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逆星人 > 第231章 不战或战而不得不战

逆星人 第231章 不战或战而不得不战

作者:文地是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39:01

北朝女帝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大臣们近一百份的试卷文稿,不但一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阅读,而且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还与身边的侍女进行了探讨和征求意见。

在赫鲁大江水面中和南北两岸上,南朝军和北朝军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摩擦和武力挑衅。这点痛结,长此以来,就演变成了恨之入骨。当一个强大者,而受比自己弱者的欺负之时,是决不会容忍的。

关于每五百年一次轮回的世界大战,是战还是不战?从这些答卷答题中,看到大臣们都是主战,不战的是少数,还有几个保持中立的态度。

在北朝女帝的心中对是战还是不战?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才有了此次别出心裁的试卷问答,文臣武将绝大多数是主战的表态。女帝老娘们是顺着大臣们的心意还是遵循自己的独断专横呢?

已完成了对近百位大臣来稿的审阅之后,北朝女帝把文武大臣们召集到了大殿上,本来有些憔悴的女皇,看上了又多了几分。

“众卿们,每人给朕的一份试卷,已经审阅了两个月。”女帝老娘们的气力不足。

下面传出窃窃私语之声,有问候的话:“吾皇辛苦了……”

有关心的言语:“这么的多,像批阅奏折一样,过目就行了,何必那么的辛苦啊!”

“今天,朕把众卿们召集起来,下面将要干什么呢?”女帝老娘们就是要把气氛搞得活跃一些,别死气沉沉的。

魁元大将侧身跨出一步,一欠身道:“吾皇,不会当着我们这些臣子们的面,宣布谁的答题最出彩。”

接着是国师一欠身道:“吾皇的亲批审阅,那可是殿试!”

北朝女帝风趣的说:“在近百篇的试卷问答里,朕认为最好的一篇文章,却没有署名,这头名状元,就不知落谁的头上了。”

国师又一欠身道:“在比赛中,有除去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的规定,恳求吾皇从第二榜眼开始吧?”

“这第一场试卷问答的规矩,是朕事先没有讲明白,于是没有引起众爱卿们的重视程度。”北朝女帝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

再是国师:“有人,害怕吾皇责备他们的不当言论。于是故意而为之。”

“今天朝堂上,朕再给众卿们,体验一下曾经风光无限的殿试!”

许多大臣们的念声:“吾皇还要考考我们。”

女帝老娘们的平心而论:“众卿们中,大多都是,不是通过武试,奋勇当先过来的将军;就是从殿试里涌现出来的朝中栋梁之才。”

大臣们的声音:“承蒙吾皇的器重,才有现在的……”

女帝老娘们看到下面有些小吵闹的气氛,不忍心压制大臣们,迟疑了一会才道:“朕再给众卿们一次试卷问答,每五百年一次轮回的世界大战,如若主战,该如何做?如若不战,又该如何做?”

武将讲究的是一个快意当前,战就是上战场上拼杀,不战就窝在军营里,每天对酒当歌。文臣就不同,就好琢磨事这一口。

“主战,就不必论不战;主不战,就不必论战。必须要旗帜鲜明。”女帝老娘们几句补充的话。

这些话的用意,是北朝女皇不想在模模糊糊之中去揣摩一件事,而是从大臣们的试卷里找到答案

“朕给众卿们三天的时间,散朝下去后,又开始做各自的旷世之作吧!”女帝老娘们的鼓励之声。

下面的文武大臣们,看到北朝女帝起身了,赶紧屈膝下跪在地上,

“本次朝议,到此为止。”北朝女皇宣布了退朝。

众大臣们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等北朝女皇移驾出了金銮殿,大殿上的文武百官才依次起了身,接着下来转动身体,纷纷的走出朝堂,一直往南门,到了接待处,在偌大的广场上,停着一排一竖、井井有条的上百辆小车。

从容不迫赶过来的朝中大臣们,上了各自的专车,随着一下“吗——”的紧跟着又一下“吗——”的马达启动声,一辆又一辆小车开出了这里。

不管是回到各自的府上,还是赶往各自的岗位,接着下来加紧完成至高无上的女皇,交给他们每人的一份试卷。有以一个人完成的,也有集思广益的智慧并存。

三天后,北朝女帝把文武重臣,召集到了大殿上,不是议朝政,也不是训话,而是收集上交给大臣们布置的作业,关于对战与不战将要做好哪一些的应对措施?

今日的北朝女帝早在金銮殿等着众大臣们的到来。

“朕召集众卿们,不必问,也知晓所为何事?”

侍女尖锐的声音:“吾皇的殿试,正式开始!”

这也算殿试,众卿们在府中早就准备好的答题,这叫做开卷考试。

“众卿们中,有个人力作,也有请人代劳作文,均不计徇私舞弊。”女帝老娘们不计较这点。

侍女的喊声:“快交上来吧。”

从金銮殿上,下去了两个侍卫,从立两排近百人的文臣武将手中,接过了各自的试卷文稿。

数目过多,上百万字之众,在大殿上来不及一一审阅,只怕又要花两个月才能审完稿了。这一次的答题是关于是战或是不战?该做怎样的一些应对措施和采取怎样的方岽?北朝女皇对每一篇文稿都读得细致,甚至入微透彻。

大多的出谋划策,都是讲究进攻方面的谋划和策略,进攻的时候,一味的进攻,必须做到,势不可挡,打得敌方无还手之力,直至全歼。

如果做不到这一步的话,敌方一旦有了反攻之力,就要如何尽快的做好防守方面的应战了。

如何做好防御设施,北朝国的都城,因为建在国土的腹地,为了拱卫京城的安危,兵力的驻扎和防空火力及一些军事基地的设置,当然是都城周围一些具有战略布局的州府,驻有重兵。

空军的机动性很大,在构筑沿赫鲁大江北岸纵深军事防御系统中,设有上、中、下游三个方面军的指挥部,加上通过空中飞行的飞行器,配合地面永久性火力,几千里防线应是固若金汤。大部分的兵力还是集中在京城的防区内。

北朝军的防御体系,各战区的火力配置和空中打击支援及机动性都很强的各兵种,一旦发现有敌入侵,那可是蜂拥而上。

“众爱卿,这一次做的试卷问答,朕都一一认真阅读了,比上一次做的文稿,大有进步,并且绞尽了一番脑汁,用尽了一番心机。”女帝老娘们毫无遮掩的说。

国师一欠身道:“吾皇,这次可要选出三甲,以震我国威,扬我士气!”

“下面,朕给爱卿们读一段。”

在朝堂上,又是出自北朝女帝的朗诵,绝对是精彩集锦的选段。

立女帝老娘们左边的侍女,打开捏在手中的一个夹子,从中取出一份试卷,交给右边的侍女,由她翻开,递在北朝女帝的眼睛下,用双手接过去。

“众卿们听着。”

下面放出唯唯诺诺的声音:“微臣在洗耳恭听……”“未将耸开耳朵在听……”

“一方主战,另一方不一定会主战,或许本身就存在不战的因素。一方主不战。另一方主战,这样就以不战,而应战,到头来,还是不得不战。”

好像一段绕口令,隐藏着高奥的哲学理论,北朝女帝逐字逐句,一字一句连珠,声沉而娓娓动听,只要静下心听下去,却是绝美之句。

战争一旦爆发,局面失控,没得你想的,是战还是不战?结果是不想战,也必须得战,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见高低。

下面的国师问:“这是谁作的?”

“上面署名陆军上将隐力。”

听后,有很多大臣不敢相信,发出念叨声:“不可能吧。像隐力如此粗人,也有如此大学问?”“大脑粗里,也冒大学者,肯定请别人代劳的。”

不管是自己作的,还是请别人代写,然而这里是允许的。那不成了抄袭或剽窃了,什么抄不抄袭,剽不剽窃的,那也是自愿的行为。

看来今日殿试,隐力将军得第一甲状元啦!大脑粗在文字功夫上,有如此造化,似乎天在捉弄人啊!

接着下来,女帝老娘们又朗读了另一篇:“进攻,首先是从防御开始,有了好的防范,才会展现出很有效的进攻。其实,防御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只有相互结合了起来,才算最有力的进攻!”

前面的国师一欠身问道:“吾皇,这又是谁的绝作?”

北朝女帝答道:“上面署各陆军魁元大将。”

一提到这人,下面一时没有了议论之声,这个魁元大将,能做出这么不差的文稿来,以对人家的了解就不足为奇了。这第二甲,非魁元大将莫属了。

坐在金銮殿上的北朝女皇,在翻着手里的文件夹,下面是第三篇值得欣赏的精篇摘要。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后勤保障十分的重要,是关乎每一阶段进攻的胜利保证。物资的保护和运输,不应以固定式的兵站来作为补给。为了以后拉得越来越长的战线所需要,后勤保障应与战略预备队结合起来,物资和兵源补充构成一个兵种体系,完成一批一次性的投入。不能太分散,必须是兵团集中式的,在庞大的运输车队下,物资补给和兵源补充能尽快地送达最近作战战场。”这够长了一些,北朝女皇一口气念完。

国师又一欠身问道:“吾皇,这又会是准的精彩大作。”

“下面的署名,是你国师。”北朝女帝清脆悦耳的嗓子。

引起下面大臣们的窃窃私语和小喧哗。

一武将的质疑:“大国师,精通占卜,观察天相,怎么也钻研起军事学问来了。”

另一文臣的念声:“说不定也是国师手下的徒子徒孙为他代写的吧。”

北朝女帝当着文武百官,读起了精彩集锦的三篇选段,分出了三甲:奖元、榜眼、探花。在收上来近百篇的试卷答题里,聚集了整个朝廷上下所有的智慧感知,其实,还有深藏不露,只是暂时不便公开,那些里面隐藏着天地玄机。

从众多文武大臣给一国之君的文字书稿,也可以看成是群臣上书。按照遵循多数大臣们的意愿,女帝老娘们采取的是战还是不战呢?

北朝女帝从这次大臣们试卷答题里探到的结果,暂时还得保密。在战争一触即发时,双军对峙之下,只有保持一种风平浪静的常态,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步。

“在朝堂上吵了这么的久,今日的朝议到此为止。”女帝老娘们在此金銮殿上坐立不安了。

侍女喊道:“吾皇谕旨,散朝。”

下面近百的文武大臣们,看到了他们的女皇起了身,赶忙纷纷的屈膝下跪在地上,口里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北朝女帝在两个侍女的簇拥之下,缓慢的走出了金銮殿,接着下面的文臣武将才慢慢地起立身来。然后纷纷的离开了大殿,去了南门接待外的停车广场。

上了各自的专车,驶出了皇都。紧张的时候,想到会有轻松的那一刻。这一下去后,估计能放松一段时间。

北朝女帝不辞辛劳,去了军部的军需总部,询问了战略资源囤积的情况,接着就是军队里的人事整顿和调动。

高级将领的调离去向,军部里的大臣们理应知晓,第一个是隐力上将从坦克装甲战车总部,调到赫鲁大江上游北岸任第三方面军的总指挥。

当侍女拿着北朝女帝拟制好的圣旨,乘车到了隐力上将的府上,被迎了进去。侍女只稍坐了一会,宣读了一下朝中的任命,把圣旨交给了隐力上将,随后出府上车返回皇都了。

隐力上将拿着圣旨,本可以直接到赫鲁大江上游北岸第三方面军去上任即可了。

第二天,隐力上将到了军部,在离开京城之前,与那些曾照顾提拔过自己的老帅上司们告一个别。

在大殿上,隐力上将上书给北朝女皇的试卷文稿,被他们至高无上的女帝,当着近百的文臣武将朗读,捧为法宝,中了头彩状元。

一个看似大脑粗的草包特军,能有如此出彩的文彩表现,令这些老帅上司们也只能刮目相看了。

其实不是隐力将军本人原作,也是由下面几个能人志士的献礼,可是女帝老娘们不追究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