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44章 妙手回春

神医胡老扁 第44章 妙手回春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闸北疫区的灯火在死寂中摇曳,仿佛随时会被无边的黑暗吞噬。胡老扁临时医棚里的那盏气死风灯,成了这片绝望之地最固执的光源,也映照着他内心前所未有的焦灼。

苏婉清手臂上那几道刺目的抓痕,如同烙印般灼烧着他的神经。他强迫自己冷静,运用毕生所学,为她处理伤口,开出最周密的预防方剂——以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大剂清热解毒之药为君,佐以芳香化浊、辟秽扶正之品。药煎好后,他亲眼看着苏婉清一滴不剩地喝下。整个过程,他面色沉静,动作稳健,唯有指尖那微不可察的颤抖,泄露了他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恐惧。

“我没事的,胡先生,你别太担心。”苏婉清靠在临时用门板搭成的简易床铺上,脸色因失血和惊吓略显苍白,却仍努力对胡老扁露出宽慰的笑容。她看得懂他沉默背后的惊涛骇浪,那份因她而起的忧惧,让她心疼,也让她心底生出一丝不合时宜的暖意。

胡老扁没有回应,只是将她的被角仔细掖好,沉声道:“闭眼,休息。有任何不适,立刻告诉我。”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却又潜藏着深沉的温柔。他搬来一个破旧的木凳,就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背脊挺得笔直,如同守卫珍宝的疲惫石狮,目光如炬,时刻关注着她的呼吸、脸色、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医棚外的病患依旧络绎不绝,呻吟声、咳嗽声、哀求声不绝于耳。阿强和福生,以及苏婉清带来的志愿队员,都知道此刻胡先生心系何处,他们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工作,尽力维持着医棚的运转,将情况危急的病患才引到胡老扁面前。

胡老扁强行将自己的心神撕成两半。一半牢牢系在苏婉清身上,另一半则必须投入到眼前亟待拯救的生命上。他看诊、切脉、开方、施针,动作依旧精准,只是那速度比平日更快了几分,眉宇间锁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凝重。每当处理完一个病患,他的目光便会立刻投向苏婉清的方向,确认她依旧安好,那紧锁的眉头才会短暂地松开一瞬。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苏婉清起初还强打着精神,但终究抵不过连日奔波和惊吓带来的疲惫,加上药力作用,渐渐沉入睡梦之中。她的呼吸平稳,面色也似乎恢复了些许红润。

然而,胡老扁的心却丝毫不敢放下。霍乱的潜伏期短则数小时,发病急如风火。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就在这漫漫长夜。

果然,到了后半夜,约莫子时刚过,苏婉清在睡梦中发出了一声不适的嘤咛。胡老扁如同被针刺般瞬间弹起,几步跨到床边。只见她眉头微蹙,额角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婉清?”胡老扁低声唤道,声音紧绷。

苏婉清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揉了揉腹部,声音带着初醒的沙哑:“先生……我,我好像有点肚子疼……想如厕……”

轰——!胡老扁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腹痛、腹泻,这正是霍乱最初始、也最典型的症状!

他强压下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心跳,扶起苏婉清,立刻让她服用了一次预备好的止泻汤药,然后让她前往用油布临时围出的简易厕处。等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漫长得如同凌迟。胡老扁站在原地,双拳紧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苏婉清回来时,脸色比之前更白了几分,步伐也有些虚浮。“先生……我……”她看着胡老扁那惨白如纸、写满恐惧的脸,心中涌起巨大的愧疚和不安,“我是不是……”

“别说话!”胡老扁打断她,声音嘶哑得厉害。他扶她重新躺下,不容置疑地拉过她的手腕,三指精准地搭上了她的寸关尺。

医棚内寂静无声,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和病患的微弱呻吟。阿强等人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异样,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屏息凝神地望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

胡老扁闭目凝神,全力感知指下的脉象。苏婉清的脉息确实出现了变化!脉象浮数而芤,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这正是湿热秽浊之邪内陷,阻滞气机,耗伤气阴,欲成“霍乱转筋”之危候的征兆!虽然尚未到邪毒深陷、阴阳离决的最险阶段,但病势已成,凶险万分!

胡老扁猛地睁开眼,眼中布满了血丝,但那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锐利和清明。所有的恐惧、焦虑、悔恨,在确诊的这一刻,仿佛都被强行压制成了一种极致的冷静。他是医生,她是他的病人,他必须救她!

“阿强!立刻按这个方子煎药!快!”胡老扁迅速取过纸笔,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剂新的药方。这方子与他平日所用治疗霍乱的通用方有所不同,更加峻猛,也更注重固护气阴,调和营卫。方中既有黄连、山栀苦寒直折其热毒,又有木瓜、吴茱萸酸温舒筋以缓其挛急,更重用西洋参(幸好杜月笙和苏婉清带来的药材中有此物)益气生津,扶正以托邪外出。

“福生!准备热水、毛巾,还有我药箱最底层那个紫檀木盒里的金针!”胡老扁一边吩咐,一边已经动手解开了苏婉清的衣领,让她保持呼吸通畅。

苏婉清看着他如临大敌、却有条不紊的样子,心中的恐惧反而奇异地平复了一些。她信任他,毫无保留地信任。她虚弱地抓住他的衣袖,轻声道:“先生……我相信你……”

胡老扁动作一顿,深深看了她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复杂难言的情绪,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甸甸的承诺:“有我在,你不会有事。”

药还在煎煮,胡老扁决定先行针刺,以控制病势。他取出那套传承自师门、平日轻易不示人的长毫金针。灯火下,金针闪烁着柔和而神秘的光泽。

“可能会有些疼,忍着点。”胡老扁的声音异常平稳。

苏婉清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胡老扁凝神静气,出手如电。第一针,直刺**人中**(督脉,醒脑开窍,升阳提气);第二针,取**曲池**(手阳明大肠经,清泻湿热);第三针,**委中**(足太阳膀胱经,泻毒解痉);第四针,**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调和肝脾肾,滋阴利湿)……他下针精准,力度或轻或重,或捻或转,手法繁复而古奥,正是师门不传之秘——“**灵龟八法**”与“**飞经走气**”的结合,旨在短时间内激发人体最深层的元气,通调经络,驱逐邪祟。

随着金针的刺入,苏婉清只觉得几股或酸或麻或胀的热流,从针尖处迅速扩散开来,原本绞痛的腹部似乎得到了一丝缓解,那股令人心悸的、想要呕吐腹泻的冲动也被压制了下去。

行针约一刻钟后,阿强端着刚煎好的、滚烫的药汁快步走来。胡老扁小心起针,然后扶起苏婉清,将药碗递到她唇边。

“趁热喝,一口气喝完。”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药汁极其苦涩,还带着一股难以形容的腥气。苏婉清蹙紧了眉,但她知道这是救命的药,没有丝毫犹豫,屏住呼吸,将一整碗浓黑的药汁尽数灌了下去。药液入腹,一股暖流散开,紧接着却是一阵更剧烈的腹痛袭来,她忍不住蜷缩起身子,发出痛苦的呻吟。

“忍住!这是药力与病邪交战,必须将秽浊之气排出体外!”胡老扁紧紧握住她的手,传递着力量和温度。

果然,片刻之后,苏婉清再次腹泻,这一次泻下的不再是稀水,而是夹杂着些许粘腻污浊之物,气味腥臭难闻。泻后,她虽然感觉浑身虚脱,汗出如浆,但那种令人绝望的、无止境的坠胀感和绞痛,却明显地减轻了!

胡老扁立刻再次为她诊脉。指下的脉象虽然依旧虚弱,但那“如轻刀刮竹”的涩象已然减缓,浮数之势也有所收敛。他心中稍定,知道方才那剂猛药配合金针,总算暂时遏制住了病势的急转直下,将她从悬崖边缘拉了回来。

但这仅仅是第一场战役的胜利。霍乱最耗气阴,后续的调养固本,防止病情反复,同样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时间里,胡老扁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守在苏婉清身边。他根据她脉象和症状的细微变化,随时调整方剂。时而用五苓散合胃苓汤加减以分利湿浊,时而用附子理中汤化裁以温振中阳、固护元气,时而又加入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以益气生津复脉。

他亲自为她擦拭冷汗,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喂她服用根据《温病条辨》改良的、用粳米熬制的“**白虎汤**”汤汁补充津液(去石膏知母之寒峻,取其生津之意)。他做得细致入微,毫无避讳,仿佛照顾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苏婉清在昏沉与清醒间徘徊。每次睁开眼,她总能看见胡老扁那布满血丝却充满坚定关切的双眼。他偶尔会用沙哑的嗓音给她讲一些药理常识,或者沉默地握着她的手,将自身那股坚韧不屈的生命力,透过相握的掌心传递给她。在这生死边缘,所有的身份隔阂、世俗礼法都显得苍白无力,只剩下最本真的依赖与守护。

阿强和福生等人,看着胡先生几乎是以燃烧自身生命为代价,硬生生地将苏小姐从鬼门关拉回,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更加卖力地工作,尽力分担,让胡老扁能专注于救治苏婉清。

天色再次蒙蒙亮时,苏婉清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腹泻止住,体温恢复正常,虽然依旧虚弱不堪,但脉象已渐趋平和,意识清明。她看着胡老扁那仿佛一夜之间又憔悴了十岁的面容,心疼得无以复加,泪水无声地滑落。

“傻丫头,哭什么……”胡老扁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痕,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安抚的弧度,“瘟神……被我们打退了。”

他的话音刚落,自己也因极度的心力交瘁和骤然放松,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幸好及时扶住了床沿。

“先生!”苏婉清惊呼。

“没事……歇一下就好。”胡老扁摆摆手,示意她安心。

也正是在这时,医棚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陈明宇再次派人送来了新的补给,并且带来了一个消息:租界工部局和华人绅商终于协调一致,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医疗队和防疫物资,即将进入闸北区,全面接管疫情防治工作。最危险的时期,似乎即将过去。

曙光,终于刺破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洒在了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

胡老扁挣扎着站起身,走到医棚门口,迎着那缕初升的阳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依旧弥漫着药味和若有若无的秽气,但他却仿佛嗅到了新生与希望的味道。

他回头,看向床上正望着他的苏婉清,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无需言语,已然包含了千言万语。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与瘟神的殊死搏斗,不仅战胜了病魔,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彼此在对方心中的分量。

“妙手回春”,回的不仅是苏婉清一人的生命之春,也仿佛预示着这片被瘟疫肆虐的土地,终将迎来复苏的契机。而胡老扁的名字,连同他在这片死亡之地逆行、坚守、并成功挽救无数生命(包括他挚爱之人)的事迹,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在上海滩的底层民众乃至部分上流社会中悄然传颂。

“神医”之名,在这场大疫的洗礼中,愈发闪耀出不容置疑的光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