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 第216章 第二个任务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第216章 第二个任务

作者:泡芙小老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3 16:37:13

“栖云山客”的警告如同冰水浇头,让陈佳乐瞬间从等待的焦灼中清醒过来。

别院不再安全,京中异动将起,而引动沈涟清的关键,在于“金石之声”。

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让她在黑暗中清晰地听到了命运齿轮加速转动的轰鸣。

她不再安然躺卧,而是悄无声息地起身,在冰冷的房间里踱步。

脑海中飞速盘算着何为“金石之声”。

是比那幅《风雪劲竹图》更具冲击力的画作?

还是……某种更实质性的、能发出铿锵之音的东西?

证据?

证物?

亦或是某种能让沈涟清这等隐士无法忽视的、关乎道义根基的呐喊?

线索太少,难以捕捉。

但“早做准备”四个字是明确的。

她开始仔细检查这个临时的栖身之所。

小楼结构简单,除正门外,只有一扇通向后面窄巷的高窗。

她将一些便于携带的干粮、火折子、一小瓶伤药和仅有的几枚银钱打成一个轻便的小包袱,藏在床榻之下。

那套陪伴她许久的笔墨,她犹豫片刻,还是选择带上,它们或许不仅是工具,也可能成为某种身份的证明或掩护。

做完这些,天色已近拂晓,风雪似乎暂时停歇,天地间一片死寂般的灰白。

就在她因疲惫和紧张而精神有些恍惚之际,那熟悉的、冰冷的机械音毫无预兆地再次于脑海深处响起

【检测到宿主已接触关键信息流,触发因果链节点。环境风险等级评估:高。宿主生存适应性评估:提升。】

【主线任务‘收集十二能量碎片’(1\/12)进行中。】

【现发布第二个任务:‘获取隐士的共鸣’。】

【任务描述:寻获并掌握能引动目标人物‘沈涟清’高度共鸣的媒介物或信息。该‘共鸣’需达到足以使其愿意提供关键协助的强度。】

【任务提示:‘金石之声’非仅指实物,亦可为无形之证。宿主需结合已解锁技能‘墨韵留痕’及已有线索,自行探寻路径。沈涟清对‘风骨’、‘真相’及特定历史印记具有超常敏锐度。】

【任务奖励:能量碎片x1;随机技能提升机会x1。】

【失败惩罚:顾青兰好感度显着降低;线索中断;生存风险急剧增加。】

【时限:无明确时限,但关联事件正在加速,延迟可能导致任务目标失效。】

第二个任务!

陈佳乐背靠墙壁,缓缓滑坐在地,消化着系统提供的信息。

任务目标明确——获取沈涟清的“共鸣”与协助。

这印证了“栖云山客”的提示,也让她模糊的方向清晰了一些。

系统甚至给出了更具体的指引:“风骨”、“真相”、“特定历史印记”。

“墨韵留痕”技能被再次强调,显然,这笔墨之力仍是关键之一。

但系统也明确指出,“金石之声”并非一定是实物。

那会是什么?

一段往事?

一个秘密?

一种唯有通过特定方式才能传递的、关于“风骨”与“真相”的证明?

她回想起顾青兰的话,沈涟清能“透过纸背,窥见作画者当时的心绪”。

那么,她是否需要创作一幅不仅仅蕴含个人情绪,更能承载某种“历史印记”或“真相碎片”的作品?

这难度远超之前那幅抒发胸臆的《风雪劲竹图》。

现有的线索太少,她如同盲人摸象。

刘默师父那边不知情况如何,周子轩的联系渠道用过一次后是否还能再用也是未知数。

她仿佛被困在孤岛,却必须造出一艘能渡海的船。

接下来的两天,陈佳乐陷入了更深的沉寂。

她不再频繁习字作画,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窗边,望着被高墙切割出的四方天空,眼神空茫,实则大脑在飞速运转,将所知的一切信息反复拆解、组合。

顾言修的冤案、漕运私械的账册、柳营旧档、魏御史的构陷、镇国公可能的嫌疑、“玄石”的阴影、宫中力量的介入……还有沈涟清,这位与顾言修交好、同样因言获罪、精通鉴赏的隐士……

忽然,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她的思绪!

顾言修当年在查案过程中,是否留下过除了那本账册之外的东西?

比如……一些无法作为直接证据,但却能体现案件核心、或指向关键人物的、更隐晦的记录?

他喜好书画,与沈涟清是至交,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一种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通过书画诗词传递信息的隐秘方式?

如果……如果她能“复现”或者“模拟”出某种带有顾言修查案印记的“风骨”,是否就能引起沈涟清那种“对特定历史印记具有超常敏锐度”的共鸣?

这个想法让她激动得微微颤抖。

但这太难了。

她从未见过顾言修的字画,无从模仿其风格。

顾青兰或许知道,但她现在根本无法联系。

就在她几乎要否定这个想法时,系统关于“墨韵留痕”的描述再次浮现——“字迹将自带一股难以模仿的独特风骨与灵韵”。

这“风骨”,是否可以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而是……可以被她主动引导,去贴近、去模拟某种她所理解的、属于“顾言修”或者那个时代清流御史的“风骨”?

一种宁折不弯、追求真相的精神气韵?

她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能承载这种模拟出的“风骨”,并能隐含“真相”与“历史印记”的载体。

她重新铺开宣纸,这一次,她没有急于落笔。

她闭上眼,努力在脑海中构建顾言修的形象——一个秉持正义、不畏强权、最终却含冤而逝的御史。

她想象着他的风骨,他的坚持,他的无奈与悲愤。

同时,她将漕运私械案的核心,那冰冷的数字、黑暗的交易、被掩盖的鲜血,都化为一种沉郁的意象。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眸中一片清明。

她提起笔,蘸墨,却非用于书写或绘画。

她以笔代刀,用泼、洒、点、染各种技法,在纸上制造出一种混乱、冲突、压抑的墨色背景,仿佛那污浊的漕运之水,又似朝堂之上无形的倾轧黑手。

在这片混沌之中,她用极细极韧的笔触,以飞白和枯笔之法,勾勒出一块嶙峋的、仿佛被风雨侵蚀千年却依旧不肯圆滑的“怪石”!

石不语,却仿佛凝聚了所有的质问与不屈。

这不再是传统的文人画,更像是一幅充满象征意味的符码。

怪石,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坚守的“风骨”;

混乱的背景,是那无法言说的“真相”与黑暗。

整幅画没有任何具体的人物、事件指向,但它所营造出的那种悲怆、压抑与不屈交织的氛围,以及那块孤绝的“石”,便是她想传递的、她所理解的“金石之声”!

完成这幅《礐石图》的瞬间,陈佳乐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精神虚脱,仿佛灵魂都被抽空。

她看着画面上那孤零零的、仿佛在无声呐喊的怪石,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这虚无缥缈的“风骨”模拟,这象征意味浓厚的画作,真的能成为叩开沈涟清心门的“金石之声”吗?

她不知道。

这只是她在绝境中,依据有限线索,拼尽全力的一次尝试。

将画作小心藏好,她疲惫地靠在榻上。

系统的第二个任务像一道悬在头顶的利剑,而她已经掷出了手中唯一的、不知能否奏效的骰子。

窗外,暮色渐合,沉寂的别院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

京中的“异动”何时会来?

她这幅倾注了心血的《礐石图》,又该如何才能送到该看的人眼中?

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那愈发浓重的、山雨欲来的夜色之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