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87章 采药奇遇

神医胡老扁 第87章 采药奇遇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暮色四合,山谷中雾气渐起。胡老扁强忍着左肩伤口传来的阵阵灼痛和身体的虚弱,在众人的搀扶下,向着那山谷尽头的黑影走去。

近了,才看清那果然是一座建筑,但并非山神庙,而是一座规模不大、已然半颓的道观。观门上的匾额斜挂着,字迹被风雨侵蚀得模糊难辨,隐约可见“清虚”二字。围墙坍塌了大半,院内荒草丛生,古树虬枝盘错,显得破败而幽寂。

然而,对于这群在深山老林中挣扎求生多日的人们来说,这无异于天赐的庇护所。至少,那尚算完整的主殿和几间偏殿,可以遮风挡雨,抵御山间刺骨的寒气。

众人燃起火把,小心翼翼地踏入道观。殿内蛛网密布,神像蒙尘,供桌倾颓,一片死寂。但令人惊喜的是,在后院竟然发现了一口尚未干涸的水井,井水清冽甘甜。还有几间原本可能是道士居住的厢房,虽然简陋,但至少有了墙壁和屋顶。

“快,把伤员都安置到厢房里去!生火,烧水!”胡老扁顾不上休息,立刻指挥起来。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他必须尽快处理队伍里的病患和他自己的伤势。

清创,熬药,施针……又是一番忙碌。直到大部分伤员和病患都得到安置,喝了药沉沉睡去,胡老扁才疲惫地坐在主殿的门槛上,就着火光,查看自己左肩的伤口。情况很不乐观,伤口周围红肿发亮,中心位置已经发软,按之波动,这是化脓已成,必须尽快切开引流,否则一旦痈毒内陷,引起“疔疮走黄”(败血症),在这缺医少药之地,便是九死一生。

他手中没有锋利的柳叶刀,更没有麻药。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随身的金针和意志。

“师父,您的伤……”一个学徒担忧地看着他。

“无妨,去取烧酒来,再找一把最锋利的小刀,在火上烧红。”胡老扁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他用金针刺入自己右臂和腿部的穴位(再次运用“巨刺法”与“远道取穴”),最大程度地麻痹左肩的痛觉。然后,他接过那把被烧得通红的、原本用于切割食物的短刃,咬紧牙关,对准自己左肩脓肿最明显处,稳稳地划了下去!

“嗤……”一股黄绿色的脓液瞬间涌出,带着腥臭的气味。剧烈的疼痛即使有金针麻醉也无法完全抑制,让他浑身猛地一颤,额头青筋暴起,冷汗如雨而下,但他持刀的手却稳如磐石,继续扩大切口,确保脓液能够顺畅排出。

学徒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几乎要闭上眼。

直到脓血排尽,露出鲜红的创面,胡老扁才用烧酒反复冲洗伤口,然后将捣烂的、具有祛腐生肌作用的蒲公英和野菊花敷上,用相对干净的布条包扎起来。做完这一切,他几乎虚脱,靠在门框上,大口喘着气,脸色苍白如纸。

“师父,您这又是何苦……”学徒声音哽咽。

胡老扁虚弱地摆了摆手,闭上眼,低声道:“腐肉不去,新肉不生……医者……亦需自医……”

次日,胡老扁的伤势因引流及时,加上他自身强大的元气支撑,高烧竟渐渐退去,虽然依旧虚弱,但精神明显好转。他深知,队伍携带的草药即将用尽,尤其是治疗痢疾和疟疾的药材,必须尽快补充,否则一旦病情反复,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他也需要寻找一些更具针对性、效力更强的药物,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伤情和自身的恢复。

于是,他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亲自带队外出采药。他只带了两名体力较好、略通药性的学徒,嘱咐其他人严守道观,非必要不得外出。

这座无名山脉林木幽深,植被茂密,对于胡老扁这样的杏林高手而言,无异于一座天然的宝库。他目光如炬,在看似杂乱的草木间,精准地辨识出所需的药材。

“看,这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痢疾之上品。”他指着阴湿岩石旁一丛开着绿色小花的植物。

“那是黄芩,同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黄连相须为用。”

“还有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可防治温病发热……”

他一边采摘,一边向学徒讲解药性、归经、采收时节和配伍要点,将这险恶的采药之旅,变成了一堂生动的野外药学课。学徒们紧跟其后,认真聆听,用心记忆,在这非常时期,这些知识显得尤为珍贵。

他们沿着溪流向上,进入了一片更为原始的山林。这里古木参天,藤萝缠绕,阳光难以透入,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腐殖质,散发出一种混合着泥土与草木腐朽的独特气息。

胡老扁敏锐地察觉到,此地的生态环境与山下迥异,很可能生长着一些平日罕见的药材。他放慢脚步,仔细搜寻。果然,在一处背阴的、布满青苔的巨石下,他发现了几株叶片呈独特七角星状、开着幽蓝色小花的植物。

“这是……七星鬼莲?”胡老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这是一种记载于古医籍中的稀有草药,性极阴寒,有极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尤其对于各种“痈疽疔毒”、无名肿毒有奇效,但因其生长环境苛刻,极为罕见,他也只是在师父传下的药典图谱中见过。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几株“七星鬼莲”连根挖出,用苔藓包裹好,放入背篓。此物,或许对他肩伤的彻底愈合大有裨益。

继续深入,他们来到一处小小的山谷盆地。盆地中央,竟然有一眼氤氲着淡淡白气的温泉,温泉旁的土地湿润而肥沃。而就在温泉边,胡老扁看到了更令他震惊的景象——一片长势旺盛的人参!看其芦头(根茎)形态和叶片,年份至少也在二三十年以上!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乃“吊命”之灵药。在如今这伤患累累、元气大伤的情况下,若能得此物,无疑能挽救许多垂危的生命!

然而,就在胡老扁心中激动,准备上前仔细查看时,一个冰冷而苍老的声音,如同从地底冒出般,骤然响起:

“外乡人,此地之物,非尔等可觊觎。”

胡老扁心中一惊,猛地回头。只见不远处一棵巨大的古松后,转出一个身影。那人身材干瘦,穿着一身几乎与山林同色的粗布衣服,头发胡须皆已花白,乱糟糟地纠结在一起,脸上布满皱纹,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如鹰隼,正冷冷地注视着他们三人。他手中握着一柄磨得发亮的药锄,背上也背着一个药篓,显然也是一位采药人。

两名学徒吓得立刻挡在胡老扁身前,紧张地盯着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老人。

胡老扁却示意学徒退下,他稳住心神,上前一步,对着老者抱拳行礼,不卑不亢地说道:“老人家,在下胡老扁,乃一行医之人。只因倭寇入侵,家园破碎,不得已携受伤同伴入山避难。如今缺医少药,同伴生命垂危,见此灵药,心系救人,绝无霸占贪渎之心。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那老者上下打量着胡老扁,目光在他包扎的左肩和疲惫但清澈坚定的面容上停留片刻,眼中的冰冷似乎缓和了一丝,但语气依旧生硬:“行医的?看得出。你身上有金针之气,亦有草药的灵韵,还有……血腥与死气。是从前线下来的?”

胡老扁心中一凛,此人好锐利的感知!他坦然道:“正是。曾在上海、真如等地救治伤兵,后局势恶化,才避入山中。”

老者沉默了一下,目光扫过胡老扁背篓里刚刚采集的药材,尤其是在那几株“七星鬼莲”上顿了顿,缓缓道:“七星鬼莲,生于极阴之地,非通晓药性、感知敏锐者不能寻。你既能识得此物,看来并非庸医。”

他顿了顿,用药锄指了指那片人参,语气依旧淡漠:“这些人参,乃我历年播种看守,是我在这乱世中,以备不时之需,延续宗门传承之物。岂能轻易予人?”

胡老扁心中暗叹,知道遇上了隐居于世的奇人,恐怕也是某个隐世医药宗门的传人。他再次躬身,言辞恳切:“老人家,在下不敢强求。只是我处有数名伤员,元气耗尽,命悬一线,若无大补元气之药,恐难渡过此劫。恳请老人家慈悲,允我换取几株,我愿以师门秘传之方,或身上所有之物作为交换。”

那老者盯着胡老扁看了许久,仿佛在审视他的内心。山林寂静,只有温泉咕嘟的微响和风吹过松林的呜咽。

良久,老者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干涩,却少了几分寒意:“你肩上的伤,脓毒虽泄,但余邪未清,气血亏虚。强用金针巨刺之法,虽解一时之痛,却更伤本源。再拖下去,这条胳膊,迟早废掉。”

胡老扁心中一沉,知道对方所言非虚。

老者话锋一转,却道:“罢了。看在你救治抗日伤兵,且非奸恶之徒的份上,人参,可以给你两株。但,你需答应老夫一个条件。”

“老人家请讲!”胡老扁精神一振。

“观你气息,于‘幻神’一道,似有涉猎,却失之系统,仅凭本能与天赋运用。”老者目光如电,“我要你留在此处三日,听我讲解‘识药辨性,以神御针’之基础法门。学得会,是你造化,不仅于你伤势恢复有益,日后医术亦可更上一层楼。学不会,带着人参,速速离去,永不再来此地。”

胡老扁闻言,心中巨震!“识药辨性,以神御针”?这似乎是早已失传的、涉及精神意念与医药针法结合的上古医道秘术!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机遇与风险并存。留下三日,道观中的同伴安危未知。但若能窥得此无上医道门径,不仅自身受益,未来更能救治更多人!

只片刻犹豫,胡老扁便做出了决断。他对着老者,深深一揖到地:

“晚辈胡老扁,愿遵前辈之命!”

这深山采药,竟遇如此奇人,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但医道探索之路,本就如这崎岖山路,充满未知与挑战。胡老扁的心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涌起了久违的、对更高医道境界的渴望与激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