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 第215章 山雨,终于要来了

画卷离手后的日子,如同一根被拉到极致的丝弦,绷在陈佳乐的心头。

别院里的寂静不再是休憩,而是煎熬。

每一丝风吹草动——仆役清扫庭院的沙沙声、远处街市隐约传来的车马声、甚至夜雪压断枯枝的轻响——都让她神经紧绷,疑心是外界传来的回响,或是厄运降临的前兆。

她依旧每日习字作画,笔下的“墨韵”因心绪不宁而更添几分沉郁顿挫。

她画风雪中的寒梅,枝干如铁,花瓣却带着一种濒临破碎的脆弱;

写前人诗句,字里行间透出的不再是清逸,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

她在用这种方式,排遣着等待的焦虑,也像是在无声地记录着这段被囚禁的时光。

第三天午后,天色依旧阴沉。

陈佳乐正对着一幅未完成的残荷图出神,院门外传来了规律的叩门声,是那名采买仆役回来了。

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一举一动。

仆役如常地将采买的物品归置好,面色平静无波,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

就在陈佳乐几乎要以为石沉大海,心头被失望攫住时,那仆役在转身欲离开前,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从怀中取出一个以普通油纸包裹、约莫书本大小的扁平物件,无声地放在了廊下的石凳上。

“姑娘,这是‘清韵斋’退回的,说是您前次托还的盒子里,不慎夹带了旧稿,他们不便留存,特此归还。”

仆役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说完便躬身退下,继续忙活去了。

旧稿?

不便留存?

陈佳乐几乎是扑过去,将那个油纸包抓在手中。

入手微沉,绝非空纸。

她强作镇定,快步回到屋内,闩上门,背靠着门板,手指微微颤抖地拆开油纸。

里面果然是她那幅《风雪劲竹图》!

画卷展开的瞬间,她的呼吸一窒。

画作本身似乎并无变化,那沉郁的背景,峭拔的墨竹,依旧带着她倾注其中的心力。

然而,在画卷右下角,那片原本留白的背景处,多出了几行字!

那字迹并非周子轩的笔力遒劲,也非顾青兰的清丽婉约,而是一种陌生的、看似随意却暗藏锋棱的行书,用的是朱红色的印泥,而非墨迹,如同加盖的闲章,却又分明是即兴题写:

“竹魂带煞,非闺阁常韵。笔底风雷,竟隐金石声。有趣。”

落款处,并非名讳,而是一个形制古奥、她从未见过的朱文钤印,依稀可辨是“栖云山客”四字。

没有评价画技,没有探究意境,而是直指画作内核蕴含的“煞气”与“风雷”!

这“栖云山客”是谁?

是韩文石本人?

还是他请教的某位高人?

这短短两行字,无疑表明画作不仅被对方收到,而且被极为仔细地品鉴过,并看出了画中暗藏的机锋!

更重要的是,画卷被原样退回!这意味着什么?

是拒绝?

是警示?

还是……一种更为谨慎的、不愿留下任何实物牵连的回应?

“有趣”二字,更是耐人寻味。

是欣赏?

是试探?

还是觉得她这个被困的“闺阁”女子,不自量力地妄图搅动风雷,显得可笑?

陈佳乐反复咀嚼着这两行字,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的信息。

对方看出了她的意图,并未点破,也未接纳,而是留下了这样一个模糊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信号。

这比直接的拒绝或明确的合作意向,更让她感到不安。

她将画卷凑近烛火,仔细观察那朱红的字迹和钤印,试图找出更多线索,却一无所获。

这“栖云山客”,如同一个幽灵,只在画上留下了惊鸿一瞥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天,陈佳乐在这种悬而未决的猜测中度过,心绪愈发烦躁。

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刚刚看到一丝微光,转瞬又被更厚的墙壁挡住。

转机发生在画卷退回后的第三日深夜。

万籁俱寂,只有寒风掠过屋檐的呼啸。

陈佳乐已然睡下,却睡得极不安稳。

朦朦胧胧中,她听到窗棂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不同于风刮的“叩”声。

她瞬间惊醒,屏住呼吸,手已悄然摸向枕下的匕首。

窗外再无动静。就在她以为是自己错觉时,一样小东西从窗缝中被塞了进来,“嗒”的一声轻响,落在屋内冰冷的地面上。

陈佳乐等了一会儿,确认外面再无异常,才悄然下床,点亮了床头小几上的油灯。

地上躺着的,是一枚小小的、以最普通的黄泥烧制而成的泥丸,毫不起眼,如同孩童的玩物。

她小心地捡起泥丸,触手粗糙冰凉。

轻轻一捏,泥丸应声碎裂,里面竟藏着一卷细如发丝的薄绢!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

展开薄绢,上面是以极细的墨笔写就的、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与画上那“栖云山客”的题字同出一源!

“画已阅。煞气过露,非福之道。沈公踪迹,确在江南,然深居简出,非‘金石之声’不可引其顾盼。漕运之弊,根在枢机,非淮安一隅可撼。内廷水深,慎之再慎。近日京中恐有异动,波及别院,早做准备。阅后即焚,毋留片纸。”

信息量巨大!

陈佳乐飞快地阅读着,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心坎上。

这“栖云山客”承认收到了画(“画已阅”),并给出了直接的批评与建议——她的画“煞气过露”,容易引来灾祸。

要引沈涟清(沈公)注意,需要的是更具分量的“金石之声”,这或许指的是更确凿的证据,或者某种能引起共鸣的、更为深沉有力的表达方式。

他点明了问题的核心——“根在枢机”,直指朝廷中枢,而非仅仅是淮安的地方势力。

同时警告她内廷水深,并且预示了京中即将有异动,甚至会波及她藏身的别院!

这无疑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

对方不仅回应了她,还提供了关键的方向性指导和危险预警。

这“栖云山客”是敌是友,依旧模糊,但至少在此刻,他传递了善意和至关重要的信息。

“早做准备……”

陈佳乐喃喃念着这四个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连这个神秘的“栖云山客”都认为别院不再安全,可见局势之危急。

她不敢耽搁,立刻将薄绢凑近油灯的火苗。

细绢瞬间卷曲焦黑,化为灰烬,那几行决定命运的小字也随之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满室的焦糊味和更深的危机感。

她吹熄了灯,重新躺回床上,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画卷的送出,并非石沉大海,而是投石问路,惊动了隐藏在迷雾中的存在,并带回了攸关生死的回音。

沈涟清需要“金石之声”才能引动,而京中的风暴,已迫在眉睫。

她不能再仅仅等待师父的安排,也不能再完全依赖这看似安全的别院。

她必须主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异动”做好准备,更要思考,何为能打动沈涟清的“金石之声”?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仿佛蕴藏着无数噬人的凶险。

陈佳乐握紧了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山雨,终于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