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古道玄黄:绿洲初识

鬼才汪臧海 古道玄黄:绿洲初识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昆仑南麓的阳光,带着高原特有的清澈与灼热,洒在连绵的雪山和蜿蜒的河谷上。与北麓的苍茫戈壁不同,这里由于冰川融水的滋养,山谷中出现了片片绿意,虽然依旧带着干旱地区的特征,但已然充满了生机。

小队沿着一条陡峭的、被季节性溪流冲刷出的干涸沟壑向下跋涉。脚下是松动的碎石和耐旱的灌木,每一步都需小心。远眺南方,塔里木盆地边缘广袤的灰黄色调隐约可见,与身后巍峨的雪峰形成壮丽而残酷的对比。

“看!下面有炊烟!”负责了望的士兵指着山谷下方一处较为开阔的河湾地带喊道。

众人精神一振。有炊烟就意味着有人烟!他们加快脚步,向着那个方向前行。随着海拔降低,气温明显升高,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但比起北麓那种极致的干热,这里至少还有零星的河流和植被。

接近河湾时,他们放慢速度,借助地形隐蔽观察。那是一个小型的绿洲聚落,大约只有十几顶用红柳和泥土搭建的低矮房屋,零星分布在一片胡杨林和草甸之间。几条引水渠将河水引入田地,种植着耐旱的小麦和苜蓿。一些穿着粗布衣服、头戴小花帽的居民正在田间劳作,几头瘦削的骆驼和羊只在附近啃食着草根。

居民的相貌带有明显的突厥人特征,皮肤黝黑,面容轮廓深刻。他们的衣着和劳作方式,与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瓦罕走廊的部族又有所不同。

“这里应该是于阗故地的边缘地带了。”阿卜杜勒老爹观察后说道,“看他们的服饰和耕作方式,像是‘鸦儿看’(叶尔羌)或者‘斡端’(于阗)一带的村民。这一带现在应该是在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下,或者属于某个地方部落头人。”

“我们需要和他们接触,获取信息,补充给养。”汪臧海沉吟道,“但必须谨慎。我们的外貌和装备太过显眼,直接出现可能会引起恐慌或敌意。”

沙赫拉兹提议:“我和阿卜杜勒老爹先去。我会说一些突厥语,老爹熟悉西域风俗。你们在此等候信号。”

这是稳妥的办法。沙赫拉兹和阿卜杜勒卸下显眼的武器,只带着少量交换用的物品(如从萨雷兹湖商站换来的小件工艺品),向着村落边缘走去。

汪臧海等人则隐藏在河岸高处的红柳丛中,紧张地注视着。只见沙赫拉兹和老爹走到田边,与几个正在休息的村民搭话。起初村民有些警惕,但阿卜杜勒老爹温和的笑容和沙赫拉兹递上的一小块盐巴(在偏远地区是硬通货)缓和了气氛。交谈了一阵后,一个看似村中长者的人走了过来,双方又说了几句,长者便示意沙赫拉兹他们跟随自己进入村庄。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沙赫拉兹独自返回,带来了消息。

“村子叫‘塔木’,很小,大概三十多户人家,主要以放牧和少量农耕为生。他们自称是‘回回’(指当地穆斯林),归属西边的‘叶尔羌’城管辖,向那里的伯克(官员)纳税。他们对陌生人还算友好,但提醒我们最近附近不太平。”

“不太平?”赵斥候警觉地问。

“嗯,”沙赫拉兹点头,“老人说,最近有一伙外来人,骑着快马,带着骆驼,在昆仑山北麓边缘和南麓的一些绿洲之间活动,似乎在打听什么。那些人不像商队,也不像牧民,行事神秘,偶尔会用银钱或货物换取情报,但态度强硬。村民描述那些人的打扮……有些像哈桑提到的‘贵人’,但又不完全一样。”

汪臧海心中一动。难道沙匪背后的势力,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昆仑山南麓?还是另有其人也在寻找什么?

“另外,”沙赫拉兹继续道,“我打听到,从这条河谷继续向南,大约三天的路程,会到达一个叫‘努拉’的较大绿洲,那里有集市,可以买到更多补给,也能打听到更广泛的消息。于阗古国的王城遗址,以及现在主要的玉矿开采区,都在更东边的方向,需要从‘努拉’转向。”

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前往努拉绿洲。

在村民谨慎而好奇的目光中,小队进入了塔木村。他们用剩余的一些小物件(如精致的骨雕、少量的茶叶)换取了馕饼、肉干和新鲜的马奶。村民们提供的食物虽然粗糙,但对于长期啃食干粮的他们来说,已是难得的美味。

在村中短暂的停留期间,汪臧海注意到,村子中央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口的石圈被磨得光滑,刻着一些模糊的莲花和忍冬花纹——这是典型的佛教艺术元素!

“老人家,”汪臧海指着井口的纹饰,用学会的简单突厥语夹杂着手势问道,“这个,很古老?”

村中长者叹了口气,用生硬的、带有浓重口音的突厥语回答:“是啊,听祖辈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信奉‘佛爷’(佛陀),后来……改了。这口井,还有村后山坡上那些倒塌的土墙,都是那时候留下的。”

汪臧海和纳斯尔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于阗是着名的佛国,直到黑汗王朝时期才逐渐伊斯兰化。这些遗迹,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在长者的允许下,他们来到了村后的山坡。那里果然散落着一些佛寺的废墟,土坯砌成的墙壁大多坍塌,只剩下基座和一些残破的佛塔(Stupa)轮廓。在废墟间,他们找到了一些陶片和少量锈蚀的铜钱,钱币上的文字模糊难辨,但形制古老。

正当汪臧海仔细记录这些发现时,沙赫拉兹在不远处一片被风沙半掩的残墙下,发现了一块颜色特殊的石头碎片。那石头呈淡青色,质地细腻温润,即使在废墟中也难以掩盖其光泽。

“这是……玉?”沙赫拉兹将碎片递给汪臧海。

汪臧海接过,入手微凉,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只见其内部有云雾状的纹理。“是玉,而且是质地相当不错的青玉边角料。”他看向纳斯尔,“看来,我们确实来对地方了。于阗的玉矿,就在不远。”

纳斯尔激动地拿出地图,指着上面标注的玉矿区域:“根据记载,主要的古玉矿就在昆仑山脚下,距离于阗古城不远!我们找到的青铜树和那条密道,很可能就是古人为了运输玉石或其他特殊物资而开辟的‘秘径’之一!”

线索逐渐串联起来。青铜树所在的“鹰巢”区域蕴藏铜金矿,而密道通往的于阗盛产美玉。古人是否利用这条通道,进行过某种不为人知的、跨越昆仑山的物资或技术交流?

在塔木村休整一夜后,小队带着换取的食物和宝贵的信息,再次启程,沿着河谷向南,朝着努拉绿洲的方向进发。

身后,是沉默的昆仑山和它隐藏的惊天秘密。

前方,是广袤的于阗故地和它承载的千年文明。

而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那支神秘马队带来的、若隐若现的紧张气息。

西域的舞台,正以更加复杂和生动的面貌,呈现在汪臧海面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