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大惊失色,他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情况,急忙想要抽回自己的灵力。然而,他发现自己的灵力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抓住一般,根本无法挣脱。
张道陵心中愈发焦急,他不断加大自己的灵力输出,试图挣脱玄铁的束缚。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玄铁的吸力越来越强,他的灵力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吞噬。
就在张道陵感到绝望的时候,玄铁表面的星辰银芒突然大盛,耀眼的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紧接着,一道神秘的符文从玄铁中浮现出来,如同一道闪电,直直地烙印在了张道陵的识海之中。
张道陵只觉得脑海中一阵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强行闯入了他的意识。紧接着,大量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这些信息杂乱无章,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张道陵很快就发现,这些信息竟然都是关于巨门玄铁的炼制之法以及一种神秘的剑阵。
张道陵强忍着识海的剧痛,努力梳理着涌入脑海的信息。这剑阵名为“巨门星辰剑阵”,需以巨门玄铁为核心,配合特定的布阵之法,能引动星辰之力,威力无穷。
待剧痛稍缓,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灵力竟不再被吞噬,反而与玄铁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联系。
此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竟是天劫将至。
张道陵大吃一惊,没想到巨门玄铁出世引发天地异动,引来了这天劫的考验。
他迅速布下巨门星辰剑阵,运转灵力,引动剑阵之力对抗天劫。一道道雷霆轰下,剑阵光芒闪烁,不断抵挡着天劫的攻击。
张道陵咬紧牙关,全力操控着剑阵,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在这激烈的对抗中,他的眼神愈发坚定,仿佛在告诉这天劫,他定能成功度过。
随着一道道雷霆不断轰击,剑阵光芒逐渐黯淡。张道陵感到体内灵力几近枯竭,双腿也因过度用力而颤抖。
就在这时,一道比之前都要粗壮数倍的雷霆直直劈下,剑阵瞬间被劈出一个缺口。
张道陵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倒飞出去,口中喷出一口鲜血。
但他没有放弃,强忍着剧痛爬起来,再次运转灵力修复剑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渡过这天劫。
在他的坚持下,剑阵重新焕发出光芒,与天劫展开了最后的较量。终于,随着最后一道雷霆消散,天空逐渐放晴。
张道陵成功度过了天劫,他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力大幅提升。
他缓缓走到巨门玄铁旁,此时玄铁与他的联系更加紧密。带着巨门玄铁和对未来的期待,张道陵离开了昆仑山。
告别昆仑冰峰的刺骨严寒,张道陵怀揣着巨门玄铁那晨钟般的清冷余韵,一路东行,来到了中原腹地,一片被历史尘烟笼罩的古老王陵区域。他的目标,是深藏于周王陵寝之中的第三块陨金——禄存青铜。
不同于火山熔岩的狂暴与昆仑冰髓的极寒,此地的凶险,在于岁月积淀的阴森、王朝兴衰的厚重,以及守护秘密的古老智慧。
传说中,禄存青铜并非天外直接坠落,而是周朝王室以一块天降奇铜为主材,融合了象征社稷九州的精铜,历经王室大巫祝祷、祭祀天地后铸成的国之重器。
它最终作为陪葬品,深埋于某代周天子的陵寝深处。
其特殊之处,在于青铜器表历经千年形成的特殊锈迹——这些锈蚀并非简单的腐朽,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于铜绿斑驳间,天然嵌刻下了古老的卜辞纹路!
这些纹路宛如天书,无声地记录着周王朝的兴衰气运、祭祀礼仪,甚至蕴含着沟通天地神鬼的玄妙卦象。
得此青铜者,需有解读天命、通晓古礼的智慧,否则只会被其承载的王朝怨念与守护之力所吞噬。
张道陵站在陵寝入口。眼前的景象一片荒凉破败。昔日象征王权威严的陵园,早已被岁月和战火蹂躏得面目全非。
残破的石像生(翁仲)东倒西歪,断裂的碑碣淹没在荒草丛中,唯有几株虬结的老树伸展着枯枝,在暮色中投下狰狞的影子,无声诉说着王朝的倾颓。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腐朽植被和陈年地下水的阴湿气息,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寥与寒意。
他并未急于进入。作为道门高人,张道陵深知王陵重地,尤其承载着“禄存”(主福禄、财富、智慧之星)象征的陨金之地,必有重重守护,绝非蛮力可破。
他先在陵园外围仔细勘察,观察地脉走向、残留的建筑基址布局,甚至从那些残碑断碣上模糊的铭文中,尝试解读周朝的祭祀规制与陵墓结构。
最终,他锁定了一座看似最为破败、规模却异常宏大、形制最为古老的陵冢。
其封土堆高耸如山,虽已草木丛生,却隐隐透出一股未散的王者气度。陵冢正面,一道巨大的玄色石门紧闭,成为唯一的入口。
石门上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线条古拙奇奥的符文。这些符文并非装饰,正是周朝用于沟通神明、记录卜筮结果的甲骨卜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