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龟兹浮绘:绿洲王城

鬼才汪臧海 龟兹浮绘:绿洲王城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离开火焰山那片色彩狰狞、危机四伏的丘陵地带,使团向西又行进了十余日。脚下的土地逐渐从赤红灼热过渡为灰黄相间的戈壁,偶尔能见到零星的耐旱草甸,空气中那股浓烈的硫磺气息也终于被更加干燥、但也相对清爽的戈壁之风所取代。远处天际线上,天山山脉的雪峰轮廓愈发清晰巍峨,如同大地的银色脊梁,指引着方向。

随着逐渐接近天山融雪滋养的绿洲带,生命的迹象也开始增多。偶尔能遇到小股的游牧部落驱赶着羊群,看到陌生的使团队伍,他们大多会警惕地远远避开,但也有胆大的少年会骑着小马靠近打量,又被族中长者焦急地唤回。阿卜杜勒凭借其语言优势和熟悉的面孔,几次上前与这些牧民交换了些许情报和奶制品,得知前方不远便是西域北道的重要城邦——龟兹。

“龟兹王素来与我大明交好,至少表面如此。”阿卜杜勒对汪臧海说道,“那里水草丰美,商贾云集,是西域难得的繁华之地。但如今帖木儿势大,龟兹王的态度,恐怕也微妙得很。”

汪臧海默默点头。哈密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在这各方势力交织的西域,任何表面的友好都需打上折扣。他吩咐下去,让队伍整理仪容,打起精神,既要展现出天朝使团的威仪,也需保持必要的警惕。

这日午后,翻过一道长长的缓坡,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生机勃勃的绿洲如同镶嵌在灰黄色戈壁中的翡翠,骤然呈现在众人眼前!蜿蜒的河流(源自天山融雪的渭干河)如同玉带般穿过绿洲,滋养着大片的农田、果园和茂密的胡杨林。而在绿洲的中心,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巍然矗立!

龟兹王城!城墙高大厚实,以黄土夯筑而成,城垛林立,旌旗招展,远非哈密所能比拟。城池周围,散布着无数低矮的土坯房舍和白色的毡房,炊烟袅袅,人声依稀可闻。尚未靠近,一股混合着泥土、草木、牲畜和烤馕味道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热浪便扑面而来,让久在荒芜死寂中跋涉的使团成员们,恍如隔世。

“终于……到了个像样的地方了。”赵斥候长长舒了口气,连日紧绷的神经似乎也稍稍放松了些。

然而,汪臧海却注意到,在通往龟兹城的几条主要道路上,来往的商队和行人虽多,但城门口的盘查似乎异常严格,身着龟兹传统服饰的士兵与一些装束迥异、更具中亚风格的卫士混合执勤,气氛透着一种异样的紧张。

使团亮明身份,经过一番比在哈密时更加繁琐细致的核验与通报,才被允许入城。城门洞幽深,仿佛穿过一道时空的界限。

城内的景象让所有中原而来的人都感到目不暇接。街道宽阔,以碎石铺就,两旁商铺林立,旌旗招展。贩卖的物品琳琅满目: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来自波斯的织毯、银器,来自天山的玉石、皮货,以及本地的葡萄干、瓜果、各种馕饼和烤羊肉,香气四溢。往来行人种族各异,头戴小花帽、身着彩色袷袢的龟兹人是主体,间杂着高鼻深目的粟特商人,裹着头巾的波斯客旅,身形彪悍的突厥武士,甚至还能看到几个穿着蒙古袍子的身影。各种语言、各种口音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驼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喧嚣、光怪陆离的西域市井画卷。

使团被安置在城内一处专供外国使节使用的驿馆,条件比哈密时好了许多,是一座带有独立庭院和水池的土坯建筑群。安顿下来后,汪臧海与正使、赵斥候立刻商议后续行动。

“首要之事,乃是拜会龟兹王,递交国书,宣示皇威。”正使说道,“其次,需得探听帖木儿动向,以及……那支神秘西来队伍的消息。”

赵斥候补充道:“还需补充给养,尤其是药材,伤员们急需更好的治疗。另外,我看这龟兹城防严密,兵甲精良,若能探知其军备城防之一二,对朝廷亦是重要情报。”

汪臧海则更关注此地的工技与建筑。“龟兹能于此立足千年,其水利、城建必有独到之处。我欲借此采风之机,深入了解。或许,还能找到与火焰山遗迹、星图相关的新线索。”

计划已定,众人分头行动。正使负责与龟兹官方接洽,安排觐见事宜。赵斥候则带着通译和阿卜杜勒,混迹于市井茶肆、骡马市场,试图从商人、工匠乃至底层军士口中套取情报。

汪臧海则带着几名随从和通译,开始了他在龟兹的“采风”。他首先感兴趣的,便是维持这片绿洲生机的命脉——水利系统。在一位受龟兹王府指派陪同(实则也有监视之意)的小吏引导下,他考察了渭干河上的几处主要引水渠和坎儿井。

与哈密相比,龟兹的水利系统更加宏大和精密。巨大的拦河坝、错综复杂的明渠暗渠、巧妙的分水闸口,无不显示着此地悠久的灌溉历史和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汪臧海详细记录了这些设施的构造、用料和运作方式,尤其对一种利用虹吸原理跨越沟壑的输水竹管(“渴乌”)大加赞叹。

“此物看似简陋,却蕴含至理。”汪臧海对随从说道,“若能推广于西北干旱之地,必能活人无数。”他仔细绘制了“渴乌”的结构图,准备带回研究。

随后,他的目光投向了龟兹城内那些宏伟的佛教寺院。巨大的泥土夯筑的佛塔(窣堵波)高耸入云,殿宇的穹顶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获准参观了其中一座最具代表性的雀离大寺。

踏入寺院,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庄严肃穆的诵经声缭绕梁间,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酥油的味道。最让汪臧海震撼的,是那些覆盖了整面墙壁、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佛教壁画!壁画描绘着佛陀本生故事、菩萨庄严法相、飞天奏乐散花,以及大量充满异域风情的世俗生活场景。其画风融汇了印度、波斯乃至希腊的艺术元素,线条流畅,色彩浓烈,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与中原画风迥然不同。

汪臧海并非佛教徒,但他以一位建筑师和学者的眼光,痴迷地欣赏着这些艺术瑰宝。他注意到,壁画中不仅描绘了宗教内容,还精确地刻画了当时的建筑、服饰、乐器乃至天文仪器。在一幅描绘《药师经变》的壁画角落,他赫然发现了几件用于测量和绘图的工具——矩尺、规、水平仪,其形制与他所用颇为相似!而在另一幅描绘宇宙星空的壁画中,那些星辰的排列方式,似乎也与他在火焰山祭坛和古籍中看到的星图,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他立刻请通译帮忙,与寺中一位懂汉语的老僧交流。老僧告诉他,龟兹自古便是佛国,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药学)、因明(逻辑学)等皆十分发达,历代高僧中不乏精通工技与星象者。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也是知识的载体。

“工技与佛法,皆是为了济世利人,探寻世间真理。”老僧双手合十,意味深长地说道。

汪臧海若有所思。他购买了一些当地特产的绘画颜料样本,并详细记录了壁画的风格和其中蕴含的工技、星象信息。他感到,西域之行,正在极大地拓宽他的认知边界。

傍晚回到驿馆,赵斥候也带回了消息。据他打探,龟兹王对明朝使团的到来表面上热情,但王府内部对如何应对当前局势存在分歧。一派主张坚定依附大明,另一派则认为帖木儿势大,应与之周旋,甚至暗中结交。此外,城内确实有帖木儿的使者和商队长期驻扎,活动频繁。

“还有,”赵斥候压低声音,“我打听到,大概一个多月前,确实有一支形迹可疑的队伍经过龟兹,他们补充了大量物资,尤其是清水和药品,然后继续向西,往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方向去了。有人听到他们中间有人提及‘圣山’、‘陨铁’之类的词。”

圣山?陨铁?汪臧海心中一动。这与他追寻的目标愈发接近了。

然而,就在众人交换情报时,驿馆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龟兹王府的官员匆匆而来,告知正使:龟兹王将在明日晚间于王宫举行盛大宴会,为大明使团接风洗尘,请使团主要官员务必准时参加。

宴会,往往是机会,也往往是陷阱。在这座繁华与危机并存的绿洲王城,一场新的博弈,即将拉开序幕。

汪臧海知道,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近距离观察龟兹王及其重臣,获取更多信息。同时,也需万分小心,避免落入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推开窗户,望着龟兹城华灯初上的夜景,远处寺院佛塔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静谧而神秘。怀中,那枚青鸾香囊的轮廓清晰可辨。

“师姐,若你能见此异域风华,闻此梵音妙谛,定会欣喜吧……”他轻声自语,对青鸾的思念,在这陌生的繁华中,变得格外清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