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 第7章 出 门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第7章 出 门

作者:聪颖雪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6:24

第二天一早,梁蘅还是早早先到寿安堂请安。祖母没有见她,余嬷嬷出来说老夫人身子有些乏,还没有起身,让她先去主院。梁蘅知道是祖母不想见她,定是气她忤逆,也怕她再苦苦哀求。

待梁蘅出了院子走了,屋里老夫人才放下了窗纱。余嬷嬷进屋来向老夫人说道:“老夫人放心,大小姐没事儿。”

老夫人叹了口气,到榻上坐下:“她从小在我跟前长大,向来听话,这次却这般不懂事。”

余嬷嬷劝道:“女孩儿家紧张自己的婚事,也是人之常情。大小姐是个好孩子,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我也是思虑再三,原本也没想过会给大丫头定这样的婚事,可谁晓得就是这样巧呢?你们夫人也是为思安和两个哥儿的将来考虑,现在骁勇将军家的门槛都要踩烂了,我们家能和李家结亲是多难得的机会啊。”老夫人说道。

余嬷嬷当然晓得能和李家攀上亲,老夫人是很高兴的。虽然一开始知府夫人过来提的时候,老夫人没有同意。但经过夫人的一番利弊分析,老夫人马上就改变了主意。知府夫人中间斡旋,很快把这门婚事又争取了过来。

昨天大小姐的反应她们也确实没想到。其实说得不好听点,大小姐在她心里像是个木头美人,从来都是听吩咐,受安排,在谁的跟前都是一副微微浅笑的样子。老夫人满意这样的长孙女,不淘气不矫情又听话,突然间敢这样顶撞长辈,倒是吓人一跳。

余嬷嬷想了想还是对老夫人说道:“昨日,奴婢瞧着大小姐那样,似乎像晓得李家似的,还知道李家有两位公子。”

老夫人闻言一愣:“我倒不曾细想,难道是这丫头已经知道了,却在跟我装相打哑谜。”

余嬷嬷道:“大小姐向来孝顺,怎么会故意来忤逆您呢?有可能是那些个嘴碎的丫鬟婆子胡说八道让大小姐听到了也说不定。”

余嬷嬷见老夫人凝神不语,又说道:“老夫人放宽心,大小姐是您看着长大的,不会让您失望的。只是她年纪还小,长在深宅大院里,半点不曾吃过苦,想问题自然想的简单,这阵子您好好教导她便是。”

老夫人正色道:“哪能由着她的性子,自然是要好好备嫁才是正理。”

一时无话,余嬷嬷正准备出去,忽听老夫人说道:“原来我一直觉得她像她老子,样貌像,脾气秉性也像,没想到这丫头还是有些像秋露的。”

余嬷嬷没反应过来,嗯额一声,又听老夫人说道:“思安就最是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做的他是碰都不会碰。从前老太爷在的时候总夸思宏聪明,说思安太过老实,没有灵气,可我却只晓得,思宏太过千翻,你看看现在思安即便不聪明也是从七品的官职,思宏却连个品级都没混上。”

老夫人说着说着又绕回她的老话上来了。余嬷嬷跟着她从江家陪嫁到梁府来,又看着府里的三位小爷长大,哪里会不明白老夫人的痛脚呢?老夫人亲生的两个儿子,老大思安,老二思宏,一个沉稳一个跳脱,老夫人最喜欢稳重听话的老大,最头疼淘气的老二。至于庶出的老三梁思宪是从来不看在眼里的。

突然间又提到秋露,都多少年没听到的名字了!余嬷嬷劝道:“大爷,二爷都是衙门里办差的人了,您还担心什么呀。将来还有砚哥儿,瑾哥儿呢,都是有出息的。”

老夫人一想到两个孙子就高兴起来。余嬷嬷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才从屋里出来,看见院子里两个小丫鬟在廊下打络子,晃神间觉得真像20年前啊,秋霞,秋霜,秋雪,秋露四个丫头在院子里闹着玩儿,打络子绣花。时间过的真快啊!

梁蘅在议事房做完事,才到嫡母跟前去讨恩典。梁夫人听她说是去郭二小姐家,帖子也送来了,稍一沉吟便同意了,吩咐身边管事妈妈贺嬷嬷安排马车,打点出门的事。

梁纾见大姐姐要出门,偷偷打量她好几眼。等梁蘅走了,梁纾偎到母亲身边问道:“母亲,您说大姐姐已经知道李家的婚事了,我看她没什么反应啊?”

梁夫人嗔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要什么反应,难不成要你大姐姐到处嚷嚷吗?”

梁纾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毕竟嫁到李家也不是原配,大姐姐才多大啊,这......”

梁夫人见女儿越说越离谱,宠溺地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娘不是恶毒的嫡母,李家这门亲事,虽说是填房,可好处只会比坏处多,单说李家没有妾室这一条就已经好过许多人家了。让她去李家,我是有些私心,但也是考量过的,你别在那瞎操心。”

梁纾努努嘴,不服气的样子。梁夫人没好气地告诫道:“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梁蘅从主院出来就急忙回到漪澜轩收拾东西,装上了给郭幸做的香包,还有给郭夫人做的抹额。草草地吃了些饭食,便带着翠柳到二门外去坐马车。

马车已经在候着了。梁蘅一看负责赶车的小厮是马房梁伯的孙子青河,放心下来。幸好不是梁伯,那老头又精明又小心,每次出门把马车守的死死的,生怕有登徒子冲撞了府里的小姐,也不让她们姐妹乱跑,想买点东西都不方便。

郭府在文新巷,离梁府不算远,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到了门口,翠柳给青河打发了几文钱,让他把马车赶到后头去,嘱咐道:“大小姐今天会多玩一会儿,你去买果子吃找地方玩儿吧!”青河欢天喜地的答应了,赶着马车跟郭府的门房走了。

才进门没走多远,郭幸就跑了出来,大丫鬟百灵跟在后面跑。

梁蘅笑道:“我的老天爷,跑这样快,摔着了郭夫人不把我撵出门才怪!”

郭幸看到她高兴坏了:“才不会呢,上元节后就没见过面,连我娘都想你了,还问你怎么不来玩儿呢。”

梁蘅见到郭幸也很高兴,和她手牵着手一起去正房给郭夫人请安。

郭府没有梁府那么大地方,是一个三进的宅子。郭夫人生了三个孩子,一子两女,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儿子也已娶亲,还剩下小女儿在身边。小女儿郭幸一向和梁蘅交好,梁蘅又是梁府的长女,个性沉稳,谦逊娴淑,郭夫人也很喜欢她。

还没进门,郭幸就喊道:“母亲,你看谁来了?”

郭夫人正在和儿媳沈氏说话,听见女儿的声音,对儿媳笑道:“这丫头哪有个女孩儿样,咋咋呼呼的,谁家敢要。”

沈氏也忍俊不禁:“妹妹还是个小孩儿脾气呢!”

梁蘅进门来,笑盈盈地向郭夫人请安,又向沈氏问好。郭夫人见到梁蘅也很高兴,嘘寒问暖,又招呼着让厨房做好吃的。梁蘅急忙推辞道:“夫人您快别忙了,我就是想阿幸了,过来看看你们。”又拿出准备的抹额送给郭夫人。

郭夫人拿着抹额,连连夸赞:“蘅姐儿真是好手艺!好孩子辛苦你了,这上面的牡丹花可不好绣。”

梁蘅被夸得不好意思,谦虚道:“哪有您说得那么好,您不嫌弃就好!”

郭夫人和沈氏才和梁蘅闲聊了几句,郭幸就等不及了,对母亲和嫂嫂说道:“好了好了,母亲你们快给蘅儿做好吃的吧,我们要回屋了。”说完也不等母亲同意,拉上梁蘅便要走。

郭夫人笑骂道:“你急什么,怕蘅姐儿跑了不成。”

梁蘅赶忙行礼,和郭幸退出了上房,到郭幸屋子里说悄悄话。

郭幸吩咐百灵去泡茶拿点心,又拿出新得的首饰给梁蘅看。梁蘅心里惦记着事,着急得很,赶忙让郭幸关了房门有话跟她说。

梁蘅说道:“阿幸,我想你帮我件事”。

郭幸见梁蘅面上焦虑,问道:“你到底怎么啦?”

“家里已经准备给我定亲了,可我心里难过,想见见我奶娘。阿幸,我想一会儿偷偷地从郭府后门出去,看了奶娘就回来,你帮帮我好吗?”梁蘅哀求道。

郭幸一听梁蘅要定亲了惊讶了一下,随即又觉得正常。梁蘅比她大一岁,她母亲都在偷偷地给她相看,梁蘅定亲也就不奇怪了。只是这个节骨眼上,怎么想要去见奶娘呢?

梁蘅的奶娘是被赶出府的,郭幸听梁蘅说过。对外称奶娘年纪大了,要回家去养老,其实是奶娘惹怒了夫人被赶出府的,究竟是为什么,梁蘅没有细说。但是这几年梁蘅一直偷偷地让人给奶娘送银子送东西,却没有再见过奶娘的面。

郭夫人吩咐人给她们送点心果子过来,百灵在门口接了,说两位小姐在闺房里说悄悄话呢!谁知两人却带着丫鬟偷偷地在后门上了马车。她们坐的是郭府的马车,郭幸吩咐车夫把马车赶到城北桂花巷,刘妈妈已经在巷子口等着了。

梁蘅没有来过奶娘住的地方,一直都是安排刘妈妈时不时的送些银钱东西过来,便让刘妈妈在这儿等着带路。

梁蘅不让郭幸下马车,只让她在车里等着,又让翠柳留下陪她。这边是城北,靠近城墙根了,她们几个小女孩儿从未来过这些贫民住的地方,还是小心些好。

梁蘅跟着刘妈妈往巷子里走,越往里走,房屋越发密集,道路也变得狭窄起来。街边偶尔有几个孩童在嬉笑玩耍,还有些妇人坐在门口,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闲聊家常。

走了好长一段路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扇陈旧的木门,门板上的漆皮已经脱落了不少,露出里面粗糙的木头纹理。门上的铜环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锈迹斑斑。门半掩着,轻轻晃动,发出“吱呀”的声音。

刘妈妈轻轻推开门,唤到:“王妈妈在吗?”

梁蘅站在后面,透过推开的木门,看到院子里三间土坯房子,屋顶的茅草已经有些稀疏,门前放着一张小木桌子和两把椅子,院墙边上晒着用绳子串起来的萝卜干。

这时屋子里出来一位老妇人,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粗布长袍,长袍的颜色本应是深蓝色,但经过无数次的洗涤,如今已变成了淡淡的灰蓝色。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布带,下半身是一条黑色的粗布裤子。老妇人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只别着一根素银簪子。她脸颊消瘦,皮肤有些干燥。抬头看向门外,眼睛里瞬间充满了泪水。

刘妈妈后面站着蘅姐儿,奶娘王氏一眼就认出了她。梁蘅却不敢确认面前这个老妇人就是日思夜想的奶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