被水晕开的血;而原始账本的印鉴,滴水后依旧清晰,朱砂牢牢粘在竹简上。

“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说?” 始皇的声音冷得像冰,手里的竹简 “啪” 地拍在案上 —— 他看着赵吏瘫软的样子,心里满是怒火:不仅诬告功臣,还伪造文书欺君,若不严惩,以后朝堂岂不乱了套!

赵吏瘫在地上,浑身发抖,嘴里念叨着:“不是的…… 是李斯大人让我做的…… 他在牢里写密信,让我篡改文书,栽赃秦风…… 还说要是成了,就救我出去……” 他心里最后的侥幸也没了,只能把李斯供出来,盼着能从轻发落。

“李斯?” 始皇的眼神更沉 —— 他没想到李斯在牢里还不安分,竟还想着搞阴谋。“来人!去大牢提审李斯,彻查他的同党!赵吏诬告功臣,伪造文书,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侍卫上前,架起赵吏,他挣扎着喊:“陛下饶命!是李斯逼我的!秦风还有罪!他勾结墨家,墨家是异端!” 可没人理会,很快被拖出殿外,只留下铁链划过地面的刺耳声响 —— 他心里满是绝望,早知道秦风准备得这么周全,当初就不该听李斯的话,现在连命都要没了。

殿内安静下来,始皇看向秦风,语气缓和下来 —— 他看着秦风手里的木匣,心里满是认可:这不仅是自证清白,更是守住了大秦的民生根基,这样的人才,必须重用。“秦风,你做得好,不仅自证清白,还揪出了李斯的余党。流民安置和粮道之事,朕再给你加派两百禁军,谁敢再阻挠,先斩后奏!”

“谢陛下!” 秦风躬身行礼,心里松了口气 —— 这场对质,不仅洗清了自己,还彻底暴露了李斯的余党,往后流民安置的阻碍会少很多,百姓的日子也能更安稳。

蒙恬上前一步,笑着说:“陛下英明!秦风兄弟早有准备,连墨家都请来帮忙,这才让赵吏的阴谋没能得逞!” 他心里满是欣慰,之前还担心赵吏会耍花招,现在看来,秦风的心思比谁都细,根本不用担心。

扶苏也补充道:“父皇,秦风的‘多份存档’之法很稳妥,以后关中各县的民生文书,都可以按这个法子来,避免再被人篡改。” 他心里想着,这样既能保障文书真实,又能让民生政策顺利推进,算是一举两得。

始皇点头:“准奏!扶苏,你协助秦风推广此法,监御史那边也要加强督查,确保文书真实。”

退朝后,晨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议事殿的青石板上,暖了不少。张博士凑过来,拍着秦风的肩膀,心里松了口气:“先生真是厉害!那放大镜和暗记的法子,太妙了!”

秦风笑着摇头:“不是我厉害,是证据扎实 —— 只要把百姓的真实情况记下来,多存几份,再狡猾的阴谋也藏不住。” 他看向远处的咸阳城,农户们正在城外的麦田里忙碌,心里满是踏实。

而此时的大牢里,李斯听到赵吏被斩的消息,坐在冰冷的地上,眼神阴鸷得像化不开的墨 —— 他心里恨得牙痒痒:赵吏这个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可他没放弃,从怀里掏出一根藏在发髻里的细竹管,里面是封密信,上面写着 “速联系韩、魏旧贵族,趁秋收发动流民闹事,嫁祸秦风”。他把密信递给狱卒(早已被他收买),低声说:“务必送到,事成之后,保你荣华富贵。” 他心里盘算着:秋收是流民最看重粮食的时候,只要闹起来,秦风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洗不清 “治民无方” 的罪!

狱卒接过密信,悄悄溜出大牢。李斯看着狱卒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秦风,就算赵吏败了,我还有后手。秋收之时,就是你身败名裂之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