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省食品原料行业协会王秘书长的这顿“便饭”,安排在市郊一家环境清幽、以食材本味见长的私房菜馆。高辉深知,在这种场合,开门见山的求助往往效果不佳,他需要的是建立联系,获取信息,寻找契机。
他没有带林薇或马明远,只身前往。包厢里,王秘书长如约而至,五十岁上下年纪,身材微胖,笑容和煦,眼神却透着长年混迹行业积累下的精明与洞悉。
“高总,久仰久仰!你们‘高记’最近风头很劲啊,展销会一鸣惊人,现在又搞出新花样,连小龙虾都不放过,后生可畏!”王秘书长主动伸出手,话语热情,带着前辈对有为后辈的欣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王秘书长您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小打小闹,在摸索中前进。比起协会里那些深耕多年的老前辈,我们还差得远。今天主要是来向您请教学习的。”高辉态度放得低,语气诚恳,亲自为王秘书长斟茶。
他没有立刻提及花椒断供的窘境,而是先从“高记”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工艺的坚持,谈到新厂建设的初衷、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再自然过渡到目前尝试产品多元化,开发小龙虾调料遇到的挑战——尤其是对核心原料品质稳定性的高要求。
“标准化、规模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高辉适时地感叹一句,“就像这次我们用的那种特定花椒,风味是独特,可源头一有点风吹草动,我们下游就跟着心惊胆战。真想找几家能长期稳定合作、品质信得过的基地或者大供应商。”
王秘书长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高辉的叙述,不时点点头。他这类人,见过的企业起落太多了,高辉的困境,他心知肚明。
“高总啊,”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你做企业的思路是对的,有品牌意识,有质量追求。但你要知道,咱们这行,尤其是上游原料这块,水很深。好的资源,就那么多,盯着的人可不少。价格波动、季节影响、甚至产地气候,都是变数。你想完全规避风险,难。”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拨的意味:“不过嘛,事在人为。协会这边,每年都会组织会员企业去国内几个主要的香料产区考察交流,也跟一些大型的、规范的种植合作社和初加工企业有长期联系。这些资源,对会员单位是开放的。”
高辉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立刻表态:“王秘书长,不瞒您说,我们‘高记’一直很想加入协会这个大家庭,向更多优秀同行学习,也希望能为行业发展尽一份力。只是之前规模小,自觉不够格。现在新厂投产,我们觉得是时候申请了,不知道协会的入会门槛……”
王秘书长哈哈一笑,摆摆手:“门槛是死的,人是活的。像‘高记’这样有潜力、有特色的企业,正是我们协会欢迎的新鲜血液。入会的事,包在我身上,流程我让人跟你对接。”
“那太感谢王秘书长了!”高辉连忙举杯敬茶。
“先别急着谢。”王秘书长压压手,神色稍正,“入了会,是拿到了入场券。但里面的资源怎么用,能不能抓住机会,还得看你们自己。下个月,协会正好有个团,要去川渝几个核心花椒产区考察,我可以帮你争取个名额。但能不能谈成合作,能谈到什么程度,就看你的诚意和眼光了。”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高辉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郑重道:“谢谢秘书长给这个机会!我们一定珍惜,认真准备!”
“另外,”王秘书长似乎不经意地提点了一句,“有时候啊,眼光也不必只盯着那几个最热门的、被炒得价格虚高的产区。有些新兴的、管理规范的基地,或者有独特品种优势的地方,性价比可能更高,合作起来也更稳定。这方面,协会有些内部调研资料,或许对你有参考价值。”
这话如同黑暗中亮起的一盏灯,为高辉指明了另一个可能的方向。他之前确实过于聚焦于解决眼前断供的那一个特定产区,思维被局限了。
这顿饭,吃得值!
离开私房菜馆,高辉立刻在车上召开了电话会议,将情况同步给林薇、马明远和赵经理。
“王秘书长给了我们两个关键信息:一是下个月的产区考察机会;二是提醒我们关注新兴或特色产区。”高辉语速很快,“我们必须双管齐下。马厂长,你立刻组织技术团队,研究除了我们目前使用的品种外,还有哪些其他产区的花椒,在保证麻度和风味特点的前提下,可以作为替代或补充方案,我需要一份详细的技术分析报告!”
“明白!”马明远干脆利落地回应。
“林薇,你负责准备公司资料,全力配合协会的入会流程,越快越好!同时,开始搜集王秘书长提到的那几个新兴产区和特色品种的信息。”
“好的,我马上办!”林薇应道。
“赵经理,你这边资金准备好,一旦找到合适的替代或补充货源,我们要有能力快速决策,锁定资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