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116章 讲坛扩容,墨家来投

初秋的咸阳像被浸了桂花香的凉露洗过,盛夏的黏腻全散了,风里裹着细碎的金桂花瓣,飘进扶苏府邸的朱红回廊时,撩得廊下悬着的竹帘轻轻晃,把西院书房的烛火映得忽明忽暗。天刚擦黑,书房的灯就亮得晃眼,六盏青铜烛台在屋里摆成半圈,烛芯烧得正旺,火苗偶尔溅出点火星,落在案上的麻布垫上,留下浅褐色的小印,像谁不小心滴了滴墨。

书房里早忙得脚不沾地。扶苏正蹲在地上,用木尺量新搬来的楠木木梯间距,梯面宽四寸,打磨得能映出人影,边缘用细砂纸蹭过,摸上去滑溜溜的,不会硌手。“再往右边挪两寸,跟原来的梯对齐,别让后面的人看不见。” 他抬头跟仆人说,额角冒了点薄汗,今天要来五十人,比上次多了三十个,得把座位摆得妥妥帖帖,连过道都得留够两尺宽,不然仆人端水都得侧着身子走。

秦风坐在案边,手里翻着墨离早上托人送来的纸条,上面写着 “带龙骨水车模型、轻型连弩,同来三人:阿石、阿木、阿竹”。“墨离说他们申时从城外作坊出发,走的是东市的小路,应该不会被眼线盯上。” 他抬头跟扶苏说,手指在纸条上划了划,“阿木你还记得吧?上次改梯田犁的墨家弟子,这次也来,正好让他跟贵族子弟说说改犁头的细节。”

“得让周青多盯着后门,” 扶苏直起身,往窗外瞟了眼,巷口的老槐树下,一个穿灰布衫的货郎正慢悠悠晃着拨浪鼓,眼神却时不时往书房这边瞟,是早上周青报的 “可疑人”。“上次赵磊闹过一次,这次人多,保不齐李斯还会派眼线混进来。” 他朝门口的护卫使了个眼色,护卫悄悄往巷口挪了两步,手按在腰间的刀上,指尖碰了碰刀鞘上的铜环。

说话间,外面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还夹着笑闹声,贵族子弟们来了。第一个进门的是蒙毅,穿件靛蓝布袍,袍角沾了点桂花瓣,身后跟着三个身材挺拔的少年,都是短打扮,裤脚扎得紧紧的,一看就是常骑马的边军子弟。“秦兄!扶苏兄!” 蒙毅嗓门大,一进门就嚷嚷,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打开是三卷空白竹简,“这三位是李岩、张朔、王恒,跟我在北境待过半年,见过军中的连弩,听说墨家能把机关术用到种地上,特意跟我来瞧瞧!”

李岩往前凑了凑,眼神扫过屋里的木梯和烛台,笑着说:“早听蒙毅说,这儿的讲坛敢讲真东西,不像丞相府那边,只许说《商君书》。我家佃户去年种了秦先生推的粟种,收成多了两成,今天来,就是想听听怎么能让他们更省力。” 他的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那里平时挂着短刀,今天为了不惹眼,特意摘了,只留了个空刀鞘的印子。

紧接着,王述也来了,怀里抱着本《商君书》,封皮上沾了点麦饼屑,身后跟着两个同宗的弟弟,手里提着个油纸包,热气裹着麦香飘出来。“路上路过张记饼铺,刚出炉的麦饼,大家一会儿饿了垫垫。” 他把油纸包放在案边,眼神扫过屋里的人,皱了皱眉,比上次多了快一倍,连门口都站了人,“这么多人,要是被相府的人看见,怕是又要找事。”

“放心,咱们走的是侧门,眼线盯不住。” 扶苏笑着递给他一杯水,“冯安呢?刚才还说要带粟米糕来。”

话音刚落,冯安就跑了进来,满头大汗,怀里抱着本厚厚的《秦农要术》抄本,封皮上写着 “冯安抄录”,边角还夹着片干稻叶。“对不住对不住,来晚了!” 他把抄本放在桌上,从布包里掏出个陶罐,打开是黄澄澄的粟米糕,“我娘非要让我带这个,说用新收的粟米做的,大家尝尝!”

没一会儿,书房里就挤满了人。原来的两排木梯加了一排,后面还摆了十张临时钉的木凳,凳面铺了麻布,连门口都站了五个贵族子弟,扒着竹帘缝往里看,指尖沾了点帘上的灰尘也不在意。仆人端着陶碗送水,得侧着身子挤过去,偶尔洒出几滴在青砖上,很快被踩干。周青站在月亮门旁,眼神警惕地扫过每个进来的人,耳朵竖得老高,连谁的竹简掉在地上都听得一清二楚。

“大家安静些,咱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客人。” 秦风拍了拍手,屋里的笑闹声瞬间低了下去,烛火的光映在每个人脸上,满是期待。他侧身让出位置,一个穿青色短打的年轻人从人群后走了出来,这就是墨离,个子高挑,肩膀宽实,胳膊上的肌肉线条隐约能透过短打看出来,手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点浅褐色的木屑,一看就是常年跟木头、铁器打交道的人。他身后跟着三个同样穿短打的年轻人,手里分别提着木盒、布包,脸上带着点腼腆,却眼神坚定。

“在下墨离,是墨家墨渊的师弟,之前跟着同门在渭水畔的试验田改梯田犁,跟秦先生打过几次交道。” 墨离的声音沉稳,带着点实干家特有的憨厚,没有多余的客套,“上次听阿木说,秦先生讲‘百家有用,不分高低’,我和同门都觉得投缘,咱们墨家不只会做机关打仗,还能帮百姓种地,今天来,一是想听先生讲学,二是想跟大家说说,墨家的‘兼爱’‘非攻’,怎么用机关术落到实处。”

“兼爱?非攻?”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是新加入的贵族子弟陈默,他爹是太医令,家里藏了些儒家典籍,对墨家的说法不太熟悉,“我只听过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是啥意思?”

墨离笑了笑,没直接解释,而是打开手里的木盒,里面铺着层软布,放着个巴掌大的木制模型,是龙骨水车的缩小版:“咱们先看这个,再聊‘兼爱’。这是咱们墨家跟农学堂一起改的龙骨水车,比原来的老水车小些,两个人摇着摇杆,车叶就能把水从河里抽到田埂上。” 他拿起模型,演示着摇动摇杆,“咔嗒咔嗒” 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车叶跟着转,“原来渭水畔的老周叔,家里三亩稻田,夏天浇地得四个壮丁挑水,从早挑到晚,腰都直不起来;去年用了这个水车,两个人摇一个时辰,三亩地都浇透了,老周叔说,终于能在树荫下歇会儿了。”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这就是墨家的‘兼爱’—— 不是只爱自己人,是爱所有百姓,让他们不用再受挑水的苦,能多歇会儿,能多收点粮。咱们做机关术,不是为了显能耐,是为了让百姓过得轻松点,这就是‘兼爱’的实在用处。”

“那‘非攻’呢?” 李岩忍不住问,他在边军见过连弩,总觉得那是用来杀人的,“我在北境用连弩射过匈奴,怎么跟‘非攻’沾边?”

墨离从木盒底层拿出一把连弩,比军中的弩短些,弩身是用桑木做的,泛着温润的光,弩机是青铜的,刻着简单的花纹:“李公子问得好,‘非攻’不是反对所有武力,是反对滥用武力,反对用机关术害百姓。这是墨家的轻型连弩,咱们改了箭镞,换成钝头的,不能伤人,只能射鸟雀。” 他走到屋角的木靶前,靶心用红漆画了个圆圈,“去年南郡的老陈头,稻子快熟的时候,总有麻雀来啄,一天能啄掉半亩地的稻穗;用这个连弩射了几天,麻雀少了大半,稻子收成多了一成。”

他左手托着连弩,右手快速上弦、装箭,动作流畅得像练了千百遍,“咻,咻,咻” 三声,三支弩箭齐刷刷扎进靶心,箭尾还在轻轻颤动。“你看,这连弩没用来杀人,用来护庄稼,让老陈头的稻子不被糟蹋,这就是‘非攻’—— 机关术要用来帮百姓,不是用来害百姓。”

人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张朔凑到连弩旁,小心地摸了摸弩身:“墨离先生,这弩要是坏了,佃户自己能修吗?我们老家离咸阳远,找工匠不方便。”

“能修!” 墨离笑着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连弩的拆解图,“我们把零件都做得简单,比如弩机的弹簧,用的是常见的青铜片,佃户自己找铁匠就能打;箭镞是木头做的,削尖了就能用。阿木,你给大家说说怎么修。”

站在墨离身后的阿木往前一步,他个子不高,脸上带着点腼腆,手里拿着个坏了的弩机:“大家看,要是弩机卡壳,一般是齿轮上沾了灰,用布擦干净,滴点桐油就行;要是弹簧断了,找块厚点的青铜片,按这个形状弯一下,就能装上。” 他边说边演示,动作熟练,“我去年在陇西,教三个佃户修过弩机,他们现在自己就能做小零件了。”

“这就是墨家的‘尚贤’吧?” 王述突然开口,他之前一直没说话,手里翻着《商君书》,现在却合上了书,“不管出身,只要会做事,就能被重用。阿木兄看着年轻,却能教佃户修弩机,这就是‘尚贤’。”

墨离眼睛亮了:“王公子说得对!墨家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阿木只是我们作坊里的普通弟子,因为会改犁头、修弩机,我们就让他教百姓,不管他是不是贵族,只看他有没有本事。去年阿木教佃户改梯田犁,让陇西的坡地多收了三成粟,这就是‘尚贤’的好处,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都能帮百姓做事。”

冯安凑过去,小声问:“墨离先生,你们能做脱粒的机关吗?我家佃户打粟米,用石碾子,又慢又累,要是有机关,就能省不少劲。”

“能做!” 墨离立刻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个小模型,是脱粒机的雏形,“我们正在试做这个,用木头做滚筒,上面钉着细齿,摇着滚筒就能把粟穗上的粒脱下来,比石碾子快两倍。就是还没调好齿的密度,脱不干净,这次来也是想跟秦先生商量,能不能在农学堂的试验田试试。”

秦风笑着说:“当然可以!农学堂有试验田,还有老农夫,正好帮你们调模型。从下周起,咱们设‘客座讲席’—— 每周三请墨家的先生来讲机关术,教大家做捕鼠夹、修水车;每周五请农家的弟子来讲种地的窍门,比如怎么选种、怎么防虫害。大家要是有想听的、想学的,都可以说。”

“我想听道家的养生之道!” 陈默立刻举手,他从怀里掏出一卷《黄帝内经》残卷,“我爹藏的,上面说‘顺时而食’,比如春天该种什么菜、秋天该吃什么粮,可我不知道怎么结合农时,想请道家的先生讲讲。”

“没问题!” 秦风点头,“我让人去请终南山的道长,咱们讲坛就是要听百家的话,不管是儒家的礼、法家的法,还是墨家的术、道家的养生,只要能帮百姓过日子,都值得学。”

不知不觉,天已经深了,烛火换了两次芯,窗外的桂花香更浓了,飘进屋里,混着麦饼的香气、墨汁的味道,格外让人安心。散场的时候,贵族子弟们还意犹未尽,李岩拉着墨离要连弩的图纸,王述问脱粒机什么时候能做好,陈默则跟秦风约好,道家先生来了一定要通知他。门口的人还在问:“下次是周三吧?我们早点来占座!”

扶苏让仆人送大家从侧门走,特意叮嘱 “别扎堆,分着走,绕着巷口的货郎走”。屋里只剩下秦风和墨离一行人,墨离把模型和图纸收拾好,说:“下周我们带做好的脱粒机模型来,再教大家做小水车,让贵族子弟们带回去给佃户用。”

“好,” 秦风点头,“你们路上小心,李斯的眼线还在盯,下次来穿普通的布袍,别带墨家的矩尺纹木盒。”

墨离答应着,带着弟子走了。扶苏走到案边,拿起脱粒机模型,轻轻转着滚筒:“没想到墨家的思想这么实在,不是空谈,都是帮百姓的法子。”

“是啊,” 秦风看着模型,“这才是百家的样子,不是争谁正统,是一起想办法让百姓过得好。”

可他心里也清楚,李斯绝不会看着讲坛壮大。第二天早上,丞相府的书房里,李斯拿着眼线送来的纸条,上面写着 “扶苏府讲坛扩至五十人,墨家墨离讲‘兼爱非攻’,设客座讲席,拟邀道家”。他把纸条狠狠摔在案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秦风这是想把百家都拢到手里,跟老夫作对!”

旁边的赵磊赶紧凑上前:“老师,咱们现在就发难,说他‘聚众传异端,勾结墨家’,肯定能治他的罪!”

李斯却摇了摇头,手指在案上轻轻敲着,眼神里满是算计:“别急,等他把道家也请来,人越多,罪名越重。到时候一口咬定他‘结党营私,用异端惑乱贵族’,就算陛下想护着他,也没法子向朝臣交代!”

而此时的扶苏府邸里,秦风正拿着墨离留下的脱粒机图纸,跟仆人说:“按这个图纸,先做两个大模型,下周讲学的时候,让老陈头来试试,看看怎么调齿的密度。” 阳光透过窗缝照进来,落在图纸上,那些细密的线条像一条条小路,虽然路边藏着风雨,却通向满是希望的田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