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农妇逆袭记 > 第102章 古寺秘会得遗训,玉蝉血书指迷津

子时的金陵彻底浸在墨色里,更夫的梆子声敲过三更,悠长的余韵在青石板深巷中打着旋,又被城北栖霞山麓的松涛卷走。鸡鸣寺的飞檐翘角在溶溶月色下泛着冷白,斗拱间垂落的铜铃纹丝不动,后山崖边的望江亭孤悬如叶,将蜿蜒的大江与模糊的城郭尽揽眼底。

林薇拢了拢袖口,指尖触到匕首冰凉的鞘,才将心头翻涌的牵挂强压下去。离开清河镇那日,她在凝香苑的后院跟陈大柱叮嘱到三更天。油灯的光晕里,账本、香料名录、往来客商的帖子在桌上码得整齐,陈大柱搓着粗糙的手掌,眼神里满是不舍与忐忑。“你在外头万事小心,别硬扛。”他反复摩挲着林薇递来的算盘,那是两人刚成亲时,林薇用第一笔绣活钱买的,算珠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温度,“凝香苑有我,铁蛋和丫丫也懂事,你只管放心。”

彼时铁蛋和丫丫趴在窗棂上,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盹,终究没熬住,被陈大柱抱回了西厢房。林薇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悄悄把攒下的银子塞进陈大柱怀里:“城南张记的胭脂膏子是绣坊姑娘的心头好,每月多订两箱;新进的茉莉香片要存进东厢房的防潮柜,记得每月翻晒一次。”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别跟人说我去了金陵,就说我回娘家省亲,若是有陌生人打听,只管推说不知道。”陈大柱用力点头,眼眶泛红,却只憋出一句“我等你回来”。

林薇走后,陈大柱着实慌了一阵。头个月就把胭脂和香粉的订单弄混,张记送来的二十箱胭脂膏子堆在库房,本该发往苏州的香粉却迟迟没备货。账房先生老周急得直跺脚,陈大柱却蹲在柜台后,盯着林薇留下的账本发呆——那账本上的字迹娟秀工整,每一笔收支旁都标注着注意事项,恍惚间,他仿佛还能看见林薇灯下记账的模样。痛定思痛,陈大柱把账本揣在怀里,日日琢磨,还特意去请教老周。渐渐地,他竟摸出了门道,不仅把订单理顺,还照着林薇提过的点子,在凝香苑后院开了个小作坊。

他请了两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做香包,绣样全是铁蛋画的。铁蛋虽才八岁,却极有天赋,笔下的小老虎威风凛凛,桃花娇艳欲滴,丫丫再跟着添几笔嫩黄的花蕊,绣出的香包竟成了清河镇的新鲜玩意儿。姑娘们结伴来买,有的要“老虎镇宅”,有的要“桃花招喜”,凝香苑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每月结账时,看着账本上比从前多了近三成的银子,陈大柱总会把铁蛋抱起来,指着账本笑道:“你娘要是在,准得夸咱们父子俩能干。”

铁蛋这半年更是让他省心。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背书,窗下的石桌上刻满了“勤”字。先生夸他记性好,《三字经》《百家姓》过目不忘,连最难背的《论语》都能朗朗上口。上月童生试放榜,红纸上“陈铁蛋”三个字写得端正,贴在镇口的老槐树上,陈大柱牵着丫丫挤在人群里,看见名字的那一刻,眼泪差点掉下来。他买了两串糖葫芦,丫丫啃着糖衣,含糊地说:“爹,娘要是看见铁蛋哥中了童生,肯定会买桂花糕奖励我们。”这话戳得陈大柱心口发疼,他摸着丫丫的头,声音发颤:“等你娘回来,咱们买两盒,让你娘也尝尝。”

可林薇此刻顾不上想这些。她独身站在望江亭中,江风卷着水汽扑在脸上,带着深秋的寒意。苏文远派的暗哨应该在山下的竹林里,她来之前只说“见个旧识”,没敢提沈伯临终前的嘱托——沈公的冤案牵连甚广,她不想把苏文远拖进来。亭柱上积着薄薄的灰,林薇指尖划过,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子时正刻已过,约定的人还没来。是出了意外,还是这本身就是个陷阱?她想起陈大柱笨拙却认真记账的模样,想起铁蛋捧着书本的专注,想起丫丫扎着羊角辫的笑脸,若自己出了事,他们该怎么办?

就在她转身想按苏文远教的暗号发出警示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响,伴着苍老的声音:“小姐终于来了。”

林薇猛地回头,只见月光下站着个老僧,灰色僧袍下摆被风吹得微动,手里捻着串深褐色佛珠,面容清癯,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沟壑。他什么时候来的?林薇握紧匕首,后退半步,警惕地打量着他——这鸡鸣后山人迹罕至,对方能悄无声息地靠近,绝非寻常僧人。

“贫僧慧觉,曾是沈公府上的西席先生。”老僧缓缓走近,声音轻得像落雪,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沈公遭难那年,贫僧弃了儒衫,托庇于鸡鸣寺,一待就是十余年。”

沈公府上的西席先生!林薇心里一震,沈伯临终前说过,若遇困境,可寻“当年府里教过公子的先生”,莫非就是这位慧觉法师?她稍稍放松了些戒备,却依旧没放下匕首:“大师约我来,是有外祖父的消息?”

慧觉法师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僧袖里取出个油布包。那油布包叠得整整齐齐,边角都磨得发白,显然是被妥善保管了很久。“这是沈公当年预感大难临头时,亲手交给贫僧的。”他的目光落在油布包上,带着几分怅然,“他说,沈氏血脉若持完整玉玦寻来,便将此物交付,再传他一句遗训。”

林薇接过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指尖能摸到里面硬物的轮廓。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戴着的半块玉玦——那是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说另一半在“能解沈家冤屈的人”手里。此刻掌心的油布包仿佛有千斤重,她强压着激动问道:“外祖父有何遗训?”

慧觉法师抬头望向江面,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出满脸的悲凉:“沈公言:‘玉玦鉴心,血书为证。欲雪沉冤,非止周逆。京华深处,另有乾坤。持此玉蝉,可寻故人。’”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林薇心上。玉玦、血书、周逆、京华……外祖父的冤屈,远比她想象的更复杂。周显仁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黑手竟在京城?而“玉蝉”,想必就是油布包里的信物。她想起在清河镇被周显仁的爪牙追杀的日子,想起陈大柱带着孩子们躲进地窖的惊慌,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若京城的势力比周显仁更强,那她的家人岂不是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大师可知‘故人’是谁?‘京华深处的乾坤’又指什么?”林薇急切地追问,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颤抖,她太想知道真相了,太想为外祖父报仇,太想早点结束这颠沛流离的日子,回到清河镇,回到家人身边。

慧觉法师却摇了摇头,面露歉然:“沈公当日没细说,只说时机到了,自然会有分晓。贫僧这些年守着这油布包,日夜诵经,就盼着能亲手交给小姐,了却沈公的遗愿。”他双手合十,对着林薇深深一揖,“如今心事已了,贫僧也该归寺了。”

“大师留步!”林薇急忙叫住他,“韩按察使虽收留我,却对沈案避而不谈,我在金陵处处受制,接下来该往哪走?求大师指点!”

慧觉法师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金陵非久留之地,韩府亦非绝对之安。真龙隐于九重,潜蛟困于浅滩。小姐当断则断,速离此地,直指京华,方有一线生机。”

话音落时,他的身影已经融入松林的阴影里,快得像一阵风。林薇站在亭中,反复琢磨着“速离金陵,直指京华”八个字——这与她近来对韩明远的疑虑不谋而合。韩明远虽表面上帮她,可每次提到沈公的案子,总以“时机未到”推脱,想来是忌惮京城的势力。看来这金陵,确实不能再待了。

她借着月光打开油布包,里面是几页泛黄的桑皮纸,纸上的字迹是用早已发黑的血液写的,笔画遒劲,密密麻麻记着些人名和地名,末尾还有一枚朱红印章,是沈公的私印。果然是血书!旁边放着枚白玉蝉,触手温润,蝉翼上的纹路雕刻得极为精细,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林薇迅速把血书和玉蝉收好,贴身藏进衣襟——这是外祖父用性命换来的证据,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下山的路很陡,林薇走得又快又急,心里盘算着回去后要立刻跟苏文远商议离金陵的事。她想起陈大柱,若是告诉他要去京城,他定会急得跳脚,可眼下的情况,她别无选择。等沈案昭雪,她一定要带着孩子们去京城逛一逛,看看那里的琉璃瓦,尝尝御街上的点心,补偿这些年对他们的亏欠。

可没走多久,她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山下的小路——那是回韩府别院的必经之路,几个黑影在月光下一闪而过,动作迅捷如狸,转眼就隐进了路边的树林里。林薇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苏文远派的护卫都穿青色劲装,而这几个黑影一身黑衣,腰间还别着短刀,那身形和隐匿方式,跟当初在清河镇追杀她的赵奎手下一模一样!

是周显仁的人!他们竟然追到了金陵,还摸到了鸡鸣寺附近。林薇攥紧拳头,冷汗顺着额头滑落——他们怎么会找到这里?难道韩府有内奸?还是自己下山时暴露了行踪?她不敢多想,赶紧躲到一棵松树后,屏住呼吸观察动静。江风呼啸着,把树林里的脚步声吹得有些模糊,可她能感觉到,那些黑影正在朝这边靠近,像饿狼般盯着猎物。

慧觉法师的警告犹在耳边,眼前的危机却已迫在眉睫。她就像掉进了一张网里,而织网的人,正一点点收紧绳索。林薇摸了摸怀里的血书和玉蝉,又想起凝香苑的灯火,想起陈大柱拿着账本傻笑的样子,想起铁蛋捧着童生榜单的骄傲,想起丫丫抱着她的腿喊“娘”的声音。她不能有事,为了家人,她必须活着离开这里。

她深吸一口气,借着松树的掩护,慢慢往后退。得换条路回别院,还要尽快通知苏文远,让他加固别院的防备。可就在她转身的瞬间,树林里传来一声轻响,紧接着,一道黑影朝她这边扑了过来,短刀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寒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