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会的场地选在了一家与“高记”有合作的高档餐厅的私密包间。长条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漱口用的清茶。受邀前来的二十余位品鉴者陆续入场,有通过网络招募的年轻食客夫妇,有几位在本市美食圈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还有几位与“高记”合作密切、对市场嗅觉敏锐的核心经销商。
高辉、林薇、马明远和栓子作为主办方,坐在一旁观察,心情各异。高辉努力保持着镇定,林薇则细心观察着每位品鉴者的表情。马明远面前放着平板电脑,准备实时记录反馈。栓子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双手不自觉地搓着,目光紧紧跟随着服务员端上来的、用编号代替名称的小龙虾样品。
为了确保公平,两款“高记”研发的小龙虾调料(A款“经典麻辣”,B款“秘制香韵”)与另外两款市面销量最高的竞品(C款、D款)混合在一起,共四款,由餐厅厨师在相同条件下,烹制相同规格的小龙虾。
首先上桌的是A款。品鉴者们戴上手套,开始品尝。有人点头,有人微微蹙眉,在评分表上勾画。
“嗯,这个麻辣味儿挺正,够劲!”一个年轻食客低声对同伴说。
“香味也不错,就是……感觉少了点惊喜?”他的同伴回应。
一位美食博主仔细品味后,在表格“备注”栏写下:“辣度适中,麻香持久,香气标准但略显单一,整体平衡性好,无突出缺点。”
紧接着是B款。当这款小龙虾被端上来时,明显能感觉到品鉴者们的反应出现了分化。
“咦?这个香味……有点特别啊。”一位经销商夹起一只,仔细闻了闻。
有人吃了一口,眼睛一亮:“这个好吃!麻和辣后面还有别的味道,很香,回味是甘甜的!”
但也有人皱起眉头:“味道是不是太复杂了?感觉不像在吃小龙虾,像在吃……某种卤味?”
另一位美食博主评价:“香气层次感极佳,有记忆点。但麻辣的冲击感被柔化了,可能不适合追求极致刺激的消费者。”
C款和D款也依次品鉴,反馈大多在意料之中,C款以极端麻辣着称,评价两极;D款口味均衡,但缺乏特色。
品鉴环节结束,进入自由讨论。气氛明显热烈起来。
“我个人最喜欢B款!”一位注重食材本味的美食博主率先发言,“它的香气非常独特,能吃出用料很讲究,不是简单的调料堆砌。”
“我投A款一票,”另一位主打“接地气”评测风格的博主反驳,“小龙虾吃的就是个爽快,A款麻辣直接,味道正,最适合配啤酒!”
一位年轻的家庭主妇则表示:“我觉得A款和D款都不错,做起来应该不容易失手。B款味道是挺好,但感觉需要更高超的厨艺才能搭配好?”
经销商们的意见则更偏向实际:
“A款稳妥,大众接受度高,走量肯定没问题。”
“B款有特色,可以作为一个高端系列来推,吸引特定人群,但定价和推广策略需要仔细考量。”
高辉几人认真听着每一个反馈,马明远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和数据倾向。栓子的心随着评价起伏,当听到有人盛赞B款时,他忍不住咧开嘴,听到质疑时,又紧张地抿紧嘴唇。
最终,收集上来的评分表经过马明远的快速统计,结果清晰地显示在平板电脑上:A款“经典麻辣”在综合评分上略微领先,尤其是在“麻辣爽快度”和“接受度”上得分很高;B款“秘制香韵”则在“香气独特性”和“回味”上获得了远超其他款的高分,但“口味普适性”得分偏低。
结果不言自明。
品鉴会结束,送走所有嘉宾后,包间里只剩下“高记”的四人。
“看来,”高辉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两条路,都有它的道理和市场。”
林薇点头:“A款保基本盘,B款树品牌形象,抓消费升级。我们可以同时推出,差异化定位。”
马明远看着数据总结:“我建议,将A款作为主力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渠道铺货。B款作为形象产品和利润补充,限量生产,主打线上精品渠道和特定高端商超。”
所有人都看向栓子。这个结果,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坚持的价值,但也明确了其局限性。
栓子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紧张、激动,慢慢变得平静而坚定。
“我明白了。”他声音不高,却很清楚,“大锅饭要管饱,小灶台得弄好。A款能让更多人知道咱‘高记’,B款……能让他们记住咱‘高记’不一样!我都支持!”
盲测的结果,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见了市场的多元与复杂,也让“高记”的核心团队,对未来的产品策略和品牌路径,有了更清醒、也更统一的认识。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赎的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