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CBD核心区,沈氏集团总部大厦顶层。
凌晨三点,总裁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像一座悬浮在都市夜空中的孤岛灯塔。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沉睡的城市和蜿蜒的江流,万家灯火已稀疏,唯有此处,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绷的战争气息。
空气净化器以最低档运行,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却驱不散空气中浓重的咖啡因和打印机墨粉混合的味道。宽大的黑胡桃木办公桌上,三块巨大的曲面显示屏正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数据和图表,旁边散落着几份摊开的、标注着“绝密”字样的文件。烟灰缸里已经堆了七八个烟蒂,昭示着主人一夜未眠的焦灼。
沈聿珩坐在宽大的皮质座椅里,身上依旧是白天那件熨帖的白衬衫,只是领口松开了两颗纽扣,袖口随意地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深邃的眼眸因为长时间聚焦屏幕而布满了细密的红血丝,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隼,像淬了寒冰的刀锋,紧紧锁定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曲线。
“北美分部做空报告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FTK资本这次是有备而来,联合了三家对冲基金,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压我们在新能源板块的股价,破坏我们与欧洲‘绿洲计划’的谈判。”陈恪站在办公桌前,语速极快却清晰,手中平板电脑上的数据不断刷新,“他们抓住了我们上一个季度的研发投入超出市场预期这一点,大肆渲染‘投资回报周期过长’、‘技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引发恐慌性抛售。”
沈聿珩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条陡然下跌的绿色曲线,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声音冷冽:“绿洲计划的负责人,安德森那边,态度有没有变化?”
“安德森本人还在观望,但他董事会里的几个保守派已经有些动摇,对我们的技术领先优势提出了质疑。FTK的人,昨晚和其中两位共进了晚餐。”陈恪调出另一份情报。
“意料之中。”沈聿珩扯了扯嘴角,那笑容没有丝毫温度,“告诉安德森,如果他因为这点市场噪音就质疑沈氏的技术实力,那‘绿洲计划’的合作基础也就不存在了。我们随时可以找到更识货的伙伴。另外,把我们下一代固态电池的实验室实测数据,匿名透露给《自然·能源》的评审委员会,不用提沈氏,只发核心数据。”
陈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是,沈总!我立刻去办。” 这一手极其高明,既敲打了摇摆的合作伙伴,又用最权威的第三方平台,不动声色地回击了技术质疑。
“还有,”沈聿珩的目光转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复杂的资金流向图,“查清楚FTK这次动用的杠杆资金,主要来自哪几家银行。联系我们在瑞士和开曼的人,给他们找点‘麻烦’,让他们自顾不暇。另外,启动B计划,动用我们在海外的‘影子基金’,反向收购市场上被恐慌抛售的沈氏股票,动作要快,要隐蔽。”
“明白!”陈恪飞快记录,“收购尺度?”
“上不封顶。”沈聿珩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要让FTK知道,想动沈氏,就得做好被崩掉牙的准备。”
“是!”
命令一条接一条地下达,精准、高效、冷酷。整个顶层办公室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而沈聿珩就是绝对的核心处理器。他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的信息,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调动庞大的资源,应对来自全球资本市场的恶意狙击。这不仅关乎巨额财富的蒸发与否,更关乎沈氏集团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战略布局和行业地位。
这种压力,足以将普通人压垮。但沈聿珩的脸上,除了因疲惫而更显冷硬的线条外,看不出丝毫慌乱。仿佛这席卷而来的惊涛骇浪,于他而言,不过是一场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棋局。
桌上的内部电话响起蜂鸣。沈聿珩按下接听键,是楼下安保负责人的声音:“沈总,林星冉小姐在楼下,说……想见您。”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显然也知道这个时间点非常不合时宜。
沈聿珩敲击桌面的手指微微一顿。
陈恪立刻看向他,低声道:“沈总,需要我下去……”
“不用。”沈聿珩打断他,目光依旧落在屏幕上不断变化的K线图上,声音听不出情绪,“让她上来。”
几分钟后,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林星冉穿着一件简单的米白色羊绒开衫,搭配牛仔裤,素面朝天,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她似乎也没想到办公室里的气氛会如此凝重,脚步在门口顿了一下,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无措。
眼前的沈聿珩,和她平时见到的那个虽然冷峻但总带着一丝纵容的男人完全不同。此刻的他,像是完全被一层冰冷的铠甲包裹,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低气压,眼底是深不见底的疲惫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