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庄的议事堂内,林佑溪看着案上厚厚的名册,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名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期加入青云阁的人才信息,有民间医师、江湖药师,甚至还有曾效力于魔教的解毒异士,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身独当一面的技艺。
自江南各城镇的临时医馆开设,青云阁“妙手仁心、济世为民”的理念与日益隆盛的声望,如同磁石般吸引着四方人才。起初只是几名游走江湖的郎中慕名而来,后来消息传开,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人主动投奔,短短一月之内,药堂与工堂便扩充了三倍人手,真正做到了人才济济。
“盟主,这是新加入药堂的几位医师的专长介绍。”章尘走进议事堂,递上一份文书,“这位是民间针灸名家李大夫,擅长用针灸调理内伤与疑难杂症;这位是西域药师哈伦,精通草药配伍与西域奇毒的解法;还有这位……”
章尘顿了顿,指着文书上的一个名字:“这位是前魔教解毒司的主事苏媚,她曾为魔教研制过不少毒药,却也因此精通各类毒物的特性,尤其擅长破解复合毒素。她主动来投,说想洗心革面,用所学造福百姓。”
林佑溪看着“苏媚”二字,眼中闪过一丝沉吟。此前医馆曾遭遇魔教余孽暗中窥探,对于曾效力于魔教的人,她自然多了几分谨慎。但转念一想,青云阁能有今日的规模,正是因为兼容并蓄,若因出身便将人才拒之门外,未免太过狭隘。
“传她进来,我要亲自见见。”林佑溪说道。
片刻后,一名身着素色衣裙的女子走进议事堂。她身形纤细,面容清丽,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与落寞。“民女苏媚,参见林盟主。”苏媚拱手行礼,语气平静,却难掩一丝紧张。
“苏姑娘不必多礼。”林佑溪示意她起身,“听闻你擅长解毒,尤其对魔教的毒素颇有研究?”
“不敢称擅长,只是在魔教多年,被迫研究过各类毒物与解毒之法。”苏媚低头说道,“魔教覆灭后,我深知往日罪孽深重,如今青云阁广施仁术,为民造福,我愿献上毕生所学,弥补过去的过错。”
说着,她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籍:“这是我整理的《毒经补注》,记录了魔教各类毒物的配方、特性与破解之法,其中不乏一些从未外传的秘毒解法,愿献给青云阁,聊表心意。”
章尘接过古籍翻看,眼中渐渐露出惊喜:“盟主,这本《毒经补注》价值连城!其中记载的几种解毒之法,正好能弥补我们现有医术的不足,对改良破邪解毒丹大有裨益!”
林佑溪看着苏媚真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苏姑娘,青云阁不问出身,只看品行与才干。既然你真心悔改,愿以所学造福众生,我们便欢迎你加入。从今往后,你便是药堂的解毒主事,负责协助王曦姑娘研发解毒丹药。”
苏媚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激:“多谢林盟主信任!苏媚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所托!”
除了苏媚,其他新加入的人才也各展所长,为青云阁注入了新的活力。针灸名家李大夫在医馆中开设针灸科,专治内伤与疑难杂症,不少被魔教邪功所伤、经脉郁结的患者,经他针灸治疗后,都奇迹般地康复;西域药师哈伦带来了许多西域特有的草药种子,在青云庄开辟了专门的药圃,还改良了丹药炼制的火候与手法,让破邪解毒丹的药效提升了三成。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名曾游历四方、掌握“正骨术”的江湖人赵武,也加入了工堂。他看到战地急救包中的夹板不够灵活,便结合自己的正骨经验,将竹片夹板改为可调节的弧形设计,还在夹板内侧添加了透气的棉垫,不仅固定效果更好,还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赵师傅,你改良的夹板太实用了!”王曦拿着新夹板,眼中满是赞许,“之前有弟子骨折,用旧夹板固定后,皮肤容易红肿发炎,现在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
赵武憨厚一笑:“能为大家出份力就好。我还想再琢磨琢磨,能不能给急救包加个简易的牵引装置,方便处理复杂骨折。”
人才的汇聚,让青云阁的研发与救治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药堂内,苏媚的《毒经补注》为破邪解毒丹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关键线索,她发现魔教毒素中有一种“蚀脉虫”,能潜伏在经脉中,普通解毒丹难以根除,唯有将月魂石与西域的“驱虫草”结合,才能彻底将其杀灭。
王曦立刻与苏媚、哈伦联手,按照这个思路改良配方。他们将驱虫草用蒸馏法提取出高浓度汁液,与月魂石粉末、阳炎玉碎片混合,经过十次提纯、十五次炼制,最终制成了一种金红色的丹药,命名为“破邪清脉丹”。这种新丹药不仅能解毒、压制邪功,还能清除体内潜伏的蚀脉虫,彻底修复受损经脉。
工堂内,赵武改良的夹板与新设计的牵引装置,让战地急救包的功能更加完善;擅长木工与机械的工匠,还根据王曦的图纸,制作出了简易的蒸馏器与过滤器,提高了草药提纯的效率与质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