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凝结的轻纱仍笼罩着大地,山林间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季广琛拄着一把断裂的弯刀,艰难地在泥泞中行走。
他的铠甲早已被划破数道口子。
鲜血浸透了衣料,在晨光下泛着暗沉的红。
身后跟着的残兵不足百人,个个面带倦容,眼中满是恐惧。
“将军,咱们…… 咱们还能回秦州吗?”
一名年轻士兵声音发颤,他的手臂被箭射穿,简单包扎的布条早已被鲜血染红。
季广琛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眼中满是绝望。
“回?怎么回?”
他苦笑着摇头,“咱们一万兵马,现在就剩这么点人,就算回到秦州,陛下也不会放过咱们。”
浑惟明走到他身边,脸色同样难看。
“可总不能在这里等死吧!安禄山的军队肯定还在后面追,咱们得想办法逃出去!”
季广琛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
“逃?往哪逃?吐蕃和回纥都靠不住,陇西李氏也自身难保。”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不如…… 咱们投降吧。”
“投降?”
浑惟明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你忘了陛下对咱们的恩?咱们怎么能投降安禄山?”
“恩?”
季广琛自嘲地笑了笑。
“陛下的恩,就是让咱们拿着命去填吗?这几日,咱们的兄弟死了多少?”
他指着身后的残兵,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些兄弟,哪个不是有家有室?难道要让他们都死在这里?”
年轻士兵也小声道:“将军,咱们投降吧…… 我想回家……”
其他残兵也纷纷附和,眼中满是渴望。
浑惟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的坚持渐渐动摇,但并未失去理智。
他叹了口气,无奈的劝说道:走!咱们去引开安禄山追兵!等甩开他们,就回秦州复命!“
“投降?别开玩笑了,安禄山肯定不会让我们活。回去复命顶多被陛下责罚,总比丢了命强!
他们在夜色中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绕开安禄山追兵的搜索路线。
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耳朵时刻警惕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终于,在确定身后再无追兵踪迹后。
季广琛与浑惟明翻身上马,快马加鞭朝着秦州疾驰而去。
一路上,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直到秦州城的轮廓在熹微的晨光中逐渐显现。
秦州行宫。
大胆逆贼!还有脸回来!
李璘将奏报狠狠摔在地上。
要你们何用!何用啊!“
“每人三十军棍,关入大牢!待到狄道解围后再行处置!
季广琛与浑惟明被拖出大殿时,身上已皮开肉绽。
却暗暗庆幸。至少,还活着。
此刻,安倍山的大军已经抵达狄道城外三十里处。
营帐连绵数里,旗帜飘扬,气势恢宏。
二十门霹雳炮整齐地排列在营前,炮口对准狄道城的方向。
士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搭建帐篷,准备休整。
安倍山坐在大帐内,看着舆图,眉头微皱。
狄道城防坚固,又有洮河环绕,想要强攻怕是不容易。
秦峰站在一旁,沉声道:季广琛和浑惟明突然失踪,恐怕已经逃回李璘那里。“
“不过咱们刚收降了几名小校,或许可以从他们口中问出狄道城的布防情况。
安倍山点了点头,传他们进来。
很快,几名降卒被押进大帐。
安倍山看着他们,语气平静:你们如实告知狄道城的守将是谁?城防布防如何,本王可以饶你们一命。
一名降卒连忙道:回摄政王,狄道城的守将是户三刀,他原本是您的部下,后来投靠了李璘。
户三刀?
安倍山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没想到他竟然投靠了李璘。
另一名降卒补充道:狄道城的布防很严密,从得到您出兵那一刻,就开始加强了戒备。”
城墙上有两万守军,还架了不少弓箭和投石机。“
“洮河上有三座浮桥,都有士兵把守,想要从水路进攻很难。
安倍山点了点头,对秦峰道:看来只能先劝降户三刀,要是他不肯投降,再强行攻城。
次日清晨,安倍山的大军来到狄道城下。
二十门霹雳炮并排架在城下,炮口对准城墙。
士兵们排成整齐的方阵,手持燧发枪,气势如虹。
第三师师长孙昊策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快让户三刀出来!
城墙上,户三刀穿着一身铠甲,眉头紧锁。
他看着城下的大军,心中满是复杂。
听到孙昊的喊声,他走到城墙边,高声道:我就是户三刀!有话快说!
孙昊看着他,语气诚恳:户将军,咱们都是大唐将士,你当年也曾跟随摄政王征战四方,怎么能投靠李璘这个伪帝?
摄政王念及旧情,不忍心伤你。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打开城门,迎接摄政王进城,既往不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