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危机在马明远团队的全力扑救下,暂时得到了控制。新的备用供应商陆续通过审核,开始小批量供货,虽然品质上偶有细微波动,但在马明远和栓子紧密的技术配合与配方微调下,并未对最终产品的核心风味造成影响。安全库存预警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像一道逐渐筑起的堤坝,试图抵御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冲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外部供应链的压力稍有缓解,“高记”内部管理层面的瓶颈,却如同水位下降后露出的礁石,变得愈发清晰和棘手。
最先感受到这种压力,并向高辉发出明确信号的,是马明远。
这天晚上,高辉因为处理一份紧急合同,很晚才离开办公室。路过马明远办公室时,发现里面还亮着灯。他推门进去,看到马明远正对着电脑屏幕,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生产数据报表和供应链管理流程图。
“还没回去?”高辉关切地问,顺手拿起桌上已经冷掉的咖啡壶,给他续了一杯热水。
马明远接过水杯,道了声谢,声音有些沙哑:“还有些数据需要核对,新的供应商评估报告也要看。”他顿了顿,看向高辉,眼神复杂,“高总,我感觉……我们现有的管理架构和流程,快要撑不住现在的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了。”
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您看,这是本月新增的SKU(库存单位),小龙虾调料的不同规格、为不同渠道定制的包装版本,加上我们原有的产品线,已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每一个SKU都意味着独立的物料编码、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和质量追溯。采购部现在需要管理的供应商数量也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评估、谈判、订单跟进、品质监控的工作量是指数级增长。”
他切换了一个界面,是公司近期的会议纪要。“再看这个,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过去两周,我参加的跨部门协调会议超过二十次,涉及生产排期、质量异常处理、新产品试制、供应商问题、渠道定制需求等等。很多会议效率不高,往往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临时拉人,职责不清,议而不决,或者决定了也难以有效执行。”
马明远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长,哪里冒出火星就往哪里扑。精力被严重分散,很多本该由中层管理者决策和推进的事情,最终都堆到了我这里。这不是长久之计,高总。我个人累死累活没关系,但我担心,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会成为公司发展的天花板,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运营风险。”
高辉沉默地听着,心情沉重。他知道马明远说的是事实。他自己也明显感觉到,最近需要他亲自拍板的事情越来越多,文件审批堆积如山,各个部门负责人遇到问题时,也越来越习惯于直接找到他或者林薇、马明远。
“高记”的骨架,还是那个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骨架,如今却要支撑起一个日益庞大和复杂的躯体,已经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
“我明白你的感受。”高辉深吸一口气,在马明远对面坐下,“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公司管理系统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问题。我们过去靠的是老板亲力亲为,靠的是核心几个人之间的默契。但现在,这一套不行了。”
他回想起展会归来后,林薇同样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跟进重要客户,还要负责品牌落地、营销策划、甚至部分人事招聘;赵经理的财务团队也在抱怨,随着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核算、预算、成本控制的工作量激增;连栓子都私下跟他嘟囔过,现在车间里人多事杂,光靠他盯着,有点看不过来了,新来的几个班组长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总是找他。
成长的瓶颈,清晰而残酷地摆在了面前。
“我们必须进行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高辉下定了决心,目光变得坚定,“不能再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马厂长,你对现代企业治理和流程优化有研究,我希望由你牵头,组建一个‘运营优化小组’,全面诊断我们目前的管理问题,提出组织架构调整和核心流程优化的方案。”
马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正是他心中所想,但他也深知其中的难度:“高总,组织变革牵涉面广,触动利益多,阻力会很大。尤其是……可能会改变一些老员工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和权力结构。”
高辉自然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任何规范化的管理,都意味着对过去那种依靠人情、习惯和老板一句话办事的模式的颠覆。栓子、春妮,甚至一些早期跟着他们打江山的中层,能否理解和接受?
“再难也要做。”高辉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们不能因为怕疼就不治病。‘高记’要想行稳致远,必须建立起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可复制的管理体系。这件事,我亲自抓,你做具体推进。先从梳理核心业务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开始。阻力……我来解决。”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变革不是一刀切,也要考虑我们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在引入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如何保留我们‘高记’特有的凝聚力和奋斗精神,这也是优化小组需要思考的问题。”
得到高辉的全力支持,马明远精神振奋了不少:“有您这句话,我就有信心了!我马上开始筹备优化小组,先拿一个初步的工作计划给您。”
送走马明远,高辉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即将到来的这场管理变革,其挑战和深远影响,可能丝毫不亚于当初建设新厂区或者开拓全国市场。这是一次向自身开刀的“手术”,痛苦,却关乎生死。
他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授权、流程、标准、绩效。这就是“高记”接下来必须攻克的堡垒。
窗外,夜色深沉,厂区的灯火依旧明亮。这艘加速航行的船,到了必须加固龙骨、升级舵机的时候了。成长的瓶颈,唯有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才能突破。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赎的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