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抉择之口:刀脊淬魂

鬼才汪臧海 抉择之口:刀脊淬魂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刀脊”之名,绝非虚传。

它并非一道拥有平缓坡面的山岭,而更像是一堵被巨力强行抬升、而后又遭雷火劈开、仅剩一条窄棱的巨石之墙。棱线最窄处不足一尺,两侧是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虚空。山风在这里不再是呜咽,而是化作了无数无形的利刃,发出尖锐的呼啸,疯狂地撕扯着试图通过其上的一切。棱线上覆盖着破碎的页岩和常年不化的、坚硬如铁的冰壳,滑不留足。

沙赫拉兹如同吸附在岩壁上的蜥蜴,每一个动作都极尽谨慎与精准。冰镐尖端的每一次敲击,都选择在岩石的缝隙或冰层的薄弱处,确保吃牢。他的身体紧贴着冰冷的岩面,重心压得极低,依靠着腰腹核心和四肢的微操,一寸一寸地向棱线顶端挪动。下方,赵斥候和那名强壮士兵死死拽住绳索,手臂上的青筋因过度用力而虬结凸起,他们的双脚死死蹬住后方一块嵌入地面的巨岩,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低温下迅速凝结成白霜。

时间仿佛被冻结,又仿佛被拉长。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沙赫拉兹那渺小却又无比坚韧的身影。每一次碎石的滚落,每一次冰镐与岩石碰撞发出的清脆回响,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汪臧海站在队伍前列,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大地传来的、仿佛来自远古的深沉脉动。这里的“气”凌厉而混乱,风与水(冰)的力量在此激烈交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充满毁灭意味的“煞局”。寻常人至此,莫说攀爬,便是久立,心神亦可能为之所夺。他深吸一口冰冷而稀薄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着沙赫拉兹的路线,默默记忆着每一个看似可行的落脚点和发力技巧。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沙赫拉兹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棱线的顶端。片刻后,上方传来三声短促而有力的敲击声——那是约定的安全信号!

“成功了!”赵斥候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这才感到双臂传来阵阵酸麻。

接下来,是更为繁琐和考验团队协作的物资与人员输送。首先是将最重要的物资——水囊、食物和汪臧海的行囊,用绳索分批吊运上去。每一次拉升,都需要上下配合,小心避开锋利的岩缘,防止绳索磨损或物资碰撞损毁。

然后是人。按照沙赫拉兹从上方指引的路线,赵斥候第二个上。他身为军官,武艺精熟,胆气过人,但面对此等纯粹的自然天险,亦需全神贯注。他学着沙赫拉兹的样子,将安全绳系在腰间,下方由其他人保护,开始攀爬。他的动作不如沙赫拉兹流畅,但胜在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实实在在。

随后是阿卜杜勒老爹。老人望着那绝壁,脸上却异常平静。他拒绝了士兵背负的建议,将身体用绳索与前后的人紧密连接,依靠着团队的力量和自身的毅力,一点点向上挪动。他的喘息声粗重得吓人,仿佛破旧的风箱,但他浑浊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不熄的火焰——那是回归故土的执念在支撑。

轮到纳斯尔时,这个波斯学者脸色惨白如纸,双腿不住颤抖。他紧紧抱着怀中的皮筒,仿佛那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我……我不行……”他声音发颤。

“看着前面人的脚印!别往下看!”赵斥候在上方厉声喝道,“抓紧绳子!我们拉你上来!”

在前后士兵的半推半拉,以及沙赫拉兹从上方适时抛下辅助绳索的帮助下,纳斯尔几乎是闭着眼睛,被艰难地拖拽上了棱线。当他终于踏上相对平坦些的顶端,瘫软在地时,整个人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冷汗浸透了内衫。

最后是汪臧海和剩下的士兵。汪臧海深吸一口气,将混合金属短矛背好,检查了一下腰间的绳索。他回忆着沙赫拉兹和赵斥候的动作,将精神集中于眼前的岩壁,而非脚下的深渊。他模仿着,将冰镐嵌入一道岩缝,试探着踩上一处微微凸起的石棱。风猛地灌来,几乎将他掀倒,他立刻伏低身体,紧紧贴住岩壁。一种冰冷的恐惧感瞬间攫住了他,但他脑海中迅速闪过星图轨迹、山川脉络,一种对“秩序”和“规律”的追求本能地压倒了无序的恐惧。他不再去看那无垠的虚空,只专注于方寸之间的岩石与冰面,一步步向上。

当他终于被赵斥候有力的手拉上棱线顶端时,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与超越极限的亢奋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站在“刀脊”之巅,视野豁然开朗。身后是他们来时的帕米尔群峰,雪岭连绵,苍茫无尽。而前方,景象已然大变!不再是纯粹的高山深谷,而是一片巨大的、缓缓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远处,巍峨雄浑的昆仑主脉如同天地脊梁,横亘东西,雪线之下,是大片大片色彩斑斓的丘陵与戈壁,更远处,天地交接之处,是一片朦胧的、泛着灰黄色的光晕——那便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

他们成功跨越了帕米尔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屏障,真正站在了昆仑山的北麓!

“我们……我们过来了!”一名士兵激动地喊道,声音带着哽咽。

然而,喜悦是短暂的。清点人数,确认所有人都安全通过后,沙赫拉兹却皱起了眉头。他指着棱线下方他们刚刚上来的方向,沉声道:“看那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极远处,在“双叉口”附近,似乎有几个极其微小的黑点在移动,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分辨是人还是动物。

“是追兵?还是巧合?”赵斥候心头一紧。

“无法确定。”沙赫拉兹摇头,“但我们必须假设是最坏的情况。这里不能久留,棱线上目标太明显。立刻下山,进入昆仑北麓的复杂地形,才能甩掉可能的尾巴。”

来不及过多休整,小队沿着“刀脊”南侧相对平缓、但依旧碎石遍布的斜坡,快速向下行进。与北侧的绝壁不同,南坡虽然陡峭,但有大量的碎石坡和冲沟可供利用,速度加快了不少。

随着海拔的迅速降低,空气不再那么稀薄刺骨,但一种新的感受开始浮现——干燥。一种仿佛能吸走皮肤下所有水分的、源自南方大沙漠的干热之风,开始一阵阵拂过面庞。周围的植被也发生了变化,高大的针叶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耐旱的骆驼刺、麻黄草,以及一些低矮的、枝干扭曲的灌木。

下到坡底,是一条宽阔的、布满卵石的干涸河床。河床对岸,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起伏的黄土丘陵和戈壁滩,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昆仑山脚下。

“这就是……昆仑山下?”纳斯尔看着眼前荒凉的景象,有些难以置信,这与他想象中流淌着奶与蜜的“玉河”源头相去甚远。

“昆仑广袤,这只是其北麓一隅。”汪臧海抓起一把干热的沙土,任其从指缝流走,“于阗故地,还在更东南的方向,沿着昆仑山脚走。”

根据纳斯尔的地图和阿卜杜勒的回忆,他们需要沿着昆仑山北麓这条干涸的古河道向东南行进,寻找地图上标注的下一个参照物——一片被称为“五彩山”的、拥有独特彩色岩层的区域,那里隐藏着一处古老的、可能还有少量水源的绿洲遗址。

队伍再次启程,沿着干涸的河床跋涉。脚下的砾石松软,行走艰难。太阳毫无遮挡地炙烤着大地,与帕米尔高原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所有人都戴上了阿卜杜勒缝制的风沙面罩,但依旧感觉喉咙干渴。

傍晚时分,他们在河床一处拐弯的、能提供些许遮蔽的土崖下扎营。点燃篝火变得困难,因为可燃物极其稀少,只能勉强收集到一些干枯的灌木根茎。

沙赫拉兹在营地周围巡视时,有了意外的发现。在土崖底部,他找到了一些散落的、明显经过人为敲击的黑曜石碎片,以及几片腐朽严重的、看不出年代的碎陶片。

“这里很久以前有人活动过。”沙赫拉兹将碎片递给汪臧海,“可能是非常古老的猎人,或者……更早的居民。”

汪臧海接过碎片,仔细端详。黑曜石的断口锋利,陶片的纹路古朴。他走到土崖前,仔细观察崖壁,发现了一些模糊的、似乎是人工开凿的凹坑和划痕,但由于风蚀严重,已难以辨认具体形态。

“看来,我们寻找的,可能不仅仅是黑汗王朝的遗迹。”汪臧海若有所思地对纳斯尔说,“这片土地下埋藏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久远。”

纳斯尔闻言,非但没有沮丧,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是的!家族笔记中也曾隐晦提及,那玉矿和‘了望星台’的起源,可能远比黑汗王朝更早!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一个更大的秘密!”

这个发现,像是一剂强心针,暂时驱散了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对未知的恐惧。

夜深了,昆仑山的夜空格外澄净,繁星如斗,仿佛触手可及。汪臧海没有立刻休息,他摊开纳斯尔的地图,就着微弱的篝火光芒,与沙赫拉兹、赵斥候和纳斯尔一起,再次研究接下来的路线。

“按照地图和阿卜杜勒老爹的回忆,明天我们如果能找到‘五彩山’和那个绿洲遗址,就能补充珍贵的水源。然后,我们需要转向正南,进入昆仑山的一条支脉峡谷,地图上标注那里开始,可能出现‘黑鹰’活动的痕迹。”纳斯尔指着地图上一个模糊的峡谷入口符号说道。

沙赫拉兹补充道:“进入峡谷后,地形会更复杂,适合伏击。我们必须加倍小心。”

汪臧海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越过地图,望向南方那在星空下显出庞大轮廓的昆仑山。山影沉默,却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往事与杀机。于阗的宝藏似乎近了一步,但“黑鹰”的阴影也愈发清晰。他们这只小小的队伍,即将真正闯入西域波澜壮阔而又危机四伏的舞台中心。

他轻轻摩挲着行囊中的星图,感觉到一种宿命般的牵引。昆仑,万山之祖,中华龙脉之源,他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