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25章 始皇拍板,身份逆转

议事殿的晨光已漫过青石板的中线,斜斜地淌到殿中央那只青铜鼎下,鼎身刻的云纹被照得透亮,连纹路里积的陈年松烟都显出浅金色。殿内的檀香还没散,混着晨光里的尘埃,飘在百官之间 —— 博士官们手里的典籍拓片被攥得发皱,张博士的指节都泛了白,拓片边角的朱砂印蹭在他的官服下摆,留下道淡红的痕;武将队列里,蒙恬按在剑柄上的手松了又紧,玄色铠甲的鳞片随呼吸轻轻蹭着,发出细碎的 “哗啦” 声,像在等一个定局;最紧张的是殿角的李斯,他反复捋着官服的褶皱,指尖划过衣料时带着焦躁,眼神却死死盯着秦风,藏着最后一丝没熄的挣扎。

始皇端坐在龙椅上,手里的《秦民要术》抄本被翻到 “关东流民篇”,指尖在 “分地免租,三月安家” 的注脚上反复摩挲,竹片被摸得发亮。他抬眼扫过殿内,声音比刚才更沉,像浸了晨露的铜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刚才李斯说‘儒生误国’,说秦风镇不住关东流民 —— 现在朕倒要问问,满朝文武,谁能让关中粟米增产三成?谁能让北境边民冻伤减少七成?谁能让三千流民不耗一粒官粮,就自己盖房种地、安稳下来?”

这话像块重石砸在殿心,连空气都凝住了。李斯的脸 “唰” 地白了,嘴角动了动,刚要抬步上前,就被始皇抬手按住 —— 那手势没带怒气,却带着十足的威严,让他脚像钉在原地。“你不用答。” 始皇的目光落在李斯身上,锐利得像刀,“朕知道,你能定律法,把‘诬告反坐’写得滴水不漏,却定不出‘曲辕犁改造法’,不知道犁铧宽六寸能让农夫省力三成;你能派军队,让士兵守在长城上,却派不出让流民主动扛着锄头种地的法子 —— 你守的是‘法’,秦风守的是‘民’,大秦要法,更要民!”

始皇说着,起身走下高台。玄色冕服的下摆扫过案几,带起一阵风,吹得案上的竹简轻轻晃。他停在秦风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三个月前还穿囚衣的儒生,突然弯腰,从内侍手里接过枚铜印 —— 印身是青铜铸的,巴掌大小,印面刻着 “典客丞印” 四个篆字,边缘还带着刚铸好的细痕,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宫廷特有的冷意。

“这印,你拿着。” 始皇把铜印递到秦风手里,指尖碰到秦风的掌心时,能感觉到他的手在发颤,“秩比千石,赐你咸阳城西宅一区,带个小院子,能种你说的新麦;再赐钱五万,够你雇人抄书;另外,调二十名博士官助你编《边民册》,都是懂农桑、通典籍的老臣 —— 三天后,你就赴关东,朕让蒙恬带五千兵护送,谁敢阻挠流民安置,不管是郡守还是县吏,先斩后奏!”

铜印入手的瞬间,秦风感觉眼眶像被什么烫了一下。他想起三个月前在渭水刑场,脖子上架着刀,老儒生从怀里掏出半片《尚书》残卷,塞给他时手还在抖,说 “文脉不绝,总要有人扛”;想起译书阁的烛火熬到第七根,他画土炕图纸到手指发麻,张博士端来的粟米粥都凉了;想起北境边民裹着新棉衣,对着他鞠躬时,眼里的泪 —— 这些苦,在握住铜印的这一刻,全化成了暖。他按 “稽首礼” 深深跪下,膝盖碰到青石板时的凉意透过囚裤传上来,却一点都不觉得冷。额头贴在冰凉的石板上,声音带着颤却格外坚定:“臣秦风,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天下百姓,定让关东流民有屋住、有地种、有饭吃!”

“好!” 始皇伸手扶起他,手指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朕,信你。”

这两个字落定,殿内瞬间活了。博士官们第一个躬身道贺,张博士捧着卷《尚书》拓片挤到前面,拓片上 “民惟邦本” 四个字用朱砂描得格外醒目:“先生,这拓片您带着!关东流民要是问‘为啥大秦要管我们’,您就给他们看这四个字,跟他们说‘陛下把你们当根本,不是当累赘’!” 他说着,还特意翻到 “五子之歌” 那页,指着 “本固邦宁” 的注脚,“您看,老臣还加了注,写的是‘关中粟米增产,就是本固’,流民一看就懂!”

武将队列里,蒙恬大步流星走过来,拍了拍秦风的肩膀,力道大得让秦风晃了晃。玄色铠甲的鳞片蹭着秦风的胳膊,带着北境的寒气:“兄弟,三天后我在城门口等你!关东那几个郡守要是敢给你使绊子,你跟我说,我让士兵把他们的官印先收了!” 他转头对始皇笑道:“陛下您放心,有我在,保证秦风兄弟顺顺利利安置好流民,绝不让人给您添堵!”

中间派的文官们也赶紧凑过来。负责粮储的官员手里攥着本粮储册,封皮上还沾着点粟米的碎粒,他弯腰把册递到秦风手里,语气里带着讨好:“典客丞大人,关东的粮我都备好了!在陈留、濮阳设了十个粮仓,每个粮仓都有五千石粟米,您随时可调,保证流民到了就能吃上热饭!” 之前跟着李斯附和的几个小吏,也低着头凑过来,小声说 “愿听大人差遣”,眼神里满是忌惮 —— 谁都看出来了,始皇这是明着护秦风,跟他作对,就是跟陛下作对。

只有李斯还站在殿角,像块没人理的石头。他攥着朝笏的手越来越紧,指节白得像纸,指甲深深掐进朝笏的木纹里,留下几道深印,连木头的碎屑都嵌进了指甲缝。看着秦风被百官围着,手里握着那枚铜印,脸上的笑像刺一样扎在他眼里。他悄悄往后退了退,脚步轻得像猫,生怕被人注意到。右手悄悄摸进袖袋,摸到那块刻着 “关东” 二字的竹片,指甲在上面反复划着,心里的嫉妒像毒藤一样缠上来 —— 他寒窗苦读三十年,从楚国布衣到大秦廷尉,靠的是熬夜编律法、跟着陛下灭六国,却抵不过一个儒生译了几本书、画了几张土炕图!

“李斯。”

始皇的声音突然响起,吓得李斯浑身一僵。他赶紧转身,躬身行礼时,腰弯得比平时更低:“臣在。”

“你刚才说‘儒生误国’。” 始皇的声音没带怒气,却让李斯的后背冒冷汗,“三天后秦风赴关东,你就跟着去,帮他协调郡守、调度粮草 —— 要是流民安置出了岔子,不管是粮没到,还是地没分,朕就把你调到北境修长城,跟边民一起睡土炕、啃干饼,什么时候想明白‘民比法重’,什么时候再回咸阳。”

李斯的脸瞬间没了血色,嘴唇动了动,想辩解却不敢。他只能重重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 “咚” 的一声:“臣…… 臣遵旨!臣定全力配合典客丞,安置好流民!” 可垂在身侧的手,却把竹片攥得更紧了 —— 他早跟关东郡守王离说好,流民安置时 “慢半拍”:地分得偏点,粮发得晚些,再找几个流民故意闹事,然后奏报 “秦风无能,流民不服,需派兵弹压”。到时候,始皇再信任秦风,也得顾着关东的安稳,这典客丞的位子,迟早还是空的!

始皇没再理他,转身回到高台上,拿起《秦民要术》,举过头顶,对百官说:“从今天起,《秦民要术》要抄一百份,送遍天下郡县,每个郡守、县令都要学,学不会的,就跟秦风去关东种地!另外,在咸阳建‘文明阁’,把译好的《尚书》《周易》《诗经》都藏进去,再派博士官轮流讲解,让百姓也能进去看 ——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秦不仅有能打仗的兵、能管人的法,还有能让百姓过好的文脉!”

百官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殿内的青铜铃铛轻轻作响。秦风握着铜印,站在殿中央,看着晨光漫过印面,把 “典客丞印” 四个字照得发亮 —— 从穿囚衣的死囚,到握官印的典客丞,这身份的逆转,不是靠运气,是靠典籍里的民生道理,是靠陛下对 “百姓过好” 的执念。他摸了摸怀里的《秦民要术》抄本,指尖蹭过 “流民安置三策” 的字迹,心里更坚定了:关东的流民等着他,《边民册》等着他,就算李斯再耍手段,他也不怕。

廷议结束后,秦风跟着蒙恬和张博士走出议事殿。咸阳的阳光正好,洒在宫墙上,把青砖染成了金红色。张博士翻着手里的《诗经》,找到《豳风?七月》那页,指着 “十月纳禾稼” 的句子,笑着说:“先生,这页您折上!关东流民要是想家,您就给他们念这个,跟他们说‘跟着大秦,明年十月也能收这么多粮,比在老家饿肚子强’!”

蒙恬拍着秦风的胳膊,笑得豪爽:“兄弟,三天后我来接你!咱们一起去关东,让那些流民看看,大秦的官不是只会派兵,还会教他们种地、盖房 —— 到时候,李斯要是敢使绊子,我帮你收拾他!”

秦风笑着点头,手里的铜印握得更紧了。他抬头看向咸阳宫的飞檐,阳光里仿佛能看到老儒生的笑脸,听到他说 “文脉不绝,总要有人扛”—— 老丈,您看,我不仅扛住了,还让更多人看到了典籍的好,看到了百姓的好。

而远处的廊下,李斯攥着那块刻满划痕的竹片,眼神冷得像冰。他看着秦风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口,嘴里喃喃着:“关东见,秦风…… 咱们倒要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风掠过廊下的青铜铃铛,发出 “叮” 的一声,像在述说这场还没结束的较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