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92章 巫蛊陷阱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92章 巫蛊陷阱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紫宸殿后苑那口废弃多年的枯井,平日连打扫的宫人都避之不及,生怕沾染晦气。谁也未曾料到,它会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骤然成为整个帝国权力旋涡的中心。

当两个奉命清理杂物的内侍,战战兢兢地从井底淤泥中拖出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方形物件时,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手中捧着的,是怎样一颗足以炸裂朝堂的惊雷。

油布被层层揭开,露出里面的事物时,在场所有人,包括闻讯赶来的内侍省少监,都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一地!

那是一个尺余高的桐木人偶,雕刻粗糙,却穿着一件刺眼的明黄色小袍,心口位置,密密麻麻钉着七枚细长的青铜钉!

人偶背后,以暗红色的朱砂,写着一行生辰八字——那八字,内侍省少监只瞥了一眼,便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那是当今天子李治的八字!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人偶的脖颈上,还缠绕着一圈细细的、颜色黯淡的丝线。

巫蛊!诅咒当朝天子!这是十恶不赦、诛连九族的滔天大罪!

消息如同瘟疫,瞬间传遍宫禁。整个皇宫,从最高的殿宇到最低贱的杂役房,都被一种极致的恐惧所笼罩。皇帝病重,太子未立,国本动荡,此时出现如此恶毒的诅咒,其意味不言自明!

皇帝李治在病榻上闻讯,原本就虚弱不堪的身体,因极致的震怒而剧烈抽搐,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指着殿外,嘶声力竭地咆哮:“查!给朕……查!掘地三尺……也要把……把这个逆贼……揪出来……碎尸万段!”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内侍省、殿中省、乃至刑部、大理寺的精干力量,都被迅速动员起来,皇宫内外顿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任何与那口枯井有关联、甚至只是附近经过的宫人,都被锁拿拷问。严刑之下,很快便有了“突破”。

一个在紫宸殿后苑负责洒扫的年轻宫女,名叫翠儿,在酷刑的折磨下,精神崩溃,供认不讳。

她声称,约在半月前,曾受晋王妃武媚娘身边一名叫“翡翠”的贴身女官的指使和重金收买,将一个用黑布包裹的“重要物件”偷偷扔进了枯井。

至于包裹内是何物,她声称自己并不知情,只是奉命行事。

“翡翠”?晋王妃武媚娘的贴身女官!

这条供词,如同毒蛇的信子,瞬间将矛头引向了如今权倾朝野的晋王妃!

动机似乎也“顺理成章”:皇帝若驾崩,摄政王晋王李贞便可更进一步,而作为王妃的武媚娘,地位将更加尊崇……

流言在死寂的宫墙内疯狂滋长,比瘟疫传播得更快。

“果然是她!除了她,谁还有这么大的胆子?”

“早说了妇人干政必生祸乱!这是等不及要咒死陛下了!”

“难怪陛下久病不愈,原来是有人在背后行此魇胜之术!”

恶意的揣测和恐惧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汹涌的暗流,冲击着两仪殿偏殿那扇紧闭的大门。

旨意很快下达:晋王妃武媚娘,涉嫌巫蛊重案,暂行禁足两仪殿,非诏不得出,随身侍女一律隔离看管,接受讯问。同时,皇帝下诏,由内侍监、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三人会同审理此案。

一时间,武媚娘和她所代表的势力,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巫蛊案不同于朝政争论,这是最阴毒、最难以辩白的指控,直接挑战皇权底线,沾之即死!

两仪殿偏殿内,烛火摇曳。门窗虽未上锁,但殿外明显增加了守卫,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武媚娘坐在常坐的那张紫檀木书案后,面色平静无波,仿佛外间的滔天巨浪与她毫无干系。

苏慧娘和另一名心腹侍女已被带走问话,殿内只剩下她一人。

脚步声响起,燕青的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角落的阴影中。

“娘娘。”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说。”武媚娘没有抬头,指尖轻轻拂过案上一份关于疫情缓解的奏报。

“人偶已由我们的人暗中查验过。桐木是常见的河朔木料,雕刻粗糙,应是新手或刻意伪装所致。

明黄布料,是去岁江南道进贡的‘云水绡’,专供宫内制衣,但批次是分发给几位太妃和低位嫔妃的,并非娘娘宫中用度。七枚铜钉是普通货色,市面可购。朱砂品质尚可,亦非特供。那根丝线……”

燕青顿了顿,“有些特别,是南诏那边传来的一种‘暗香锦’拆出的丝,色泽黯淡,但带有极淡的异香,宫中罕见,只有少数喜好奇珍的宗室或勋贵家中可能存有。”

武媚娘静静听着,目光依旧落在奏报上,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无关的趣闻。

“宫女翠儿,家境贫寒,有一老母和幼弟在宫外,其弟嗜赌,欠下巨债。半月前,其弟债务突然被一神秘人还清。

经查,还款银两最终来源,指向已被贬黜的原吏部侍郎王德(长孙无忌心腹)的一名远房管家。翠儿本人,入宫前曾在长孙家一位庶出小姐房中做过粗使丫鬟。”

“枯井附近,近一月内的巡查记录被人动过手脚,有两天夜晚的巡查记载缺失。把守那片区域的几名禁军,其中一人的小舅子,最近在长孙家一个田庄上谋得了管事之职。”

燕青语速平缓,却将一条条看似无关的线索清晰串联起来。

武媚娘终于抬起眼,看向燕青:“找到做木偶的人。”

“已经在查。长安城内所有木工作坊、乃至暗地里接活的匠人,都在排查。根据雕刻手法和工具痕迹,应该很快有结果。重点是,查谁近期购买过南诏的‘暗香锦’或类似丝线。”燕青答道。

“那个王德的远房管家,还有翠儿的弟弟,控制起来。”武媚娘语气淡然,“要活的,要口供。”

“明白。已派人去了。”燕青点头,“宫内那几个相关的禁军,也已在监控中。”

“很好。”武媚娘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被夕阳染红的重重殿宇,“他们想用最快的刀,那就看看,是他们的刀快,还是我们的网密。”

次日,内侍省的值房内,气氛肃杀。内侍监、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三位主审官端坐上位,面色凝重。

武媚娘被宣至堂下,她未戴簪环,只一身素净宫装,神色平静,微微欠身行礼后,便静立一旁,气度从容,丝毫不像待审的嫌犯。

问询开始,御史中丞率先发难,语气严厉:“王妃娘娘,宫女翠儿已供认,受你身边女官翡翠指使,丢弃涉案之物于枯井,你作何解释?”

武媚娘抬眼看向他,目光清澈平静:“翡翠跟随本宫多年,品性如何,宫中自有公论。单凭一刑讯小宫女的一面之词,便要定本宫身边人的罪,进而牵连本宫,中丞大人,这是三法司断案的规矩吗?”

御史中丞被她反问得一滞。

内侍监干咳一声,接口道:“娘娘,如今物证确凿,人证指向明确,陛下震怒,非同小可。还望娘娘如实陈情,也好早日洗刷嫌疑。”

武媚娘微微颔首:“本宫自当知无不言。只是,断案需讲证据链,人证物证,皆需核实。可否将那人偶,取来让本宫一观?”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示意衙役将盛放在托盘中的桐木人偶呈上。

武媚娘并未用手触碰,只是走近两步,仔细端详片刻,甚至微微俯身,轻轻嗅了一下。然后,她直起身,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三位大人,此人偶,绝非本宫宫中之人所为。”

“哦?娘娘何以见得?”大理寺卿挑眉问道。

“其一,”武媚娘指着人偶身上的明黄布料,“此乃‘云水绡’,是去岁江南贡品。

然本宫记得,去岁此绡共入宫十匹,两匹赐予魏国太妃(李治的叔祖母),两匹赐予纪国太妃,三匹入库,剩余三匹,陛下赏赐给了薛国公夫人、谯国夫人以及……

已故的韩王侧妃。本宫宫中,并未获赐此料,内务府档案可查。此其一。”

三位主审官脸色微变,他们并未注意到布料的具体批次来源。

“其二,”武媚娘指向人偶袍服上的缝线针脚,“此针法名为‘回纹锁’,针脚细密却略显凌乱,并非宫内尚服局惯用的‘盘金绣’或‘平针绣’,倒像是……市井绣坊为了赶工而常用的手法。宫中之物,断不会如此粗糙。”

“其三,”她目光落在那根不起眼的丝线上,“此丝色泽黯淡,却带有一股极淡的异香,若本宫没记错,这应是南诏传来的‘暗香锦’特有之味。

此锦稀罕,多用于制作香囊或装饰佩剑,宫中存量极少,本宫从不喜此等浓艳之物,宫中亦无存货。”

她每说一点,三位主审官的眉头就皱紧一分。这些细节,若非对宫中用度、织造技艺极其熟悉之人,绝难分辨得如此清楚!

“其四,”武媚娘最后看向人偶背后的朱砂八字,声音冷了几分,“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此等魇胜之术,若真要行之,必是极度隐秘,唯恐人知。

试问,若真是本宫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会愚蠢到用如此特征明显、极易追查的宫中专贡布料?

会用一个与我宫中毫无瓜葛、轻易便能被收买指认的小小洒扫宫女?会留下这么多指向明确的破绽,唯恐别人查不到本宫头上吗?”

她环视三位主审官,目光锐利如刀:“三位大人皆是断案老手,请细思之。此等拙劣伎俩,破绽百出,与其说是诅咒,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处心积虑、欲盖弥彰的构陷!

其目的,无非是想借陛下病重、朝局不安之际,嫁祸于人,搅乱乾坤!

请三位大人明察秋毫,莫要让真正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而令忠良蒙冤,令陛下圣心蒙尘!”

一番话,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不仅洗清了自己嫌疑,更是将案件性质引向了“构陷”的方向,反将了幕后主使一军!

三位主审官面面相觑,冷汗涔涔而下。

武媚娘所指出的疑点,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察觉,但在皇帝盛怒和“人证”压力下,并未深究。如今被她当面点破,才觉此事确实疑点重重。

就在堂上气氛僵持之际,一名大理寺的司直匆匆入内,在寺卿耳边低语几句,并呈上一份卷宗。

大理寺卿展开一看,脸色骤变!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带人犯!”

片刻后,一名浑身颤抖、面容猥琐的中年男子被押了进来,正是那个吏部侍郎王德的远房管家。同时,另一名衙役押着一名手上带着伤痕、眼神惊惶的木匠。

“报三位大人!”司直朗声道,“经查,制作巫蛊人偶者,乃是西市木匠张五!

其已供认,是受此人家中仆役雇佣,要求按照特定尺寸、用特定布料,已核实为王德妾室所有的一块云水绡边角料,制作木偶,并言明越像宫里出来的越好!工钱异常丰厚!”

“而指使宫女翠儿者,亦是此人通过翠儿之弟进行!此处有翠儿弟弟画押的供词及赃银为证!翠儿亦已翻供,承认是受此人威胁利诱,诬陷晋王妃!”

人证物证,瞬间反转!矛头直指长孙无忌的残余势力!

几乎同时,燕青的身影出现在值房门外,对武媚娘微微颔首。武媚娘知道,宫外那条线,也已经被彻底掐断了。

那个购买“暗香锦”的线索,最终指向了长孙无忌一个已被流放的侄子的空置府邸,管家早已卷款潜逃,但留下的账册却清楚地记录了一笔购买“南诏异锦”的支出。

真相大白!一场看似天衣无缝的栽赃陷害,在武媚娘的冷静分析和“飞凤卫”高效的行动下,短短两三日,便被撕得粉碎!

三位主审官汗流浃背,慌忙起身向武媚娘请罪。武媚娘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道:“三位大人也是奉旨办案,何罪之有?

只是日后断案,还需更加谨慎才是。如今真相已明,还请三位大人即刻禀明陛下,还本宫,也还这宫廷一个清白。”

她走出内侍省值房时,夕阳正好。

宫人们远远看到她,纷纷跪地,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后怕。这一场风波,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让所有人见识到了这位晋王妃深不可测的城府和可怕的手段。

消息传回紫宸殿,李治闻听结果,久久不语,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无尽疲惫与悲凉的叹息。他挥挥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空荡的寝殿内,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声。

兄弟阋墙,君臣相疑,夫妻离心……

这煌煌大唐宫阙之下,究竟还藏着多少阴谋与龌龊?他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寒冷和厌倦。

而两仪殿内,武媚娘卸去簪环,对苏慧娘淡淡道:“准备一下,陛下……恐怕要召见我们了。”

她的预感没有错。当晚,一名内侍急匆匆赶来两仪殿,声音带着哭腔:

“王妃娘娘!王爷!陛下……陛下宣二位即刻入宫!陛下……陛下怕是……不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