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90章 重出江湖

神医胡老扁 第90章 重出江湖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寒冬渐逝,皖南深山中的积雪消融,汇成潺潺溪流,滋润着复苏的草木。清虚观内,却是一派与外界春意截然不同的肃穆与紧迫。胡老扁站在观前那棵虬枝盘错的老松之下,目光穿透山谷间的薄雾,望向北方。他手中,那枚来自四川泸州士兵的银元,已被摩挲得温润光亮,边缘的血迹早已融入金属的纹理,如同那段炼狱般的记忆,深深烙印在心。

在清虚观的这些时日,他不仅伤势尽复,医术更是在“太素门”基础法门的滋养下突飞猛进。虽未能凝聚无形“意针”,但对“识药辨性”与“以神御针”的领悟已非吴下阿蒙。他能更精准地把握病机本质,施针用药如臂使指,效力倍增。观中收留的伤患、难民,在他的调理下,大多转危为安,甚至一些沉疴旧疾也被他以新悟的手段化解。这小小的破败道观,几乎成了乱世中的一方杏林净土,胡老扁“神医”之名,也在附近山民和零星溃兵中悄然传开。

然而,平静终究是暂时的。前几日,几批从北面溃退下来、形色更加仓皇的士兵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南京沦陷后,日军并未停止攻势,江淮大地烽烟再起,兵锋直指武汉。更有骇人听闻的传言,说日军在南京城内外,屠戮无辜,血流成河……

消息传来,清虚观内刚刚稳定下来的人心,再次浮动。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日军进犯皖南,这深山也绝非久留之地。

胡老扁心中的天平,在“避世存身”与“济世救人”之间,已然倾斜。墨离的教诲言犹在耳——“医道无穷,莫要固步自封……心存济世之念,手持活人之术……皆是为解除病痛、护佑生灵之器。” 他这一身精进蜕变的医术,难道真要困守在这深山古观,只为一隅安宁吗?那些在更广阔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将士,那些在铁蹄下哀嚎的同胞,难道不更需要他吗?

“师父,”大弟子来到他身后,语气沉重,“粮食不多了,药材也消耗甚巨。而且……听说鬼子先头部队已经过了芜湖,离我们这里,不过数日路程了。大家……大家都很害怕。”

胡老扁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聚集过来的众人。那一张张脸上,有依赖,有恐惧,有迷茫,也有期待。他看到了刘军医疲惫而坚定的眼神,看到了几个伤势痊愈的士兵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也看到了普通难民那深不见底的忧虑。

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草木清香与初春寒意的空气涌入肺腑,让他更加清醒。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与力量,“此地,已非桃源。倭寇兵锋所指,玉石俱焚。我等避居于此,虽得一时安宁,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众人沉默,气氛凝重。

“我意已决,”胡老扁继续说道,语气斩钉截铁,“不再困守于此。我将重出江湖,前往武汉方向。那里是如今抗战之中心,伤患必众,更是我辈医者效力之地!”

此言一出,人群中一阵骚动。去武汉?路途遥远,烽火连天,何其危险!

“愿随师父前往者,胡某欢迎,必竭力护佑周全!”胡老扁目光扫过他的弟子们,“欲另寻生路者,胡某亦不阻拦,并分赠盘缠干粮,祝君平安!”

短暂的沉寂之后,大弟子率先踏出一步,朗声道:“弟子愿誓死追随师父!”

“我也去!”

“胡神医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几乎所有的弟子和那些痊愈的士兵都站了出来,目光坚定。乱世之中,胡老扁已是他们精神与生命的双重依靠。

刘军医也重重点头:“胡神医,刘某这条命是您捡回来的,自当追随,尽绵薄之力!”

最终,只有少数几个老弱妇孺,选择留下,或打算投奔更偏远的亲戚。胡老扁尊重他们的选择,将观中剩余的大部分粮食和财物分给他们,并嘱咐他们藏匿行踪,小心谨慎。

决定既下,立刻行动。众人连夜收拾行装,将所能带走的药材,尤其是胡老扁亲自炮制、效力非凡的伤科用药和那瓶珍贵的“百草丹”,小心打包。轻装简行,但救命的物件,一件不能少。

次日拂晓,晨曦微露,山林间雾气氤氲。胡老扁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庇护他们数月之久的清虚观,毅然转身,带领着这支由医者、伤愈士兵组成的二十余人队伍,踏上了下山之路。

重返人间,扑面而来的并非春日的暖意,而是更加浓烈的战争疮痍。越靠近山外,景象越发凄惨。村庄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随处可见被焚毁的房屋和来不及掩埋的尸骸。逃难的人流依旧不绝,只是方向更加混乱,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日军的飞机不时像幽灵般掠过天空,投下死亡的阴影。

胡老扁一行人,混在难民队伍中,谨慎前行。他不再仅仅是队伍的医者,更是决策者和保护者。他运用“观微”之术,不仅用于诊病,更用来感知环境,提前规避可能的危险。他的神识变得异常敏锐,往往能先于他人察觉到远处敌机的引擎声或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气息。

沿途,他们并未只顾赶路。遇到伤病的难民,胡老扁便会停下施治。他施针的手法越发简洁高效,往往几针下去,便能缓解剧痛,稳定病情。用药更是精准,寻常草药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灵性,效果奇佳。他那沉稳的气度与神乎其技的医术,很快便在逃难的人群中传开,甚至有一些小股的溃兵队伍,主动要求加入他们的队伍,寻求庇护。

这一日,队伍行至一个刚被日军扫荡过、余烬未熄的镇子外。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血腥气,镇内死寂无声,如同鬼域。胡老扁心有所感,示意队伍暂停警戒,他带着两名弟子,小心地潜入镇中。

断壁残垣间,景象惨不忍睹。在一处半塌的宅院中,他们听到了微弱的呻吟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年过半百、穿着破烂长衫的老者,倒在血泊中,腹部被刺刀捅穿,肠管外露,气息奄奄。他身边,还散落着一些被踩碎的药材和捣药的工具。

胡老扁心中一紧,立刻上前。手指搭上老者的腕脉,指下如同游丝,时断时续,已是油尽灯枯之象。更麻烦的是,伤口严重感染,脓血横流,恶臭扑鼻。

“没……没用了……”老者似乎察觉到有人,艰难地睁开眼,眼神涣散,“鬼子……抢药……我不给……”

胡老扁没有说话,眼神凝重。他先取出金针,疾刺其**人中**、**内关**、**足三里**,强行吊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元气。同时,他凝聚神识,感知老者体内情况。那团代表死气的阴寒与混乱的邪热,几乎已经吞噬了他所有的生机。

寻常药物,已难回天。

胡老扁略一沉吟,做出了决定。他取出墨离所赠的那个白玉小瓶,倒出一粒龙眼大小、色泽朱红、异香扑鼻的“百草丹”。

“老人家,得罪了。”他捏开老者的嘴,将丹药放入其舌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磅礴而温和的药力瞬间散开。

紧接着,胡老扁双手虚按在老者腹部伤口上方寸许之地,闭上双眼,全力运转“以神御针”的基础法门。他并未使用实体金针,而是将自身高度凝聚的神识意念,化作一股温和而坚定的能量流,透过虚空,缓缓注入老者体内。这不是攻击,而是引导,是滋养,是试图以其自身神意,引导“百草丹”那强大的药力,去冲击、净化那盘踞的死气与邪热,并强行唤醒老者体内最后的一点先天元气。

这是一种极其耗费心神的尝试,也是他对自身新境界医术的一次极限挑战!

时间一点点过去,胡老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逐渐苍白。那两名弟子紧张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忽然,那原本气息奄奄的老者,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长长的抽气声,蜡黄的脸上竟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红晕!他涣散的眼神,也似乎凝聚了一瞬,看向胡老扁,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那点刚刚被强行点燃的生命之火,还是如同风中之烛,摇曳了几下,彻底熄灭了。

胡老扁缓缓收回手,睁开眼,眼中充满了疲惫与一丝无奈。他终究未能逆天改命。“百草丹”和他的神意,也只能让对方在临终前,短暂地恢复了一丝清醒,减少了些许痛苦。

他默默地合上老者的双眼,发现他僵硬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仁”字,似乎是某个药铺的信物。

“找个地方,好好安葬了吧。”胡老扁声音沙哑。

尽管未能救活,但胡老扁这近乎“起死回生”的手段(在旁人看来,老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已是神迹),以及他毫不犹豫动用珍贵丹药救治陌生人的仁心,深深震撼了目睹此景的弟子和随后闻讯赶来的队伍成员。

“胡神医真乃活菩萨!”

“有胡神医在,我们就有希望!”

队伍的信心与凝聚力,空前高涨。

经此一事,胡老扁“神医”之名,不再仅仅局限于医术高超,更增添了几分悲天悯人、舍药救人的传奇色彩。他们这支特殊的队伍,在混乱的溃退洪流中,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吸引着更多走投无路的伤兵和难民前来投靠。

胡老扁来者不拒,尽己所能予以救治和庇护。他的医术,他的丹药,他的神意,在这血与火的流亡路上,一次次地与死神争夺着生命。他不再仅仅是“重出江湖”,而是以一种更加坚定、更加强大的姿态,主动投身于这场救亡图存的宏大悲歌之中。

前路漫漫,烽火正炽。但胡老扁的脚步,却愈发沉稳有力。他知道,他的江湖,就在这破碎的山河之间,就在每一个需要救治的生命身旁。

神医胡老扁,已然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