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金陵初鸣:王气蒸金陵

鬼才汪臧海 金陵初鸣:王气蒸金陵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在栖霞镇盘桓近半月后,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刘伯温派来的使者终于到了。并非大队人马,依旧是那名精干的随从,带着两匹骏马和一份盖有吴王府印信的文书。

“汪公子,先生命我前来接您入京。”随从恭敬地递上文书,“先生已在王府安排妥当,公子可即刻启程。”

汪臧海接过文书,入手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一种命运的确认。他平静地点点头:“有劳了。”

他没有什么需要过多收拾的行装,最重要的东西始终随身携带。结算了房钱,与这短暂栖身之地作别,便翻身上马。马蹄踏在湿润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载着他离开了栖霞镇,向着那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城池——金陵(应天府)行去。

越靠近金陵,官道越发宽阔平整,往来车马行人愈发稠密。漕运码头上船只鳞次栉比,搬运货物的号子声、商贩的叫卖声、车轴的吱呀声交织成一曲繁忙的都市交响。空气中弥漫着江水的气息、货物的味道,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蓬勃向上的活力。这与栖霞镇的闲适,以及沿途所见的战后萧条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远远地,金陵城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城墙高耸,绵延不绝,宛如一条灰色的巨龙匍匐在长江之畔。城楼巍峨,旌旗招展,虽经战火,却更显雄浑壮阔。尚未靠近,汪臧海便感觉到一股磅礴无匹的“气”扑面而来!

这“气”并非单纯的自然地脉之气,而是混合了王者威严、文武菁英、万民生机、以及长江水运带来的滚滚财气的复合体,恢宏、躁动、充满侵略性,如同一条刚刚苏醒、正在舒展筋骨的洪荒巨兽,其势冲天,搅动着方圆百里的风云!

这就是王气!新朝崛起、定鼎天下的中枢之气!

汪臧海怀中的星陨玉璧骤然变得灼热,左胸口的胎记也传来清晰的悸动,仿佛体内的某种力量被这外界的磅礴王气所引动,既感到压迫,又隐隐兴奋。他深吸一口气,默运心法,才勉强压下翻腾的气血,但眼神却愈发晶亮。如此气象,方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所在!

他们没有从正阳门等主要城门入城,而是在随从的引领下,绕行至城东一处相对僻静的城门。守城兵卒验看过文书,态度立刻变得无比恭敬,迅速放行,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汪臧海。

进入城内,又是另一番天地。街道宽阔,足以容纳数驾马车并行,两侧店铺林立,招牌幌子五彩斑斓,贩夫走卒,士农工商,摩肩接踵,人声鼎沸。虽然许多建筑还能看出新建或翻修的痕迹,但整体的繁华程度,已远非其他地方可比。空气中除了市井的烟火气,还隐约能闻到木材、石料、漆料的味道,显然城中大兴土木仍未停歇。

随从引着汪臧海,并未前往喧嚣的市井中心,而是穿街过巷,来到了一片相对清静的区域。这里的宅院明显更加规整、气派,高墙深院,门禁森严,往来行人衣着体面,步履从容,多是官员或世家模样。

最终,他们在一处并不起眼、但门楣上悬着“刘府”匾额的宅邸前停下。

“汪公子,到了。先生吩咐,请您先在此处歇息,他处理完王府公务,便回来与您相见。”随解释道。

汪臧海下马,早有门房上前恭敬地接过马缰。他步入府内,只见庭院不大,但布局精巧,假山池沼,回廊曲折,草木葱郁,自有一股清雅脱俗的韵味,与外面喧嚣的王气形成微妙对比,显然是刘伯温有意营造的一处静修之所。

他被安置在一间雅致的客房里。窗外正对着一小片竹林,清风拂过,沙沙作响,令人心静。他放下行囊,仔细感受着此地的气息。刘府内的“气”清正而凝练,带着浓厚的书卷气与玄奥的推算之力,显然主人常年在此研读修行,使得一草一木都沾染了其独特的气场。这股气场与外界的磅礴王气既相互独立,又隐隐相连,如同漩涡中心的一点平静。

傍晚时分,刘伯温回到了府中。他换上了一身正式的绯色官袍,更添几分威严,但见到汪臧海时,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

“汪公子,一路辛苦。住处可还满意?”刘伯温关切道。

“劳先生挂心,此处清雅宜人,甚好。”汪臧海起身相迎。

两人在书房坐定,仆人奉上香茗。刘伯温屏退左右,神色稍显郑重。

“臧海,”他换了称呼,显得更为亲近,“今日接你入城,想必你也感受到了,如今这金陵城,正是风云汇聚之地。吴王殿下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在即,登基大典亦在筹备之中。”

汪臧海静静聆听,知道重点即将到来。

“王府如今,求贤若渴。尤其是工部、钦天监等处,急需精通实务与天文地理之才。”刘伯温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着汪臧海,“以你之能,无论是入工部参与城池宫室规划,还是入钦天监执掌天文历法,皆可大展拳脚。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是一个选择,也是进一步的试探。工部务实,关乎眼前建设;钦天监清贵,关乎天道印证。两者皆位高权重,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晋身之阶。

然而,汪臧海却并未立刻选择。他沉吟片刻,抬头迎向刘伯温的目光,坦然道:“先生厚爱,臧海感激。无论是工部营造,还是钦天监推演,皆为国之重器,臧海皆愿学习效力。然,臧海以为,学问之道,贵在融会贯通。若能先于宏观处了解金陵形胜、王气格局,再深入具体职司,或能更有裨益。”

他没有被眼前的官职诱惑,反而提出了一个更超然、也更符合他自身知识体系的要求——先纵观全局,再定行止。

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此子心志之坚,眼界之高,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不慕虚位,直指核心,这才是能成大事者应有的气度。

“好!”刘伯温抚掌笑道,“既然你有此心,那便再好不过。明日,我便安排人带你登临钟山,俯瞰金陵全貌!这金陵形胜,龙盘虎踞,正是印证你所学的绝佳范本!”

“多谢先生!”汪臧海心中涌起期待。钟山,乃金陵制高点,亦是传说中诸葛亮曾慨叹“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的龙脉所在!

次日,天朗气清。在刘伯温安排的一名熟悉地理的老吏陪同下,汪臧海登上了钟山之巅。

立于山巅,凭栏远眺,整个金陵城尽收眼底!但见长江如带,环绕城西、城北;秦淮河如练,蜿蜒穿城而过;石头山(清凉山)如猛虎蹲踞城西;而脚下的钟山,则如巨龙盘桓城东。群山环绕,江河锁钥,形势险要,气象万千!

汪臧海凝神静气,全力运转灵觉,怀中的星陨玉璧散发出温和而强大的力量,辅助他的感知无限延伸。在他的“眼”中,下方的金陵城不再仅仅是砖石瓦木的堆砌,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能量场!

钟山山脉地气浑厚,如同龙脊,源源不断地向金陵城输送着磅礴的“龙气”;长江水势浩荡,带来无尽的“财气”与“生气”,如同玉带缠腰,更似天然屏障;秦淮河则如血脉,将生机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诸般气息在城中交汇、融合,被那皇城(王府)区域的强大核心所统御、梳理,形成一种有序而强大的能量循环,支撑着这帝王之宅的恢宏格局!

然而,在这片蒸腾的王气之下,汪臧海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谐之处。

城北临近长江的某些区域,地气略显虚浮】,且有水煞浸染】之象,似是地基或防洪有隐忧。城东南方向,有一片区域的“气”流转不畅】,隐隐形成淤塞】,可能是规划不当或排水系统有问题。更让他注意的是,作为“虎踞”象征的石头山,其山势虽雄,但地气中却隐含着一丝燥烈与不稳】,与钟山龙气的醇和沉稳形成对比,似乎……并非完全臣服?

“好一个龙盘虎踞,帝王之宅!”汪臧海由衷赞叹,随即对身旁老吏道,“然,龙虽盘桓,需防爪牙之失;虎虽雄踞,亦惕反噬之忧。天地尚无全功,何况人造之城郭?”

老吏闻言,浑身一震,惊讶地看着汪臧海。他陪同过不少官员文人登山览胜,听多了歌功颂德之词,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精准而深刻地指出这繁华背后的潜在危机!此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下山回府,汪臧海将所见所感,尤其是那几处不谐之地,详细记录于纸上,并未立刻呈给刘伯温,而是准备再深思熟虑,结合更多资料进行印证。

当晚,刘伯温回府后,听闻了汪臧海登山之感想,尤其是那“防爪牙之失”、“惕反噬之忧”的论断,沉默良久。

他来到汪臧海的房间,看着桌上那张写满标注的草图,叹道:“臧海啊臧海,你这一双眼,真是……洞若观火。”他指着图上标注的城北区域,“此地确有暗沙流动,历年江水泛滥,堤防始终是心头大患。”又指向东南,“前朝遗留坊市布局混乱,排水不畅,每逢大雨必成泽国。”最后,他的手指重重落在石头山上,声音低沉,“至于此山……其性刚烈,煞气暗藏,当年……唉,确是旧朝刑场及镇压叛乱之所,怨气未散。殿下亦曾言及,需以重器镇之。”

刘伯温看向汪臧海的目光,已然完全不同,充满了惊叹与一种“得遇知己”的欣慰。“你能初来乍到,便看出这些积年隐患,可见不仅学识渊博,更兼具经世致用之实才!明日,我便引你去见一人。”

“何人?”汪臧海问道。

“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李善长李大人之族弟,李文忠。”刘伯温道,“如今金陵城防、宫室修缮,多由他具体负责。你之见地,正可与他参详!”

汪臧海心中明了,这将是他在金陵权力场中,凭借真才实学,正式踏出的第一步。从宏观的王气感知,到具体的城防水利,他正在一步步接近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运作,也一步步走向那命中注定的、与“陵寝”相关的终极使命。

窗外,金陵城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共同照亮着这座蒸腾着王气与希望的古都,也照亮了汪臧海前行的道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