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 第40章 孙连城谋划,反击

台灯熄灭后,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昏暗。

电脑屏幕亮着,映出孙连城的脸。

他没动,手指在键盘上停了片刻,随即重新输入密码,打开了一个加密文件夹。

文件名是“城南地块,内部备查”,

里面分门别类存着银行流水截图、企业注册信息、会议签到表扫描件,还有一份手写的时间线梳理稿。

他点开最新添加的文件,李达康在审批材料上写的那句“请核实资金最终去向”。

这张扫描图刚传进来不到一个小时。

他盯着那行红笔字看了很久,然后右键点击,归入名为“权力松动”的子目录。

这不是命令,也不是质疑,而是一种默许。

他知道,李达康已经开始怀疑丁义珍,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阻拦行为。

这个信号比任何证据都重要。它意味着,原本封闭的决策层出现了一道缝隙。

孙连城关掉文件夹,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打下几个字:

《城南地块问题处置预案(草案)》。

光标闪动,他开始整理三条主线。

第一条是资金流向:

从光明区财政拨款出发,经三家空壳公司中转,最后流入境外账户,

全程耗时二十七天,每一步都有银行回单和股权变更记录支撑。

第二条是程序造假:

丁义珍提交的所谓“专家评审会纪要”,会议时间与本人出国行程完全冲突,且签名笔迹经比对存在明显修饰痕迹。

第三条是补偿名单问题:

六名已故村民被列入拆迁补助名单,签字栏却有按印,村委会盖章日期也早于正式公告日三天。

他逐条标注可提交渠道。

资金链适合走纪委内部核查流程,由财政口配合更稳妥;

会议造假可通过政府办档案室调原始存根揭穿;

名单问题则需民政与公安联动验证身份状态。

每一条他都没打算亲自递上去,而是设计成“被动暴露”模式,让调查机关在常规工作中自然发现疑点。

这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如果他主动举报,就成了孤例,容易被反咬“动机不纯”;

但如果这些漏洞是在例行检查中被挖出来,那就是制度运行的结果,谁也压不住。

文档写到一半,他停下,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下午五点零七分。

窗外天色渐沉,远处市委大楼还亮着几盏灯。

他没再看,转头从抽屉深处取出一张纸,上面手写了三个名字:

小张、老周、季昌明。

小张是财政局预算科的年轻干事,做事谨慎,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信得过。

老周在市纪委某室当副主任,两人曾一起参与过一次联合审计,私下喝过几次酒,对方从不乱说话。

至于季昌明,虽是检察系统高层,但前些日子通过一次非正式汇报,对方曾隐晦提过一句

“有些事,查得太急不好,查得不深更不好”。

这话当时没懂,现在想来,或许是种暗示。

他先拨通小张电话。

“明天上午把山水集团关联企业的转账备案再核一遍,特别是跨省的那几笔。”

他说得很平静,“补个说明材料,我这边要归档。”

小张应了一声,问要不要留电子版。

“纸质就行。”他说,“原件你亲手交给我。”

电话挂断,他没立刻放下手机。

这种事,一旦有人盯梢,最先出问题的就是基层办事员。

他得确认小张会不会被盯上。

如果接下来两天有人突然调阅财政备份,那就说明风声漏了。

接着,他拿出一张便笺,写下一行字:

“近期财务核查频发,恐有疏漏,烦请老周兄留意相关卷宗归档情况。”

字迹平常,像是闲聊提醒。

他把纸条折好,放进普通白信封,封口没贴邮票,

只写了“家属院茶摊自取”六个字。

这事不能用单位电话,也不能派人直送。

多年前他们约定的联络方式就是如此:

退休的老科员每天傍晚都会去纪委家属院门口的茶摊喝茶,顺路捎点东西。

那人早已不管事,没人会注意他手里多了一个信封。

做完这两步,他才拨通季昌明办公室电话。

接通后他没提案子,也没说证据,只是以汇报日常工作为由,聊起最近财政局遇到的一件麻烦事:

一笔补偿款因收款人身份异常被银行退返,结果发现名单上有死者。

“我们正联系公安核实,也不知道这类情况检察系统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季昌明开口:“程序合法,自然会有结论。”

声音不高,语气平淡,像是一句官话。但孙连城听懂了。

这不是推脱,也不是警告,而是一种回应。对方知道他在问什么,也愿意在规则范围内配合。

他挂了电话,轻轻呼出一口气。

三个人,三条线,都试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