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 第90章 帝王心术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第90章 帝王心术

作者:逍遥神王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5:49:41

延英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压在每个与会者的心头。

这不是寻常的朝会,而是一场决定帝国权力格局最终走向的御前密议。殿内陈设简朴,远不如紫宸殿奢华,却更显肃穆威仪。

皇帝李治并未升座正殿,而是被安置在殿侧一架宽大的坐榻上,背后垫着厚厚的锦褥,面色依旧苍白如纸。

李治呼吸间带着嘶哑的杂音,唯有一双深陷的眼眸,此刻却燃烧着一种病态的、令人心悸的锐利光芒。

榻前,晋王李贞、中书令来济、侍中韩瑗、尚书右仆射崔敦礼等三省长官,以及两位被特诏前来的皇室宗正,垂手肃立,个个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怠慢。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味和一种无声的紧张,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殿堂。

武媚娘并未在殿内,她此刻应在两仪殿偏署等候消息,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意志和影响,必会通过她身前的晋王,无形地笼罩于此。

李治艰难地抬起眼皮,目光缓缓扫过面前的重臣,最后落在李贞身上,停留片刻,又移开。他剧烈地咳嗽了一阵,内侍慌忙上前伺候,却被他挥手屏退。

“今日召诸卿来……”他的声音沙哑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为之事,诸卿……心中应有数。”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气,殿内静得能听到烛火摇曳的噼啪声。

“赵国公,长孙无忌……”念出这个名字时,李治的嘴唇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痛苦与愤怒,“朕之元舅,托孤重臣,朕待之……不可谓不厚。”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震怒:“然其……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竟敢……竟敢编造谶语,妖言惑众,动摇国本!构陷亲王,离间朕之骨肉!此等行径,与谋逆何异!尔等说,该当何罪?!”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嘶吼出来,伴随着又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殿内众人心头俱是一凛,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皇帝此言,几乎将长孙无忌定性为了谋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中书令来济与侍中韩瑗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他们都是长孙无忌提拔上来的人,此刻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陛下息怒!陛下保重龙体啊!”

尚书右仆射崔敦礼更是面如死灰,浑身筛糠般颤抖,他是长孙无忌最核心的党羽,此刻只觉得大祸临头。

唯有李贞,身姿挺拔如松,面色沉凝,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息怒。长孙司空……确有负圣恩,罪责深重。然,其终究是国之元老,于社稷曾有勋劳。

如今北疆未靖,朝局初定,若处置过激,恐引发朝野动荡,非社稷之福。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圣心独断,臣等……谨遵圣谕。”

李贞这番话,看似为长孙无忌求情,实则将皮球踢回给了皇帝,既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态度,又将最终决策权交还皇帝,保全了天子的威严。

李治剧烈地喘息着,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几位大臣,又看看沉稳的李贞,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冰冷的算计所取代。他何尝不想将长孙无忌千刀万剐?

但正如李贞所言,长孙无忌经营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尤其是在关陇军事集团中根基深厚。

若骤然处以极刑,必然引发巨大的政治地震,甚至可能逼反部分势力。他病体支离,朝廷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更深处,他还有一层难以言说的忌惮。长孙无忌倒了,权力真空由谁来填补?自然是眼前这位声望正隆、手握重兵的八弟晋王李贞,以及他身后那位精明强干、手段凌厉的王妃武氏。

此二人联手,权势将迅速膨胀到无人能制衡的地步。这是他作为皇帝,绝不能允许的。

帝王心术,在于平衡。既要用雷霆手段惩处叛逆,震慑宵小,又要防止新的权臣坐大,威胁皇权。

沉默了许久,久到跪着的几人几乎要瘫软在地,李治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之前的虚弱,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

“传朕旨意……”

所有人心头一紧。

“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辜负圣恩,结党营私,言行失检,有负朕托……着即革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知政事等一切实职,保留司空衔……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府,不得见外客。

其子侄、门生涉案者……由三司会审,依法论处,绝不姑息!”

旨意一下,殿内众人反应各异。来济、韩瑗等人暗暗松了口气,虽然失势,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和爵位,已是天大的恩典。崔敦礼则彻底软倒在地,他知道,长孙无忌这棵大树倒了,他们这些猢狲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李贞面色平静,躬身领旨:“臣遵旨。”

李治的目光缓缓转向李贞,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晋王……”

“臣在。”

“长孙无忌之事,乃前车之鉴。”李治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个字都仿佛敲打在李贞的心上,“权力,乃国之重器,非一人一家之私物。

尔身为摄政亲王,当以国事为重,谨守臣节,秉公持正,亲贤臣,远小人……勿使朕失望,勿使天下人失望。”

他话语中的“小人”指的是谁,暗示着什么,在场之人心知肚明。这是皇帝在警告李贞,也是在警告他身后的武媚娘,权力可以给你们,但必须有所节制,不得效仿长孙无忌专权跋扈。

李贞立刻撩袍跪地,神色无比恭顺诚恳:“臣谨遵陛下教诲!定当恪尽职守,公忠体国,绝不敢有负圣恩!凡有举措,必奏请陛下圣裁!”

“嗯……”李治似乎满意了他的态度,疲惫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都……退下吧。晋王留下,朕还有事交代。”

“臣等告退!”来济、韩瑗等人如蒙大赦,连忙叩首,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延英殿。

殿内只剩下李治、李贞和几名贴身内侍。

李治沉默了片刻,才缓缓睁开眼,看着跪在榻前的八弟,语气缓和了些许:“朕……拟旨,由你总摄朝政,凡军国要务,皆由你决断,再报朕知。

遇有难决之事……可与你王妃商议。她……是聪慧之人,于政务亦有见地。”

这看似放权的旨意,实则将李贞和武媚娘彻底推到了前台,也推到了风口浪尖。

“臣……领旨谢恩!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李贞再次叩首,心中明白,这是陛下的信任,更是陛下的考验和制衡。

“去吧……朕累了。”李治挥挥手,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瘫软在锦褥之中。

李贞恭敬地退出延英殿,走出殿门,午后的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方才那场无声较量的硝烟味。

陛下的处置,在他的预料之中。削权而非夺命,警告而非严惩,这正是帝王心术的体现。

他快步回到两仪殿偏署,武媚娘正站在窗前,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目光沉静地看向他。

“陛下旨意,革去长孙无忌一切实职,闭门思过。其党羽,由三法司查办。”李贞简略地传达了结果。

武媚娘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她微微颔首:“陛下圣明。如此处置,于国于民,最为稳妥。”

她走上前,与李贞一同面向紫宸殿方向,躬身下拜,声音清晰而恭顺:“臣妾(臣)谨遵圣谕,竭诚辅国,绝不敢有负陛下重托!”

礼毕,两人直起身。武媚娘看向李贞,低声道:“王爷,陛下此举,已是极限。既惩元恶,亦示警告。我等当下更要低调行事,巩固成果,稳定朝局,万不可授人以柄。”

李贞点头:“我明白。北疆战事、山东赈灾、漕运整顿,诸事繁杂,需即刻处理。媚娘,朝中政务,还需你多费心。”

“分内之事。”武媚娘应道,目光却微微闪烁。她清晰地感受到,皇帝最后那警告的目光,更多地是落在自己身上。“谨守臣节”,这四个字,既是说给李贞听,更是说给她听的。

稍晚,武媚娘唤来苏慧娘,淡淡吩咐道:“备几样上好的安神补品,人参、灵芝之类,以本宫的名义,送去赵国公府。就说……听闻司空大人近日心神耗损,特赠予些许药材,望其安心静养,保重身体。”

苏慧娘微微一怔,随即领会,躬身道:“是,娘娘。”

当这份来自晋王妃的“慰问”礼品送到被甲士暗中看管起来的长孙府时,府内上下一片死寂。

长孙无忌看着那包装精美的锦盒,脸色铁青,猛地一挥袖,将整个锦盒扫落在地!

名贵的药材滚落一地,他却看也不看,胸口剧烈起伏,一口鲜血猛地喷溅在堂前的地砖上,猩红刺目。

“武媚……毒妇!”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毒与绝望。这份“慰问”,是胜利者最残忍的嘲讽,是对他政治生命终结的最后确认。

就在长安城内的权力更迭看似尘埃落定,众人或唏嘘、或庆幸、或暗中谋划着在新的格局中寻找位置之际,一匹快马却疯狂地冲入了即将关闭的城门!

马上的骑士浑身尘土,声音嘶哑,带着无法掩饰的惊惶,一路狂喊着冲向皇城:

“急报!京兆府急报!渭南、蓝田诸县突发大疫!百姓发热呕血,死者枕籍,十室九空!疫情……疫情正蔓延向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