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我以祝由镇百邪! > 第332章 漠北寻龙铁,朝堂起惊雷

南海的硝烟尚未散尽,漠北的风沙又起。帝国的边疆与庙堂,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动的琴弦,奏响着愈发急促而危险的乐章。探寻秘密的脚步与维护利益的暗流,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将局势推向更加莫测的深渊。

陆明心率领着一支精干的斥候小队,深入了广袤而危险的漠北草原。他们避开黠戛斯部落的主要活动区域,依据古老的传说和沈灵生提供的模糊线索,向着传闻中曾有“星辰坠落”的方向艰难行进。

漠北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烈日灼沙,时而狂风卷石。小队昼伏夜出,依靠星辰和司南辨别方向,小心翼翼地侦查着。数日后,他们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戈壁深处,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几处被刻意掩盖的营地遗迹,残留的篝火灰烬中,夹杂着并非本地植物的香料残渣,空气中亦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与邪教祭司身上相似的阴冷气息。

“他们来过这里,而且离开不久。”陆明心蹲下身,捻起一点灰烬,神色凝重。他示意队员们散开侦查。一名擅长追踪的斥候在不远处的沙丘下,发现了几枚深嵌在岩石中的奇特脚印,那脚印比常人大上一圈,形状也有些怪异,仿佛穿着特制的金属靴。

顺着脚印和车辙的痕迹,他们追踪到了一片巨大的、如同被巨斧劈开般的赤色峡谷边缘。站在峡谷上方,可以感受到一股异样的气流从谷底盘旋而上,带着一种沉闷的、仿佛大地心跳般的微弱震动。峡谷深处的岩壁上,隐约可见一些人工开凿的痕迹,以及一些用暗红色颜料描绘的、扭曲难明的古老图案。

“地脉之眼……难道就是指这里?”陆明心心中暗忖。他不敢贸然深入,命令小队在峡谷外围险要处设立隐蔽观察点,日夜监视谷内的动静。

就在他们设立观察点的第二天夜里,异变陡生。谷底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紧接着,一道微弱的、仿佛凝聚着星辉的银白色光柱冲天而起,虽然转瞬即逝,但那刹那间散发出的奇异能量波动,让陆明心体内继承自父亲的血脉隐隐共鸣,也让所有队员感到一阵心悸。

几乎在光柱出现的同时,几道黑影从峡谷的不同方向窜出,迅捷如鬼魅般向着光柱起处奔去。借着朦胧的月色,陆明心看得分明,那正是数名身穿黑袍的“虚无之眼”祭司,以及几名身材异常高大、穿着全覆盖式金属铠甲的护卫——正是那巨大脚印的主人!

“他们找到了!”陆明心立刻意识到,邪教恐怕已经发现了与“星陨之铁”相关的关键之物!他当机立断,留下两名斥候继续监视并设法向都护府传递消息,自己则带领其余队员,小心翼翼地尾随那群邪教徒,深入峡谷。

岭南方面,在朝廷的严旨和追加的资源支持下,节度使冯敬之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手腕。整合后的岭南水师经过精心策划,终于在一次护航任务中,成功诱出了活跃在外海的“黑帆舰队”一部。

战斗在南海的惊涛骇浪中展开。唐军水师以数量优势和改良后的拍竿、弩箭应对,虽然“黑帆舰队”的黑油火弹依旧凶猛,烧毁了两艘唐军战船,但冯敬之指挥若定,利用熟悉的海域和灵活的战术,最终将来犯的三艘黑帆贼船包围。经过惨烈的接舷战,两艘贼船被焚毁,一艘被俘,擒获贼众数十人。

经审讯,俘虏交代,他们确实受雇于大食商人,但其直接指挥者,是一名被称为“海蛇”的神秘人物,并非大食军方正式人员。他们的任务是袭扰大唐沿海,破坏市舶司,阻止大唐海贸发展。此次受挫后,“海蛇”及其主力已遁往更南方的海岛基地。

虽然未能尽全功,但此战有效地打击了“黑帆舰队”的嚣张气焰,暂时稳定了广州外海的局势。广州市舶司也借此机会,在加强守备后正式挂牌成立,首批获得许可的唐商与室利佛逝、占婆等国商船进行了交易,虽规模不大,但标志着帝国海贸的艰难起步。

冯敬之上书朝廷,建议以此胜利为契机,主动遣使联络南海诸国,宣示大唐维护海疆安宁、促进海上贸易的决心,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孤立大食支持的海上破坏势力。此议得到了郑远等人的支持,景和帝准奏,鸿胪寺开始着手筹备。

就在南海传来捷报,稍稍缓解朝廷压力之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在帝国的心脏——长安,猛然爆发。

由左相郑远主导,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在对淮南道赈灾贪腐案的深挖中,意外地牵扯出了一条指向漕运系统的巨大贪腐链条!初步查证,数名掌管漕运关键节点的官员,与江南几家大粮商、船帮勾结,多年来通过虚报损耗、夹带私货、操纵运价、乃至故意制造“事故”等手段,侵吞了巨额漕粮和运费!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线索竟然隐隐指向了户部侍郎——右相张元的得意门生之一!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张元参与其中,但其派系核心成员卷入如此重案,无疑在朝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雷。

张元又惊又怒,一方面紧急撇清关系,声称对门生所为毫不知情,并“大义凛然”地要求严查不贷;另一方面,则暗中指使派系官员,试图将水搅浑,或攻击调查组办案不力、罗织罪名,或抛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陈年旧案试图转移视线。

朝堂之上,风云突变。原本还在为海贸、漕运政策争论的双方,瞬间将焦点集中到了这起惊天贪腐案上。郑远一系的官员乘胜追击,要求彻查到底,不论涉及何人。而张元派系的官员则拼命防守,试图保住核心成员,局面一时僵持不下。

景和帝龙颜大怒,下旨此案必须严查,凡有涉案,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依法严惩!他授予联合调查组更大权力,甚至允许其在必要时请动玄枢阁协助,查明某些涉及方术掩盖的赃款流向。

这场被称为“漕运案”的风暴,迅速席卷了朝堂,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贪腐本身,演变成了郑远与张元两大政治集团的一次正面碰撞,也成为了检验景和新政能否真正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根基的试金石。

玄枢阁内,被封印的“星槎”模型,在陆明心于漠北峡谷看到那银白光柱的几乎同一时间,再次产生了异常波动!这一次,不再是微弱的“共鸣”,而是模型本身轻微地震颤起来,其核心那被封印的空间,仿佛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牵引,试图突破玄铁与符文的束缚!

陆昭第一时间赶到,联合数名阁内修为高深的术士,全力加持封印,才勉强将那躁动的波动压制下去。他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漠北……果然出事了!那‘星陨之铁’的力量,竟然能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引动这‘坐标’!”

他立刻通过特殊渠道,向漠北的陆明心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示,提醒他邪教所图极大,务必谨慎,若事不可为,以保全自身和队员为要。

与此同时,安西大都护府传来紧急军报。大食东进军团的前锋,约三千精锐“古拉姆”骑兵,已抵达怛罗斯河谷一带,与当地忠于大食的部落汇合,其兵锋直指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军报中还提及,随军的不仅有之前提到的高阶“暗目者”,似乎还有几位身份更加尊贵、气息更加深邃的神秘人物。

安西大都护请求朝廷尽快明确方略,是战是和,并希望北庭方向能予以策应,牵制可能来自黠戛斯方向的压力。

西疆的警报,与漠北的异动、朝堂的风暴、南海的博弈交织在一起,让帝国的局势骤然紧张到了极点。仿佛四面八方都有无形的绳索,正在缓缓勒紧。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局面,年轻的景和帝李玠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决断。他连续召见风阁辅政、六部尚书及陆昭等核心重臣,进行小范围的紧急磋商。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争论同样激烈。有人主张优先稳定内部,彻查漕案,肃清贪腐,再图外事;有人则认为西疆危在旦夕,必须立刻调兵遣将,支援安西,否则西域不保;还有人担心漠北邪教所图,若让其得逞,恐酿成更大祸患。

郑远综合各方意见,提出了一个全局性的策略:“陛下,内忧外患,皆需应对,但需分轻重缓急。漕案关乎吏治民心,必须彻查,然可由三司按律进行,陛下与风阁掌控大局即可,不宜因此耽误军国大事。西疆军情紧急,安西不容有失,当立刻敕令安西大都护,坚决反击来犯之敌,同时命北庭秦啸岳部加强戒备,伺机策应,至少确保黠戛斯无法与大食东西夹击。至于漠北,陆明心将军已发现关键线索,邪教图谋恐关乎超越寻常军阵之力,当由陆国师统筹,玄枢阁全力介入,务求阻止其获得‘星陨之铁’!”

陆昭补充道:“陛下,臣预感,漠北之事与西疆战事,乃至那‘星槎’异动,皆与‘虚无之眼’教主脱不开干系。其计狠毒,多方发动,令我首尾难顾。我等必须抓住关键,漠北之事,或为解开全局之锁钥!”

景和帝沉思良久,目光扫过众臣,最终坚定地说道:“便依郑相、陆国师之策!内查贪腐,外御强敌,破邪教阴谋,三者并行不悖!拟旨:安西战事,授权安西大都护全权处置,务必要将大食兵锋阻于碎叶城外!北庭策应,严防黠戛斯!漠北之事,由陆国师便宜行事,玄枢阁及北庭军方全力配合!漕运一案,由三司继续严查,朕要看到水落石出!”

帝国的巨轮,在年轻皇帝坚定的舵手下,迎着惊涛骇浪,做出了全面的应对。然而,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漠北的峡谷、安西的战场、长安的朝堂,每一处都决定着帝国的命运。

陆明心漠北探查发现邪教踪迹及疑似“地脉之眼”峡谷,并目睹“星陨之铁”引发的异象,决定冒险深入。岭南水师初战告捷,挫败黑帆舰队,市舶司正式成立。朝堂因漕运贪腐大案爆发激烈斗争,郑远与张元集团正面冲突。西疆大食军团逼近碎叶城,安西求援。陆昭发现“星槎”异动与漠北相关。景和帝最终定策,内查、外战、破邪三线并进,帝国进入全面应对危机状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