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是好呢?”此刻张道陵的内心犹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若选择出手医治,他着实担忧自己道行尚浅,万一无法成功驱除邪祟,不仅会令患者病情加重,更可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然而若是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眼前那可怜孩童因饱受病痛折磨而痛苦不堪,他又怎能狠下心来见死不救?如此违背道义之举,势必会有损自身道心,倘若因此在日后的修炼途中滋生心魔,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思前想后,张道陵最终咬咬牙暗道:“罢了罢了,哪管得了这么许多,当务之急乃是先救下这孩子的性命要紧!”念及于此,他突然想起前不久才刚习得的那套驱邪镇魔符咒,兴许能在此刻派上用场。
于是乎,张道陵暗下决心,定要用尽浑身解数为这无辜的孩童驱除邪祟、治愈伤病。
想到此处,张道陵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纸和一支朱砂笔,屏气凝神,运起体内真气,龙飞凤舞般地在纸上画出了一道威力强大的“镇邪符”。
紧接着,他将这道刚刚绘制完成的符咒轻轻贴在了孩童的眉心位置。
刹那间,那张“镇邪符”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绽放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这光芒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入了孩童眉心处的那股黑气之中。
只听得一声尖锐的嘶鸣响起,那股黑气在金光的照耀下渐渐消散开来。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原本昏迷不醒的孩童终于有了动静。
他先是轻轻地咳嗽了几声,然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苏醒过来时,一旁的妇人激动得难以自持,再次喜极而泣。
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向张道陵道谢:“多谢道长出手相救,您可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呐!”
张道陵面色凝重地说道:“此妖邪绝非良善之辈,其阴险狡诈、作恶多端,若想将其彻底铲除,唯有寻得其藏身之所——那隐秘的老巢,方可做到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如此一来,方能彻底治愈这个可怜的孩子。否则,即便此次能侥幸逃过一劫,但日后这邪祟定会卷土重来,再度纠缠不休。”
听闻此言,那妇人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惊恐与感激之色,泪水更是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她泣不成声地道谢着:“多谢道长指点迷津,小女子无以为报啊……”
张道陵微微颔首,示意妇人稍安勿躁,接着开始详细询问起妇人关于孩童遭遇邪祟的具体经过。
只见妇人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口讲述起来。
原来事发当日,妇人如往常一般带着年幼的孩童上山砍柴。
当她们路过一个幽深的山洞时,突然间,一股阴森刺骨的寒风呼啸而来,吹得人毛骨悚然。
而那孩童则瞬间感到浑身发冷,不停地颤抖着。妇人见状,起初只当是孩子不小心受了凉,并未太过在意,一心想着赶紧砍完柴,然后带孩子回家找郎中抓些药吃便能痊愈。
然而,就在妇人埋头砍柴之际,那原本安静躺在一旁的孩童却突然毫无征兆地昏迷不醒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妇人大惊失色,她手忙脚乱地抱起孩子,心急如焚地朝着山下狂奔而去。
好不容易找到了郎中,满心期盼着能够救回自己的孩子。可谁知那郎中一番诊察之后,却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断言这孩子并非普通病症所致,极有可能是中了邪祟作祟。
并且告知妇人,这种情况非得请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前来驱邪做法才行。
可是,这荒山野岭的,一时之间又该去哪里寻找道士呢?正当妇人陷入绝望之时,偶然间听到村里的猎户提及,曾在这座山中见到过一名正在潜心修炼的道人。
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妇人四处打听,终于辗转找到了此处,并有幸遇见了张道陵。
说到这里,妇人再次对着张道陵深深鞠了一躬,千恩万谢之情溢于言表。
张道陵微微抬起手,随意地摆了摆说道:“快快带路吧,带我前往你之前遭遇过的那个山洞,我断定那邪祟定然就藏匿于其中。若不趁早将其铲除,日后必定还会出来祸害他人性命啊。”
“好好好!这便带您前去!”妇人神色惶恐,连连点头应和着。紧接着,她脚步匆匆地在前引路,带着张道陵一同往山中行去。
二人在山林间穿梭寻觅了许久,期间兜转迂回,几经波折之后,总算寻到了那妖邪的藏身之所。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幽暗阴森的山洞,洞口处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仿佛是从地狱深渊飘散而出一般。
张道陵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抬脚迈入山洞之中。刚一进入洞内,他便瞧见在洞穴深处有一只体型硕大无比的黑影,此刻正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那黑影察觉到有人闯入,猛地抬起头来,一双血红色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来人,嘴里同时发出一阵尖锐而凄厉的嘶吼声,随后张开獠牙,如疾风般朝着张道陵猛扑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