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法会的尘埃落定,拂林国使团的锐气被彻底挫败,利奥等人虽未立即离开长安,但其活动明显收敛,鸿胪寺汇报,他们似乎正在重新评估与大唐交往的策略。然而,陆昭与沈青桐却无暇沉浸于这场外交胜利,来自鬼市的线索,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他们走向帝国南疆那未知的险境。
岭南道,瘴疠之地,烟瘴横行,民风彪悍,朝廷控制力相对薄弱。“忘忧谷”更是被当地土人视为禁地,传闻有去无回。派遣何人前往调查,成了风阁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朝会之上,景和帝李玠将此事提出,征询众臣意见。
兵部尚书秦啸岳首先开口:“陛下,岭南多险,非精兵强将不能深入。臣可派一营岭南府兵,护送精干吏员前往探查!”
新任户部尚书韩漳却顾虑道:“秦太尉,大军一动,耗费甚巨,且容易打草惊蛇。若那‘忘忧谷’真与宫中旧案有关,或另有势力窥伺,大军压境,恐使其隐匿更深,或狗急跳墙。”
刑部尚书亦道:“此事牵扯宫廷秘辛,需隐秘行事,大军确非良选。”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这时,陆昭出列,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诸位大人。‘梦蝶魂’关乎宫廷安危,‘蚀神纹’余毒未清,其背后是否还有更大图谋,尚未可知。寻常兵将,或可应对山林险阻,却难防那诡谲幻术与阴毒手段。臣,请旨与内子沈青桐,亲往岭南一行。”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国师与尚药局奉御,地位尊崇,竟要亲身涉险?
沈青桐亦出列,敛衽一礼,声音清越:“陛下,臣妾略通医术,可应对瘴疠之毒;于武道、祝由亦有涉猎,或可应对那山谷幻象。且此事关乎陛下龙体安危,臣妾夫妇,义不容辞。”
郑远沉吟片刻,看向皇帝,微微点头。李玠看着阶下这对屡次挽救帝国于危难的夫妇,心中感佩,最终决断道:“准!朕授陆卿岭南道采访使(临时性监察官职)之职,许便宜行事之权。沈奉御随行。另,着岭南节度使选派本地熟悉地理、悍勇可靠的向导与护卫百人,听候调遣。一切,以安全为重!”
圣旨下达,陆昭与沈青桐并未多做耽搁,将朝中与玄枢阁事务稍作安排,便带着一队精心挑选的玄枢阁好手,轻车简从,星夜兼程,奔赴岭南。
越往南行,气候越发湿热,山林茂密,毒虫滋生。一行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岭南节度使驻地广州。岭南节度使早已接到朝廷密旨,不敢怠慢,立刻选派了麾下最得力的校尉——出身当地俚僚(岭南少数民族)、熟悉山林、勇武过人的阿豹,以及其麾下百名善于山地作战的土兵作为向导与护卫。
稍作休整,补充了应对瘴气的药物和必要的物资后,队伍便在那位曾提供线索的安嗣业(他因家族与“梦蝶魂”的渊源,且熟悉部分路径,自愿充当顾问)的指引下,向着云雾山深处的“忘忧谷”进发。
沿途,他们穿越了不见天日的原始密林,避开了色彩斑斓的毒蛇与硕大的吸血蚂蟥,更遭遇了数次诡异的“鬼打墙”,若非陆昭以术法破妄,沈青桐以药物驱散迷惑心智的瘴气,恐怕早已迷失方向。
这一日,行至一处溪流潺潺的山涧,众人正欲歇息饮水,忽听得林中传来一阵细密如孩童哭泣般的怪声。紧接着,无数色彩艳丽、形似飞蛾却长着狰狞口器的怪虫,如同一片彩云般从林间涌出,直扑队伍!
“是‘**蛊蛾’!快闭住呼吸,以湿布掩住口鼻!”安嗣业脸色大变,急声喝道。他曾听祖父提过,此蛾鳞粉有致幻之效,成群出现,极为难缠。
士兵们反应迅速,纷纷依言照做。然而,那蛊蛾数量太多,仍有不少士兵吸入鳞粉,眼神开始迷离,手舞足蹈起来。更有甚者,竟挥刀向同伴砍去!
沈青桐临危不乱,迅速取出几包药粉,以内力震散,药粉化作一片淡黄色的烟雾,笼罩住队伍。这是她根据药王谷典籍,特意配置的“清心辟瘴散”,对各类迷幻毒素有奇效。烟雾所过之处,那些蛊蛾如同遇到克星,纷纷坠地,吸入鳞粉的士兵也渐渐清醒过来。
阿豹与其土兵见状,对这位看似柔弱的京城女官更是敬佩有加。
陆昭则目光锐利地望向蛊蛾飞来的方向,沉声道:“此物并非天然聚集于此,是被人驱策而来。看来,我们已经接近目标,并且……被人盯上了。”
就在陆昭夫妇深入岭南险地之时,遥远的北庭,也并不平静。
庭州城经过数月休整,已恢复几分生机。然而,大都护秦峻与李光弼、明心、灵生等人,却并未放松警惕。根据之前发现的那些烧焦的、带有大食文字的羊皮纸碎片,以及边境斥候不断传回的零星信息,他们判断,黠戛斯虽暂时败退,但其背后,似乎有大食势力的影子在活动,不断为其提供物资,甚至可能派出少量“顾问”,帮助黠戛斯重整旗鼓,骚扰边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