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175章 特使的转变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第175章 特使的转变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3

赵高的问题,如同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地抵在了栎阳这套新生体系的咽喉之上。窝棚内空气凝滞,灯火摇曳的光芒在众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仿佛映照着各自心中翻腾的思绪。

百里秀指尖的玉珏已然温热,黑伯的拳头攥得骨节发白,连荆云所在的阴影角落,都似乎比平时更加深沉了几分。

秦战迎着赵高那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机锋的目光,脸上却没有丝毫被问住的窘迫。他没有立刻引经据典地反驳,也没有激昂地为自己辩护,反而像是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缓缓地、甚至带着一丝疲惫地,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让赵高细长的眉毛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特使大人此问,可谓直指核心。”秦战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秦战一介边卒出身,不懂那么多高深的道理。我只知道,看事情,得往前看,往实里看。”

他走到窝棚门口,掀开挡风的草帘,指向外面。暮色渐合,营地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已经亮起,工坊区炉火的红光映照着忙碌的身影,远处格物堂的轮廓在夜色中依稀可辨,更远处,是临时开辟的田垄和正在修建的水渠。

“特使大人,您看这栎阳。”秦战的声音在晚风中显得异常清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聚集的是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的流民,是备受排挤、无处施展的工匠。朝廷拨付的粮秣有限,将作监的供给时断时续。若按旧的‘规矩’来,这些人,要么在饥寒中死去,要么在绝望中沦为盗匪,要么……就是在下一次边关战事中,作为消耗品填进去,如同草芥。”

他的话语没有渲染,只是陈述一个冰冷的事实,却让赵高捏着丝帕的手指微微收紧。

“但现在,”秦战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高,“他们能吃饱饭,有遮风避雨的窝棚,有力气干活,有盼头活着!工坊日夜不停地出产着大秦急需的钢铁、箭簇、农具!格物堂里,那些原本一辈子浑浑噩噩的人,开始识字,开始算数,开始明白他们手里干的活计为什么这么干!他们不再是累赘,不再是消耗品,他们是能创造出价值、能巩固边关、能让我大秦更强盛一分的力量!”

他的语气渐渐激动起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铿锵:

“您问我,这套东西,会不会让该安分的人不安分,让该敬畏的东西不再敬畏?那我倒想反问一句——”

秦战的目光如同实质,刺向赵高:“是让这几千人饿死、冻死、战死,成为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损耗’,更能维系您所说的‘规矩’和‘敬畏’?还是让他们像现在这样,人人有活路,个个能出力,将我栎阳打造成一个能源源不断为大王、为大秦输送兵甲粮秣的坚实堡垒,更能彰显王上的威德,更能让天下人敬畏大秦的强盛?!”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番话的重量充分沉淀,然后才继续,语气放缓,却更加犀利:

“至于‘秘技’变得寻常,‘规矩’被取代……特使大人,您从咸阳来,当知我大秦以法立国,商君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何尝不是打破了旧贵族的‘秘技’和‘规矩’?正是打破了那些束缚,才有了今日强秦!栎阳所为,不过是在匠造、农事、乃至教化上,行类似之事罢了!”

“我们将匠造技艺系统整理,广授于人,是为了打造更多、更好的军械,让我大秦锐士的刀更利,甲更坚!我们立‘工分’‘贡献’之规,是为了让能者多劳,劳者多得,激发所有人的干劲,而不是让懒汉蠢材靠着资历和出身,趴在国家身上吸血!我们教人‘格物’,是为了让他们更聪明地干活,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培养一群只知空谈、不识五谷的腐儒!”

秦战的声音在窝棚内回荡,每一句都像锤子敲打在赵高心上。他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用更宏大的视角、更实际的利益,将赵高的质疑硬生生顶了回去。

“若说‘不安分’,”秦战最后直视着赵高,一字一句地道,“秦战只知道,让治下之民安居乐业,让国家武备日益精良,让大秦的根基更加稳固,这才是为人臣者最大的‘安分’!至于那些只盯着‘尊卑’、‘规矩’的空架子,却无视黎民死活、国家兴衰的论调,究竟于国何益?于大王何忠?!”

掷地有声!

窝棚内一片死寂。百里秀看着秦战,眼中异彩连连,她没想到秦战会以如此强硬、却又如此占据大义名分的方式回应。黑伯胸膛起伏,只觉得一股郁气畅快地吐了出来。连荆云,阴影中的嘴角似乎都勾起了一丝极淡的弧度。

赵高沉默了。

他脸上的平静终于维持不住,眼神剧烈地闪烁着。秦战的话,没有一句直接否认旧秩序的重要性,却句句都在用更根本的“国家利益”和“君王权威”来重新定义“安分”与“敬畏”。他将栎阳的“离经叛道”包装成了强化君权、富国强兵的必然选择,将可能的“威胁”转化为了更大的“效用”。

更重要的是,秦战展现出的那种毫不妥协的自信和底气,让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可以轻易拿捏的寻常匠官。他背后站着蒙骜等军方势力,他手中掌握着确实能增强国力的技术,而他本人,更有着一套逻辑自洽、难以驳倒的“道理”。

良久,赵高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程式化的、却少了几分疏离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手。

“精彩!秦工师果然快人快语,见识不凡。”他站起身,踱了两步,“听君一席话,倒是让咱家有些……茅塞顿开之感。”

他不再称呼“秦战小子”,而是改口“秦工师”,语气也客气了许多。

“效用……确实是最硬的道理。”赵高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秦战听,“王上雄才大略,所求者,正是能让大秦横扫**、奠定万世之基的‘大用’。至于过程中的些许……‘不拘小节’,只要最终利于王事,想必王上圣心独断,自有衡量。”

这话,几乎是明示了。他在告诉秦战,只要你能持续证明你的“大用”,只要你的所作所为最终有利于秦王的目标,那么朝堂上那些关于“礼法”、“规矩”的争吵,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

秦战心中微微一松,知道最危险的一关,算是过去了。他躬身道:“秦战谨记特使教诲,必当竭尽全力,为大王,为大秦,效犬马之劳。”

赵高满意地点了点头,态度愈发和煦:“秦工师忠心可嘉。咱家在栎阳这几日,所见所闻,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水力锻锤与标准化箭簇,于军国大事,裨益良多。咱家回咸阳后,定会向王上……如实禀报。”

他特意加重了“如实”二字,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接下来的两天,赵高依旧在栎阳盘桓,但气氛已然完全不同。他不再带着挑剔和审视的目光,反而像是来了兴致,主动要求去看更多的地方。他去看了新建的、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不少的吊桥和井架,去看了流民们开垦的、使用了新式犁铧的田地,甚至饶有兴致地旁观了格物堂里一堂关于基础算筹使用的课程,看着狗子和其他孩子笨拙却认真地摆弄着算筹,他破天荒地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也不再排斥与栎阳的人接触,偶尔会和黑伯聊几句关于火候把控的“经验”,会向百里秀询问账目管理的细节,虽然依旧保持着内侍特有的矜持,但那股拒人千里的冰冷气息,确实消散了许多。

临行前,赵高甚至对秦战露出了一个堪称“温和”的笑容。

“秦工师,栎阳之地,卧虎藏龙,未来可期啊。”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望你好自为之,勿负王恩。”

送走赵高一行人的车队,看着那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道路尽头,秦战站在营地门口,久久未动。

秋风卷起他旧军服的衣角,带着深秋的寒意。

百里秀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大人,这一关,我们似乎……过了?”

秦战望着咸阳方向,目光悠远,缓缓摇了摇头。

“过?”他低声道,“秀先生,你难道没看出来吗?”

“这位赵特使,他不是被我们说服了。”秦战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他是……看到了更大的‘用处’,以及,暂时无法轻易掌控的‘麻烦’。”

“他选择将‘用处’带回咸阳,而将‘麻烦’……暂时留给了我们,也留给了朝堂上那些,注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人。”

“风暴,只是被推迟了,并未消失。”

远处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如同血染,凄艳而刺目。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