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 第3章 猜 测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第3章 猜 测

作者:聪颖雪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6:24

梁蘅在静澜轩待到快晚膳才回去,刚进屋便唤红儿把刘妈妈叫来。

不一会儿,刘妈妈便在门口请安。梁蘅忙叫她进来说话:“刘妈妈,除了前两日你打听到的消息,还有没有什么你忘了说的?”

刘妈妈一听,懵了半晌道:“大小姐容奴婢再想想。”

前两天刘妈妈到酒楼里、茶馆里打听了些闲话,说这李家的二爷两年前成了鳏夫,这阵子他家老太太想给二爷寻个合适的续弦,还听说二爷的原配夫人留下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这些都已回禀了大小姐,不晓得还漏掉了什么,难道是打听得不够仔细?

梁蘅试着提示“有没有李家别的什么消息,比如有什么喜事或者倒霉的事?”

喜事?倒霉事?刘妈妈脑子一转道:“有人说李将军又要升官了算是吗?”

梁蘅问:“可信吗?在哪听说的?”

刘妈妈答:“酒楼里听说的,说是李将军又立功了呢。”

听到这,梁蘅心里有些谱了。之前红儿说知府夫人上门提了此事,祖母婉拒了,想来祖母并未考虑让梁家的女儿去给人做填房。可二妹妹今日特意这般提醒,怕是事出有因。现在家中适龄婚嫁的女孩儿就自己一个,二妹妹还有两月才及笄,三妹妹四妹妹过几天才过十四岁生辰,五妹妹更不必说了才六岁的小孩儿。

虽然晓得婚姻之事,必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母教养自己一场定然也不会随意打发出去。一直以为会是差不多的门户,不求白首相携,能相敬如宾也好,只是万万想不到有可能是给人做续弦,做后母。

梁蘅心里有些乱,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趟,想往寿安堂去,似又不妥,强迫自己坐下来,心静下来。此事祖母从未在她面前漏过一句,她急什么呢?青瓷茶盏里的冷茶泛起涟漪,映着她弯起的嘴角,像是要把所有的惊惶都溺毙在这汪深潭里。指节敲了敲茶盏,惊散了倒映。她起身泼了冷茶,拢了拢身上的衣裳,固执地挺直了脊梁。

一夜无话。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床榻上,轻柔地唤醒了沉睡中的人儿。昨夜倒是睡得沉稳,梁蘅缓缓睁开双眸,清澈明亮,带着晨起的惺忪。

洗漱后坐到妆台前,银柳熟练地为她梳理头发。梁蘅对着铜镜,眼神专注地看着自己,伸手轻轻整理了一下鬓角的碎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恬淡的微笑。

今日她身着一件淡蓝色的锦缎长裙,裙摆绣着洁白的凤尾花图案,腰间束着丝带,外罩一件月白色的褙子,头上点缀了些珠花,简单雅致。

听奶娘和祖母身边的余嬷嬷说过,自己的长相一半随了吴姨娘,一半像父亲。梁蘅想象不出姨娘应该长什么样,在心里拼凑的娘亲形象总是那么模糊,小时候在梦里梦到她,她总是笑,却不说话。

梁蘅的五官端正柔和,不是那种娇艳的美,是另一种清新高洁的美。家中几个姊妹,长得最好看的要数三妹妹,二妹妹更像嫡母。

收拾妥当,梁蘅带着翠柳往寿安堂去了,一路上,花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花香四溢。她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寿安堂里老夫人也才收拾妥当,丫鬟们正布置桌子摆早膳。梁蘅先恭恭敬敬地请了安,才上前扶着祖母的手入座,侍候早膳。

桌上摆了晶莹剔透的水晶包,外皮薄如蝉翼,隐约可见里面的馅料;香气扑鼻的梅花糕,形状宛如盛开的梅花,色泽鲜艳;还有一碟银芽炒鸡蛋,一碟糟黄瓜;配上熬地稠稠的粳米粥。梁蘅亲自为祖母盛了一碗粥,说道:“祖母,您先喝点粥暖暖胃。”老夫人接过粥碗,喝了一口,赞道:“嗯,粥熬的不错。”

梁蘅又夹了一个水晶包到祖母面前的碟子里,“祖母,您再尝尝这个水晶包,里面馅料是新鲜的虾仁和猪肉。”老夫人咬了一口水晶包,满意地点点头:“确实好吃,蘅儿,你也尝尝。”

梁蘅在祖母身边坐下,陪着一起享用早餐。饭后,祖孙俩漱了口,梁蘅扶着祖母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祖母,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美人。”梁蘅笑道。老夫人哈哈大笑“你这个皮猴,祖母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爱美的姑娘,喜欢穿漂亮的衣裳,喜欢和小姐妹们一起玩儿。现在祖母老了,比不了你们年轻人了。”

梁蘅握住祖母的手,笑道:“祖母,您一点也不老。翠柳姐姐她们都说我长得像父亲,我看父亲长得像您,孙女定然也是像您的。”

老夫人听她这样一说,倒是忍不住细看了看孙女的脸,那眉眼、那嘴角的弧度似乎更像她逝去的生母。老夫人脚步一顿,愣神间竟想起了多年前的秋露,曾经的吴姨娘。

时间过得真快啊,都十几年过去了!梁蘅这孩子抱到她跟前的时候才像小猫一般大,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这两天正斟酌着这个长孙女的事情,不禁暗暗叹息。

都说老夫人亲自教养是大小姐的福气,可这福气是如何来的,外人又如何知道呢!小小的人儿出生才三个月就没了生母,从小在寿安堂里学规矩、学女红,早早的就习惯了凡事要看眉眼高低。印象中,这个孙女四、五岁之后便不曾有过撒娇任性了,长女、长姐的模样做的一丝不苟,几乎挑不出错来。

老夫人慈爱地牵着梁蘅的手,边走边说:“你和纾儿也大了,我昨日才给你母亲说了今后她处理事务时,带着你们姐俩儿,中馈之事须得学起来了。这掌家理事,管理庶务,安排下人可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可要用心学。”

梁蘅一听,心跳陡然加快,像有一只慌乱的小鹿在胸腔里横冲直撞。面上却不显,脸上依旧挂着浅笑,眼神也没有慌乱,恭谨答道:“祖母放心,孙女记下了。”

从寿安堂出来,梁蘅在回廊上慢慢走着。虽说祖母安排了要去夫人身边学习庶务,但嫡母还未派人来传话,她不敢贸然前去。刚才听祖母话里的意思,对她的亲事怕是已经在议了,只是尚未最后决断故而没有告诉她,难道当真是那李家的二郎?

梁家世居江宁府,虽说祖上不曾出过什么了不得的大儒、京官,却也历来是诗礼传家。梁蘅的祖父在世时曾是明德书院的讲书,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受人敬仰;梁蘅的父亲做到了江宁府的司录参军,是从七品的官吏。祖母又向来重规矩,尤其看重家族名誉,没有特别的缘故是不会让家中女孩儿去给人做续弦的,梁蘅实在想不出原因。

翠柳看自家小姐闷闷不语,怕是心里有事,说道:“大小姐是想着学庶务的事吗?等晚些时候估计夫人那边会派人来传话的。”

梁蘅笑了笑,拉着翠柳道:“翠柳姐姐,你和银柳到我院子里也好几年了,你比我还大着半岁,你家阿娘可有想过留你在府里,还是出去嫁人?”

一听大小姐这般问,翠柳害臊得不行“我的好主子,怎的说起这个,您是要撵我出去呀!”

梁蘅笑道:“我可舍不得撵你,不就是逗趣问问你嘛。”

翠柳和银柳都是家生子,老子、娘也都在府里服侍。翠柳已经满过十八了,银柳也快十七了。按规矩丫鬟年纪大了,要嘛主子安排配人婚嫁,要嘛父母到主子跟前求个恩典回家待嫁。有的成亲之后就不再进府里做事,有的得主子看重的会梳拢了头发进府来做个管事妈妈,但不管怎样也是早早就有打算了的。翠柳和银柳都没做这些打算,定然是准备跟着她出嫁,做陪嫁丫鬟的。

梁蘅心里其实是早就明白的,只是之前一直耽搁议亲未曾想到这里来。不论李家的事是真是假,梁蘅总要再看看。她身边得力的就翠柳、银柳、红儿几个,将来也是要陪着她出门子的,眼前要紧事须得她们好好办。

翠柳的爹在梁府的杂货铺子上当差,娘管着府里的打扫,走动外头甚是方便,打听的消息也更加可靠。之前让刘妈妈去外头打听,是没想到李家的事有成的可能。现下要紧的是梁蘅要晓得府里有什么消息是她不知道的。将来翠柳几个是要跟着她的,以后新的府邸,新的主君是好是坏,相信翠柳的父母拎得清轻重。

梁蘅把翠柳拉到廊下坐着,悄悄地把李家的事说给她听,嘱咐她如此这般。翠柳是知道老夫人婉拒了知府夫人的事,却没想到这事竟然又绕回来了。她当然希望大小姐嫁得好人家,她们做丫鬟的将来不论是被主子抬举做姨娘,还是做个管事妈妈,都是有盼头的。

翠柳扶着梁蘅起身,说道:“大小姐放心,奴婢定会办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