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深处,金属摩擦声断断续续传来,像是有人在缓慢拖动铁器。
监控屏幕上,地下排水渠出口的夜视画面中,那道铁栅栏微微晃动,枯草被风吹得贴向地面。
孙连城盯着夹层结构图,指尖划过通风竖井与检修梯的交汇点。
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B计划,启动。”
技术员抬头看向他,手指悬在操作台上方。特警队长的声音从通讯频道里传出:
“确认执行B计划?”
“确认。”孙连城目光未移,
“南侧检修梯那组,继续压进,保持五十米距离。
另一组带探测设备,从西侧通风管道潜入,动作要慢,别惊动他。”
“明白。”特警队长顿了顿,
“但管道内径不足六十厘米,只能单人爬行,进度会受限。”
“我不需要快。”孙连城缓缓说道,“我要他知道,每一步都有人在靠近。”
指令下达后,现场进入新的节奏。
无人机重新升空,调整角度对准仓库顶部几个老旧的通风口。
技术员调出三维模型,标记出可通行路径。
与此同时,调度系统接通机场地勤。
“所有关联通道,全部关闭。”孙连城语气平稳,
“非必要电源切断,照明系统保留应急线路,其他一律断电。”
“可部分老区闸门是机械锁,远程无法操作。”地勤负责人回应。
“那就派人去。”孙连城说,
“五人小组,防毒面具、夜视仪配齐,沿安全走廊推进,逐个手动闭合。
我不管过程多慢,十五分钟内,我要整个区域彻底封闭。”
通讯挂断,指挥室内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低频的指令反馈。
孙连城靠回椅背,视线落在热源监测图上,
夹层角落仍有一个微弱信号,位置未变,
但呼吸频率显示目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几分钟后,通风管道内的摄像头传回第一段画面。
漆黑、狭窄,管壁布满锈迹,镜头缓缓前移,偶尔碰到松动的螺丝发出轻响。
操作员立刻暂停推进。
“他在听。”孙连城低声说,
“刚才炸管不是为了逃,是为了争取时间判断外面有没有动静。
现在他耳朵比任何时候都灵。”
他转向技术组:
“把音频转成波形图,叠加热源移动轨迹。
他敲墙也好,喘气也罢,只要有点节奏,就给我分析出来。”
数据开始同步。
屏幕上,一段不规则的敲击信号被提取出来,间隔杂乱,力度忽强忽弱。
技术员皱眉:“不像摩斯码,也不像预警信号。”
“不是传递信息。”孙连城摇头,
“是在发泄。他知道自己被困住了,又不敢贸然往外冲,只能用这种方式稳住心神。”
话音刚落,广播系统突然传出一段模拟安保播报的声音:
“夹层B区检测到燃气泄漏,三分钟后将自动注氮,请相关人员立即撤离。”
这是孙连城提前安排的虚招。
几乎同时,热源信号出现了明显位移,
丁义珍动了。
他抱着人质,正沿着夹层边缘向出口方向移动,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
“有效。”技术员轻声说。
“但他不会直接出来。”孙连城盯着屏幕,
“他知道外面有埋伏。
他会找死角藏身,等我们误判他已脱逃,再冒险突围。”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等他自己耗尽体力?”
“不。”孙连城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他不出来,我们就逼他做选择。”
他按下通讯键:“猎鹰,西侧管道那组,推进到距夹层十米处停止。
释放微型探测球,贴地滚动,不要开强光,只用红外扫描。”
“收到。”
几分钟后,探测球传回模糊影像:
一道铁门半掩,内部空间极窄,仅容两人蜷缩。
丁义珍背靠墙壁,一只手搂着人质颈部,另一只手握枪抵在对方太阳穴上。
他的额头布满汗珠,眼神不断扫视四周。
“他撑不了太久。”孙连城自语,
“缺氧、疲劳、心理压力,任何一个都会让他崩溃。”
就在这时,地勤传来消息:
“所有机械闸门均已闭合,排水渠上下游完成封锁,仅留东口可视通道。”
“好。”孙连城点头,
“通知B组,撤掉隐蔽伪装,让那个出口看起来像是疏于防范。”
“你是想让他以为有机可乘?”
“人总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漏洞。”他说,
“而不是看不见的包围圈。”
现场陷入短暂沉默。
所有人等待下一步指令。
孙连城却没有急着下令。
他转头看向医疗点方向,侯亮平正坐在临时担架上,手臂缠着纱布,目光仍盯着监控屏。
两人视线短暂交汇,对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没出声。
他知道对方不甘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