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皮卡车在颠簸的土路上挣扎前行,最终停靠在海南岛北部一个简陋的县级火车站旁。站台上人声嘈杂,混杂着汗味、廉价香烟味、方便面调料包味和热带潮湿空气特有的粘稠感。吴三省迅速打点好一切(高价购买了几张前往东北的硬卧车票),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沉重的装备,如同逃难般挤上了那列绿皮火车。
车厢内充斥着各种气味和噪音。汗味、脚臭味、劣质香水味、孩子的哭闹声、大声的交谈声、列车员推着餐车叫卖的吆喝声…空气闷热而浑浊。吴三省、吴邪和王胖子挤在硬卧车厢的下铺,潘子被安置在相对安静的中铺(依旧昏睡,但脸色好转)。张起灵和张终青则被安排在了隔壁隔间的两个上铺——一个相对独立、远离人群喧嚣的空间。
列车在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中,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铁轨,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窗外,海南岛最后的热带风光迅速倒退:碧蓝的海湾、摇曳的椰林、金黄的沙滩、翠绿的稻田…阳光炽烈,空气湿热,带着海风的咸腥和草木的浓香。
张终青坐在上铺靠窗的位置。他换上了一件深灰色的连帽卫衣(吴三省临时买的),帽子拉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精致的下巴和紧抿的薄唇。他墨玉般的眼眸平静地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瞳孔深处那淡金色的纹路如同精密的仪表盘,无声地记录着环境参数:
温度:≈32℃…湿度:≈85%…气压:≈1010hPa…
光照强度:高…紫外线指数:极高…
环境噪音:≈75dB…频谱:复杂…冗余…
生物密度:高…能量场:混杂…低效…
他微微蹙了一下眉头(极其轻微),似乎对这种高熵、低效、充满冗余信息的环境感到本能的排斥。他拉低了帽檐,将身体微微蜷缩,试图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
张起灵则盘膝坐在对面的上铺,背靠着冰冷的车厢壁,闭目养神。他换上了一件黑色的高领毛衣,遮住了肋下的绷带。深邃的眼眸紧闭,呼吸悠长而平稳,仿佛将周围的一切嘈杂都隔绝在外。只有搭在膝盖上的右手食指,极其轻微地随着车轮的节奏敲击着,显示出他并非完全沉睡。
列车一路向北,昼夜交替。窗外的景色如同巨大的画卷,缓缓铺陈、变换。
纬度:北纬20° -> 25°…
植被变化: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度梯度:≈32℃ -> 28℃…
湿度梯度:≈85% -> 75%…
海南岛的椰林海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茂密的阔叶林。空气依旧湿润,但那股粘稠的热浪似乎消退了一些。阳光不再那么刺眼,天空显得更加高远。
张终青依旧保持着蜷缩的姿势,墨玉般的眼眸偶尔抬起,扫过窗外。瞳孔深处的金纹流转,持续更新着环境数据。他对植被的变化没有兴趣,只是本能地记录着温度和湿度的下降趋势。
纬度:北纬25° -> 30°…
植被变化:常绿阔叶林 -> 落叶阔叶林…
温度梯度:≈28℃ -> 22℃…
湿度梯度:≈75% -> 65%…
丘陵变成了平原,阔叶林开始泛黄、落叶。稻田金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成熟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风变得凉爽起来,带着一丝干燥的气息。车厢里的人们纷纷加上了外套。
王胖子翻出了他的花衬衫外套,裹在身上,嘟囔着:“哎哟喂,这天儿说凉就凉啊!胖爷我这身神膘都扛不住了!”
吴邪也穿上了薄外套,看着窗外金黄的稻田,眼神有些恍惚,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吴三省则靠在铺位上,手里拿着那本泛黄的笔记,眉头紧锁,不知在思考什么。
张终青依旧穿着那件深灰色卫衣。他墨玉般的眼眸望向窗外,瞳孔深处的金纹微微闪烁。他能感觉到温度的持续下降,以及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减少。这种变化,在他的数据库中,被标记为“秋季气候特征”。他拉紧了卫衣的帽子,将小小的身体更深地缩进角落。
纬度:北纬30° -> 35°…
植被变化:落叶阔叶林 -> 温带针阔混交林…
温度梯度:≈22℃ -> 15℃…
湿度梯度:≈65% -> 55%…
首次异常能量波动:探测!来源:东北方向…距离:≈1200km…强度:微弱…频率:低频…特征:冰晶凝结…大气环流扰动…
窗外,平原被起伏的山峦取代。树木变得稀疏,针叶林的比例增加。山峦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墨绿色和褐色。天空变得灰蒙蒙的,阳光被厚厚的云层遮挡。风带着明显的凉意,吹过车窗时发出“呜呜”的声响。车厢里的人们开始翻找更厚的衣物。
张终青墨玉般的眼眸猛地一凝!瞳孔深处那淡金色的纹路骤然亮起!如同被触发的警报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