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 第6章 摊 牌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第6章 摊 牌

作者:聪颖雪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6:24

一晃就要进四月了,院子里的花儿也越开越艳了。梁蘅和梁纾跟着学庶务也有段日子了,一个认真,一个聪明,梁夫人对她俩倒是满意,慢慢地也把一些事情交给她们来办。

从前梁蘅觉得和二妹妹总是有些距离,这段日子两姐妹同进同出,办事也有商有量,倒真真正正的有些姊妹亲情了。

梁纾也少了好些架子。从小母亲就告诉她,她是嫡女,生来就比其他姐妹高贵,不必和其他人太亲近。她也一直记着母亲的话,对姐姐妹妹们都不怎么亲热。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对大姐姐不自觉的有些想靠近,这段日子越发的喜欢和大姐姐在一起。上一次,她偷偷听到母亲和父亲说李家的事,她忍不住旁敲侧击地告诉了大姐姐,她不想大姐姐嫁得不好。

昨天母亲告诉她大姐姐的亲事差不多要定下了,她才晓得,这是内宅女孩儿摆脱不了的命运。母亲说李家门第高,又是娶的正妻,虽说是续弦,也算是高攀了。可是听说那边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姐姐花儿一般的年纪,嫁过去就要做后母,梁纾觉得不公平。

都说祖母偏疼大姐姐,可关键时刻也不见对大姐姐有多少怜惜。她晓得是大舅舅写信来要母亲促成这桩婚事,母亲没有瞒着她,反而借此机会教导她,高门大户之间联姻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如何把利益最大化,如何处理打点好上下。

梁纾心里不痛快看梁蘅的眼神充满了同情。梁蘅心里也忐忑得很,今早寿安堂的余嬷嬷亲自来传话:让她晨起不必急着去寿安堂请安,先来夫人这儿把事做完了,再去寿安堂陪老夫人说话。看样子是要亲自跟她说亲事的事了。

快一个月了,梁蘅自己在屋里偷偷地设想了好多。也许这桩婚事成不了,也许嫁过去过的很好,也许嫁过去过的不好,也许她偷偷地跑掉......无论想了多少种可能,她都没有办法改变现实。

梁蘅踏进寿安堂的时候身子都有些发抖,她强迫自己平静下来。老夫人正在暖阁的窗台榻上分拣刚摘下来的新鲜花瓣,梁蘅走到榻前道:“请祖母安,孙女来了。”

老夫人停下手中的活儿,笑呵呵说道:“蘅儿来了,上来挨着祖母坐。”又吩咐丫鬟去端银耳羹来给梁蘅用。

梁蘅缓步走到榻上坐下,顺手接过榻几上的花瓣摘选。大丫鬟喜雯端来银耳羹,梁蘅赶忙接过来,向喜雯道谢:“多谢喜雯姐姐,祖母可用过了。”喜雯笑道:“大小姐放心,老夫人已经用过了,这是她老人家特意给你留的呢!”

梁蘅俏皮一笑说道:“那我就不客气啦,还是祖母疼我。”

余嬷嬷也在一旁笑,吩咐丫鬟们:“喜雯你们几个去外边候着吧,老夫人和大小姐说说话。”

待丫鬟们退出了暖阁,老夫人说道:“听你母亲说你们姐妹学的用心,她很欣慰,我也就放心了。”

梁蘅用勺子轻轻地搅着瓷碗里的银耳羹:“是母亲教得好,府里的事,庄子上的事都细细地说给我们听,带着我们看账本。”

老夫人道:“这是她做嫡母的应该做的事情,府里的姑娘们教养得好,将来出阁了才不至辱没了娘家的门楣。一个大家族,男子在外面读书做事,女子安顿管理好后宅,才是兴旺之相,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们都得切记。”

梁蘅答道:“孙女明白。”

老夫人把手中的花瓣归拢好放到一边,又对梁蘅说道:“蘅儿,你今年就十八了,要不是耽搁了两年早该出嫁了。这些日子祖母一直在打听着人家,现下定了一家,也同你父亲母亲商议过了,门第极好,又是嫡出。”

梁蘅抬头定定地看着老夫人,忘了女儿家的害羞,张口问到:“祖母说的是哪一家?”

老夫人看她这般,倒是一愣。顿了顿说道:“骁勇将军李家的二郎,名字叫做李长晟。”

梁蘅装作不知问道:“骁勇将军家不是两个儿子吗?听说早几年就成亲了呀?他家还有哪个二郎?”

老夫人一时语塞,一旁的余嬷嬷说道:“大小姐有所不知,这李家的二爷是娶了亲,可前年夫人病逝了。他家李夫人这才张罗着给李二爷续娶。”

到底是说出来了!任梁蘅再是伪装得好,也崩不住了,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哭求道:“祖母您怎么舍得把孙女给这样的人家......”

余嬷嬷急忙解释:“大小姐别急,老夫人最是心疼您,自然是多方打听考虑过的。那李家人口简单,就两兄弟,不像有些个人家兄弟妯娌一大堆,内宅里弯弯绕绕,老夫人就想您将来生活得顺当些,松快些。”

看梁蘅不接话茬,只是流泪,余嬷嬷又劝道:“再则,那李二爷也是个上进的,李将军和长子在边关,府里一应事务都是他一人在打理。有一点最是好,房里没有妾室,从前也是守着夫人过日子。只是说膝下有两个孩子,却都还年幼,将来好好教养便是。”

梁蘅看余嬷嬷是把好处都说尽了,却半点不说坏处,对祖母哀求道:“孙女知道祖母操心我,可孙女害怕啊,我不想离开您。”

老夫人叹道:“女孩子大了,哪有不离家的。我知道你不愿去给人做后母,可蘅儿,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你十八了,年纪不小了,又非嫡出,能挑能选的不多了。祖母和你父亲母亲也是多番商议才定下李家,余嬷嬷说的这些俱是事实,除了年岁比你大些,有两个孩子,其他条件已是不错。”

梁蘅跪到祖母跟前,哭求道:“孙女自知福薄,不求多高的门第,也不贪图钱财,平平常常的人家就好。”

老夫人从未见过梁蘅这般失态。素来这个孙女都是规矩听话,乖巧柔顺的,今日竟全无礼仪,哭成这般样子,心中顿时有些生气。

余嬷嬷见老夫人脸带愠怒,赶忙上前把梁蘅扶起来,劝慰道:“大小姐还是孩子心性,说话全无道理。常言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梁家的女儿又怎会是随随便便的人家能匹配得了呢。再说,那寒门子弟,衣食艰难,老夫人岂能让大小姐去吃那个苦。”

老夫人看梁蘅仍是只管哭泣,不肯答话,气道:“自古女孩家亲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向来疼你,才亲自跟你说,你却这般气我,平时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长辈定的亲事难道会害你不成,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余嬷嬷劝着老夫人别生气,唤外头的翠柳进来扶梁蘅出去。

梁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漪澜轩,耳边只有翠柳嗡嗡的说话声。浑浑噩噩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竟起晚了。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觉得阳光刺眼得很,躺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赶忙唤人:“翠柳,银柳,几时了?”

银柳连忙来到床边:“快巳时了。”

一听都这么晚了,梁蘅翻身坐起来,急道:“怎么不叫醒我,迟了迟了。”

“大小姐先别着急,老夫人吩咐了让您和二小姐今天歇息一天,明日再学,夫人那儿已经着人去说了。”银柳说道。

梁蘅松了一口气,祖母还是顾念着她的面子,让她和二妹妹一块儿休息。

“翠柳呢?”梁蘅问。

“翠柳在外头给您热着早膳呢。”银柳回道。

梁蘅叹了口气:“先梳洗吧!”

红儿端水进来,银柳服侍着梳洗了,翠柳把早膳也布置好了。梁蘅哪里有什么胃口,只潦草地用了些粥,便让她们收拾了。

梁蘅铺上纸笔,慢慢地抄着书。她常抄经书,一是为练字,二是为祖母抄的。经书里说“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是她哪里做的不好吗?奶娘时时告诫她要懂事要听话,可是她努力做了,结果不是奶娘说的那样啊?

找父亲嫡母求一求,梁蘅是想都没有想过的。昨日祖母和余嬷嬷换着法儿地劝她哄她,却半点不曾露出心疼她的样子。即使她求到了父亲嫡母跟前,他们也只会厌烦她不懂事。

窗外阳光明媚,暖意盎然,梁蘅却只觉得通身冰冷。孤独无力,恐惧生寒的痛楚又席卷而来,她有好多年不曾有这种感觉了。她以为长大了,能保护自己,能应付各色的人和事情了,就再没有什么能伤害到自己,所以便忘了从前的痛,其实从未改变。

梁蘅取出笺纸,写好帖子仔细地装好,本想唤红儿进来,想了想还是唤来翠柳:“前段时间郭二小姐送来帖子请我去玩儿,因为学习庶务一直不得空,你去给郭二小姐送个信,就说明日我给她送桃花饼过去。你亲自去送,快去快回。”

翠柳一直在外头担心她心情不好,这会儿看着精神还好,稍稍安心,问道:“大小姐可向夫人报备了,明日几时去?”

梁蘅道:“明早我会给夫人说的,大概午后过去吧。”

翠柳拿上帖子出去,走到门口似又不放心回头望她,见大小姐埋头写字,这才安心出门去了。

梁蘅没有什么玩伴,本身庶女就出门得少,她又个性低调,这么多年统共就一个能说说知心话的小姐妹。郭二小姐郭幸,是明德书院郭典谒家的小女儿,礼仪周到,相貌出色,又是嫡出的小姐,却半点不怠慢人,与梁蘅极是投缘。小姑娘们在一块儿聚会的时候,总是梁蘅和郭幸在一块玩儿。每次只要郭幸邀她,嫡母都会同意,也不多过问。这个时候想出门,也只能是借郭二小姐的面子用一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